-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兒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多發生于夏秋季。治療方法包括抗感染治療、對癥治療、飲食調整、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預防并發癥等。 1.抗感染治療:可選用頭孢曲松鈉、頭孢噻肟鈉、阿奇霉素等抗生素。 2.對癥治療:若發熱,體溫超過 38.5℃,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混懸滴劑退熱;若腹痛明顯,可適當熱敷或按摩腹部。 3.飲食調整:患病期間應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條等,避免食用油膩、辛辣、生冷食物。 4.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口服補液鹽,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5.預防并發癥:密切觀察病情,預防中毒性痢疾等并發癥的發生。 小兒痢疾需及時治療,家長要注意患兒的護理,如保持患兒的個人衛生,勤洗手。同時,建議前往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的治療建議。
2024-10-13 13: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護理腹瀉寶寶1,及時補充液體護理腹瀉寶寶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及時補充液體,防止因大便中的水分丟失過多而發生脫水.可隨時喂水,米湯,果汁,最好喂服口服補液鹽.口服補液鹽內含有葡萄糖,氯化鈉,氯化鉀,枸櫞酸鈉等成分,可補充因腹瀉,嘔吐所丟失的電解質及體液,調節人體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服用方法是將一小袋從藥房購來的口服補液鹽按指示用液體沖調至要求的濃度,在一天內分多次服用.服用量的多少以“丟失多少,補充多少”為原則.還可以給寶寶喝些胡蘿卜汁.鮮胡蘿卜250克洗凈切碎入鍋,加細鹽3克,適量水煮爛后去渣取汁,每天分2~3次服用,有健脾消食止瀉作用.2,及時調整飲食腹瀉寶寶飲食治療的原則是:調整飲食,繼續進食.母乳喂養的寶寶應繼續母乳喂養,若寶寶不是母乳喂養,可以在醫生建議下轉腹瀉奶粉.6個月以上的寶寶可繼續吃已習慣的平常飲食,如蘋果泥,每天2~3次,每次30~60克;蘋果湯,蘋果1個洗凈切碎,加鹽0.8~0.9g克,糖5克,水250毫升共煎湯分2~3次飲用,蘋果內含有鞣酸,具有止瀉作用.還可以喂些粥,面條,雞蛋,蔬菜等.但加工要細,使之容易消化.避免在腹瀉時變化食物品種或給予不易消化的食物.3,及時調整飲食護理感染性腹瀉的寶寶,應做好消毒隔離,食具,水杯,水瓶要經常消毒.衣物要勤洗,勤曬.護理寶寶后的雙手應反復清洗后,再做其它事情.4,腹部保暖切莫忘腹瀉的寶寶往往因腸道痙攣引起腹痛,腹部保暖可緩解腸道痙攣,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寶寶睡覺時應蓋好腹部,防止受涼;環境溫度過低時,可用熱水袋熱敷,但應掌握溫度避免燙傷寶寶;喝些熱飲料或用溫手揉摸寶寶的腹部.
2024-10-13 13: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患兒必須隔離,食具的消毒可在開水中煮沸15分鐘,玩具可給予易于消毒的木制或塑料制品.大便的處理,可以大便1份,漂白粉1/4份,放在痰盂里攪勻后加蓋2小時再倒掉,床單被褥可在日光下曝曬6小時.患兒應臥床休息.腹痛時腹部可放熱水袋.嬰幼兒大便有里急后重時,可讓大便解在尿布上,不要求坐起在痰盂里解便,這樣可防止肛門直腸脫垂.每次大便后用溫水洗凈臀部,并用5%鞣酸軟膏涂于肛門周圍的皮膚上.如有脫肛時,可用紗布或軟的手紙涂上凡士林,托住脫垂的肛門,一面輕輕按摩,一面往上推,即可復位.嘔吐頻繁時,可短期禁食,或給予靜脈補液.然后給予糖鹽水,少油膩的流質,如藕粉,豆漿等.待病情好轉,即應及早進食.這時可以給予少渣,易消化的半流質,如麥片粥,蒸蛋,煮面條等,牛奶易引起腹瀉脹氣,應予限制,待大便成形后可適當增加.應多補充水分.在恢復后期,應設法引起患兒的食欲,也可以食前半小時先服消化酶類藥物如胃蛋白酶等,并在飲食中增加營養和蛋白質,開始可少食多餐,逐漸增加,防消化不良.慢性菌痢患兒需要灌腸時,應對患兒做好解釋工作,爭取患兒配合,不致使藥液流出肛門,同時在灌腸前先將大小便排空.大便作細菌培養采取標本時,應選膿血及粘液較多的地方,留好標本后應立即送驗,以提高準確性.若連續3次送驗均為陰性,可解除隔離.密切注意患兒病情變化及大便性質,次數,如患兒出現高熱,面色蒼白,四肢發冷或有嗜睡,譫語,煩躁不安時,應立即到醫院就醫
2024-10-13 13:5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志賀菌屬(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細菌性痢疾可有急性菌痢兩個月遷延成慢性菌痢.急行菌痢治療原則主要分以下五個方面:1.病原治療(選用氟啶酸,氨芐青霉素,復方新諾明,丁胺卡那霉素等).2.中毒型菌痢治療原則:病原治療十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治療.3.慢性菌痢治療原則:病原治療+對癥支持治療+并存癥治療.4.中藥治療.5.對癥支持治療.因此它的治療要規范用藥:1.急性菌痢:應用抗生素和其他輔助藥為主.2.急性中毒型菌痢:抗生素聯用,積極治療高熱,驚厥,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3.慢性菌痢:抗菌藥聯用,加強支持治療和合并癥治療的綜合治療.4.高熱和驚厥的治療:選用安定,苯巴比妥納,復方冬眠靈等.5.休克治療:選用654-2或阿托品,低分子右旋糖酐,5%碳酸氫納,多巴胺與阿拉明,西地蘭,地塞米松等.6.呼吸衰竭治療:選用20%甘露醇,地塞米松,可拉明或洛貝林等.7.DIC治療:選用肝素治療.8.中藥治療:黃連,生大蒜,白頭翁湯.建議到正規醫院規范治療,以免發展成慢性菌痢,加重病情.
2024-10-13 13:5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細菌性痢疾是小兒較常見的一種腸道傳染病,由痢疾桿菌所致.臨床上以發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及排含粘液,膿血的稀便為其主要癥狀.中毒型痢疾是細菌性痢疾的危重臨床類型,起病急,發展快,病情嚴重,常發生驚厥及休克,易引起死亡,必須早期診斷,及時治療1,對癥治療積極控制高熱,采用藥物與物理降溫.恢復期口服腸粘膜保護劑(思密達)與微生態調節劑(培菲康),可加速控制腹瀉. 2,繼續進食鼓勵正常飲食. 3,抗菌治療首選黃連素聯合諾氟沙星,或氧氟沙星,或環丙沙星.口服,療程3~5d. (1)黃連素:成人每次0.5g,2/d.小兒30mg/(kg·d). (2)諾氟沙星:成人每次0.4g,2/d.小兒禁用 (3)氧氟沙星:成人每次0.3g,2/d.小兒禁用 (4)環丙沙星:成人每次0.4g,2/d.小兒禁用 (5)重癥及6月齡以下嬰兒可選用下列藥物:①頭孢氨噻肟,成人每次1g,1/12h,肌注;兒童50~100mg/(kg·d).②頭孢去甲噻肟及頭孢曲松,劑量同①.③對青霉素過敏者,可選用阿米卡星,成人每次80mg,1/12h,肌注.小兒2~5mg/(kg·d).妥布霉素,成人每次80mg(8萬U),每8~12h一次,小兒4mg/(kg·d),分2次肌注或靜滴. (6)其他:尚可選用磷霉素,口服慶大霉素,SMZ-TMP(服用后需多喝水|)等. 4,液體療法對輕癥患者,必須口服足夠液體以預防脫水.有脫水者,采用口服補液鹽糾正脫水(米湯加鹽,鹽糖水,ORS).重度脫水者,以靜脈補液和口服補液同時進行. 5,中醫中藥 (1)鐵莧菜石榴皮煎劑. (2)本癥為大腸濕熱,熱重于濕者,白頭翁湯加減.里熱重者,葛根芩連湯加減. (3)針刺:主穴天樞,氣海,關元,足三里.1~2/d,5~7d. 護理: 1,按傳染病一般護理常規護理.消化道隔離.接觸者醫學觀察7d. 2,詳細記錄出入量.繼續隨意飲食.充分供給水分和電解質,保證尿量正常. 3,病程24h以內的患者,每2h觀察一次體溫,血壓,呼吸,神志,面色,四肢循環.及時發現重型(中毒型)患者. 4,保持肛周皮膚清潔干燥,防止糜爛.
2024-10-13 23: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