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寶寶出汗太多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如環境過熱、衣物過多等,也可能由病理性因素,如佝僂病、結核病、低血糖、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導致。治療方法包括改善環境、調整飲食、補充營養、治療原發病等。 1.改善環境:保持室內溫度適宜,一般在 22 - 26 攝氏度,濕度在 50% - 60%。給寶寶穿著透氣、吸汗的衣物,避免捂熱。 2.調整飲食:讓寶寶多喝水,保證水分攝入充足。飲食均衡,多攝入富含維生素 D、鈣、蛋白質等營養的食物,如乳制品、蛋類、魚肉等。 3.補充營養:若因缺乏維生素 D 和鈣導致出汗多,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 D 滴劑、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碳酸鈣 D3 顆粒等。 4.治療原發病:如果是結核病,需要進行規范的抗結核治療,常用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若是甲狀腺功能亢進,可能需要使用甲巰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藥物治療。 5.中醫調理:可在中醫師指導下,通過小兒推拿、中藥調理等方法改善寶寶出汗多的情況。 寶寶出汗太多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家長要密切觀察寶寶的情況,必要時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原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13 14: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彭媛 主治醫師
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中醫科
-
用點中藥吧親最好去看醫生
2024-10-13 14: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出汗是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之一.汗是由一種叫做交感神經支配的汗腺所產生的.小兒交感神經活動度比成人高,所以比成人容易出汗.出汗對人體具有散熱,排毒,濕潤皮膚等作用.但是小兒出汗太多常常是一種病態,有時是患重病的一個表現,若不及時處理會導致生命危險.所以,家長們應該了解小兒出汗的常見原因,能大體上識別小兒出汗是正常情況還是病態.什么情況下可以在家庭處理,什么情況下應該立即送小兒到醫院急診.一,小兒生理性出汗小兒出汗大多數是正常情況(叫做生理性)的出汗,可以有以下諸多方面:1.孩子們天生喜歡運動,為了散去運動產生的過多熱量,身體常常通過出汗蒸發而帶走熱量.這是小兒最常見的出汗原因.待孩子停止玩耍后,出汗也就停止了.2.炎熱季節氣溫接近人體時,人體為了散去多余熱量而出汗.如果進入較低氣溫的空調房間,出汗很快停止.3.衣被過厚是受保護過度的孩子出汗的一個原因.這種小兒常常穿衣過厚或睡覺時蓋被過厚,以致大汗淋漓.適當減少衣被,出汗就會停止.4.進食時人體可以突然增加熱量,醫學上稱之為“食物特殊動力作用”,尤其食辣味,高蛋白飲食出汗更多.這種原因造成的出汗以鼻尖,額部,頸部出汗最多,停止進食后出汗即停.5.小兒哭吵,過度緊張或恐懼,也會因為交感神經高度興奮而出汗,例如小兒怕打針哭吵,緊張而全身大汗.情緒穩定后汗即止.6.小兒尤其嬰兒和幼兒剛入睡時,額部出汗是交感神經興奮過度引起的,也是家長們觀察到的小兒出汗最多的一種.這種出汗入睡后很快停止,是生理性出汗,隨著年齡增長出汗逐漸減少最后消失.小兒生理性出汗往往精神良好,面色正常,無特殊疾病表現,出汗原因停止或去除后,會很快停止出汗.家長大多能識別.二,小兒病理性多汗小兒過多的出汗是生病了,醫學上稱為病理性出汗.出汗形成及伴有的表現常??勺鳛獒t生診斷小兒疾病的依據.醫生把小兒病理性多汗分為虛汗,盜汗,冷汗,熱汗等.1.虛汗:身體虛弱小兒因為白天活動后很疲勞,入睡后常常較長時間多汗.此種多汗小兒平時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如反復感冒或肺炎,也常有營養不良性疾病.佝僂病小兒(訛稱缺鈣,其實是缺維生素D)入睡后最容易出汗,除額部多汗外,枕部出汗最多,常汗濕枕頭,因汗中鹽分刺激后腦勺引起頭皮發癢,小兒喜歡摩擦枕頭致使頭發磨光(稱為“枕禿”),是小兒佝僂病的一個表現.2.盜汗:結核病小兒入睡后全身多汗,直到天亮醒來時仍全身有汗,甚至汗浸濕內衣.患兒晨起很軟弱,并有咳嗽,消瘦,低熱,生長遲緩等表現.3.冷汗:一些小兒生病多汗時面色蒼白或死灰,呼吸急促,四肢冰冷,此為冷汗.這常常是重病表現,如低血糖,有饑餓感,面色蒼白,四肢冰冷,重者昏迷,全身大汗等;各種原因的休克,血壓下降,呼吸快,面色灰白,全身尤其四肢冷汗;過度勞累或過度驚嚇引起的虛脫,表現為突然昏倒,全身冷汗,但血壓正常;有機磷中毒時雙眼瞳孔縮小,嘔吐,腹瀉,肌肉顫動,重者昏迷,四肢冰冷,全身大汗.這些有冷汗的患兒如果不及時搶救,短時間內會危及生命.4.熱汗:所謂熱汗是說小兒在出汗時面色紅,精神正常,四肢溫暖或溫度高,有時可見頭及全身冒蒸氣.這種多汗比起冷汗病情較輕,但仍屬于病理性多汗.常見于各種原因的炎癥性疾病,例如感冒,小兒支氣管肺炎高熱下降時的多汗;各種病引起的發熱,用了退熱藥后的多汗;也可見于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多汗(手足為主);風濕病類發熱退熱時的多汗等等.小兒局部性多汗,半邊身體多汗,身體不對稱的多汗是少見的,也多為生病的多汗.三,小兒多汗的處理1.生理性多汗.當你判定小兒是生理性多汗后,可以在家中處理.用干毛巾擦干孩子身上的汗,如果內衣已被汗浸透應該立即掉換,以免吹到涼風受涼生病.在寒冷季節里,給體弱小兒換內衣時要注意室溫不能太低,換上的內衣先加熱,防止換衣時受涼.擦干小兒汗和換下濕衣后應該給孩子飲些礦泉水,溫開水或果汗類飲料,以補充汗液丟失的水分及鹽類.小兒穿衣不宜過厚,自幼穿衣過厚的小兒長大后耐寒力差,更容易受涼.在冷天,只要孩子的手不涼,說明穿衣適當;如果小兒手心出汗,說明穿衣過厚.孩子入睡被子厚度應與成人相同,不必過厚而引起小兒入睡后多汗.2.不人為“悶汗”.目前在我國尤其北方地區,有孩子發熱時采取“悶汗”法迫使孩子出汗.孩子被厚被蒙住全身大汗,會導致缺氧,大汗脫水,腦水腫等表現的“悶熱綜合癥”,重者可致殘廢或死亡.這種方法千萬不可用.3.冷汗速急診.如果孩子多汗時面色難看,呼吸急而淺,四肢冰冷,精神很差,是孩子患重病的表現,應該把孩子抱平,即頭部不過高,保證腦部血液供應,同時快速到醫院急診.4.熱汗不誤時.對發熱性疾病而多汗的孩子,或家長搞不清孩子多汗原因的,應該盡快送孩子去醫院診治.不應該因工作,上學沒時間看病而“拖一拖”,以免耽誤病情.
2024-10-14 0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