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鐘幗鈺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孩子經常咬手指甲可能由不良習慣、心理因素、營養缺乏、腸道寄生蟲、微量元素失衡等因素引起。如果情況嚴重,應及時就醫。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8-07-08 17:48
1.不良習慣:孩子可能通過咬指甲來緩解緊張或無聊。家長要及時糾正,給予正確引導。
2.心理因素:如焦慮、壓力大等,需關注孩子心理狀態,多溝通交流,營造輕松的家庭氛圍。
3.營養缺乏:缺乏某些維生素(如維生素B)可能導致,要保證孩子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
4.腸道寄生蟲:如蛔蟲感染,可進行驅蟲治療,常用藥物有阿苯達唑、甲苯咪唑。
5.微量元素失衡:比如缺鋅、鐵,可就醫檢查,根據結果補充相應元素。
總之,孩子咬指甲的原因多樣,家長要仔細觀察,找到原因對癥處理。如果無法改善,應盡快帶孩子就醫診斷。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孩子愛咬指甲,有時反映一種心理情緒,如緊張、抑郁、沮喪、自卑感、敵對感等情緒狀態,其根源可能是受關注不夠或缺乏安全感。而有些孩子,由于咬手指甲經常受到老師和家長的批評、訓斥,反過來又會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成為繼發性精神刺激因素。糾正孩子咬指甲的習慣可采用心理療法和行為矯正法,以耐心說服和鼓勵為主,平時多給予孩子心理上的關注,消除造成孩子緊張的因素。引導孩子多參加一些娛樂活動,多交朋友,如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塊做游戲等,轉移其注意力。家長要有耐心和信心,千萬不可體罰,不可大聲訓斥,不要粗暴地強行將孩子的手指從嘴里拉出,這樣可能會在潛意識中加重孩子咬指甲的習慣。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常修剪指甲,對大一點的孩子,可通過講道理告訴他們咬指甲的危害。糾正孩子咬指甲的毛病需要一個過程,年齡越小越比較好糾正,所以,家長發現孩子有咬指甲的毛病時就要盡早矯治。那么如何矯正呢?專家發現,用習慣扭轉法治療神經性習慣,包括咬指甲、揪頭發、吸吮拇指,及一些嘴部的不良習慣如咬唇和磨牙,是最管用的一個方法。步驟大致如下:
2016-06-20 14:50
1、教給孩子分辨識別習慣性行為出現的情況,例如想辦法讓孩子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最愛咬手指頭。
2、教給孩子掌握在習慣性行為出現時運用的對抗反應,例如對自己說“媽媽說了,咬指甲容易生蛔蟲。我不要長蟲子。”
3、讓孩子想象用對抗反應控制習慣性子行為時的情景,如想象肚子里不再有蛔蟲,不再鬧肚子疼了。
4、父母要給予必要的督促,當孩子成功地使用對抗反應不再出現習慣性行為時,一定及時給以表揚,這叫作社會支持。
對抗反應應該是一種容易做而且與神經性習慣不相容的自然行為。例如,對有咬指甲習慣的學齡期兒童來說,對抗反應就應該是用手握緊鉛筆1—3分鐘或攥緊拳頭1—3分鐘。因為握鉛筆不論在教室里還是在家里學習時都是一種自然的行為,對抗反應不會引人注意。讓孩子先學習辨認每一次開始咬指甲的時間和情境。一旦察覺到這種行為(例如,當手指接觸到牙齒時,當手正向嘴移動時),就應立即中止行為并握緊鉛筆。如果孩子當時沒有筆可握,對咬指甲的對抗反應就應該用拳頭,用另一只手握住它1—3分鐘或把手放到口袋里1—3分鐘。對孩子使用習慣扭轉法時,父母應給予具體指導。為什么習慣扭轉療法有效呢?這可能源于對抗反應的兩種功能:第一種功能在于它是一種替代物,它提供一種替代性行為,從而限制習慣性行為。第二種功能在于它是一種懲罰物,因為它是一種不情愿的活動。就是這種雙重的功能使對抗反應抑制以致最后消除了習慣性行為。每天的喝奶量也是有限制的,400--600ML就可以了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寶寶是出牙期的吧,是這樣的,最好是給他牙膠的東東的,是比較安全的。
2016-06-20 14:5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是習慣問題.建議使用厭惡療法,在孩子的手上涂苦藥.
2016-06-20 15:0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媽媽要做正確引導、、、、
2016-06-20 1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