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白帶像濃鼻涕樣可能是正常生理變化,也可能與婦科炎癥、內分泌失調、腫瘤等有關。常見的原因有激素水平波動、陰道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炎、宮頸息肉等。 1.激素水平波動:在女性的生理周期中,激素水平會發生變化。例如排卵期,白帶可能會增多且變得較為粘稠,類似濃鼻涕,這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2.陰道炎:如滴蟲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等,炎癥刺激導致白帶性狀改變,還可能伴有瘙癢、異味等癥狀。 3.宮頸炎:宮頸發生炎癥時,宮頸腺體分泌亢進,白帶增多且可能呈膿性。 4.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感染炎癥,會引起白帶異常,可能有腹痛等表現。 5.宮頸息肉:宮頸組織增生形成息肉,也可能導致白帶異常。 如果發現白帶像濃鼻涕樣,尤其是伴有瘙癢、異味、腹痛等不適,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婦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白帶常規、B 超等,以明確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13 15: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藥物不是靈丹妙藥 流鼻水不一定是感冒,也不是非吃藥不可,其實一些癥狀輕微的小病,用自然療法,加上多休息、多運動、補充營養也可以增強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尤其寶寶的器官都還在生長當中,吃過量的藥,反而對身體不好,建議家長應該請教醫師,分辨病情的嚴重程度后,再決定寶寶是否要吃藥。 控制環境·杜絕流鼻涕 有些媽媽會煩惱,寶寶出現流鼻水、鼻塞的癥狀,是因為感冒引起的?還是過敏或鼻炎?康宏銘醫師表示,1歲以下的嬰幼兒很少被診斷為鼻竇炎或是過敏,因為寶寶的免疫系統還在發展當中,尚未建立出完善的抵抗力,還不至于出現典型的過敏反應,同時因鼻竇尚未發育完成,因此少有鼻竇炎。 不過寶寶卻很容易對環境、空氣中的刺激產生明顯反應,因此做好四周環境的控管是很重要的。 溫度鼻黏膜的作用,是加溫和加濕所吸入的空氣,因此,處于冰冷或干燥的空氣當中,都會加速鼻黏膜的血液循環,使得鼻黏膜充血、腫脹,并產生一些分泌物。太冷或太熱的溫度,都容易讓寶寶流鼻涕,建議媽媽,盡量將室溫維持在25℃~27℃,會比較舒適。 濕度到了冬天,有些家里暖氣開的很熱或除濕機,但開的時間太久,會造成空氣太干、太熱,反而使寶寶更容易流鼻水或鼻塞,請媽媽注意使用的時間,室內盡量維持在相對濕度60%~80%左右。 通風居住的場所應保持干凈、空氣流通,讓呼吸舒暢。 面對鼻水流不停的寶寶,媽媽難免會擔心和不忍,希望以下的妙方可以減輕寶寶的癥狀。 1.熱敷 做法:用濕熱的毛巾,在寶寶的鼻子上施行熱敷。 原理:鼻黏膜遇熱收縮后,鼻腔會比較通暢,黏稠的鼻涕也較容易水化而流出來。 使用建議:媽媽在熱敷時要保持動作輕柔哦!如果發現寶寶的鼻孔里有鼻屎,可以先用棉花棒蘸水清潔;也可以慢慢地按摩寶寶的鼻子或鼻翼兩邊。 2.精油熱敷 做法:取精油滴在熱毛巾或小手帕上,敷在寶寶的鼻子上;或用精油噴霧,噴在空氣當中。 原理:有些精油用來熱敷,可改善鼻黏膜的腫脹問題,有助于通暢鼻塞;精油噴霧則可以在空氣干的時候,改善空氣的濕度。 使用建議:精油一次的使用量不要太多,一滴就夠了,因為精油濃度太高,反而會造成化學刺激;另外,在室內使用精油噴霧的時間不要太長,注意維持適當的空氣濕度。 3.滴母乳 做法:哺乳媽媽將擠出的母乳,滴進寶寶的鼻孔里。 原理:可能會產生物理性的功效,因為母乳的溫熱度,可以讓寶寶的鼻腔暫時通暢一些,但是否與母乳的成分有關,目前還沒有相關的醫學實證。 使用建議:此方法屬于偏方,尚無科學佐證。 4.開空調 做法:溫度降低、寒流來襲時,可以開暖爐,改變室溫。 原理:嬰幼兒對外在環境、空氣的刺激特別敏感,因此在氣溫驟降的時節里,很容易有流鼻水的癥狀;當家長發覺室溫較低時,可以開暖爐提高室溫,緩解寶寶的鼻塞、流鼻水癥狀。 使用建議:使用暖爐的時間要適度,避免室溫太高,且熱氣也會使空氣變得干燥,建議媽媽可以放一條打濕的毛巾,維持室內的濕度。 5.蒸臉器 做法:蒸臉器噴在寶寶的臉上,接觸濕氣和熱氣。 原理:蒸氣可以濕潤寶寶的鼻腔,將大量的鼻涕快速、自然地排除。 使用建議:蒸臉器不要太靠近寶寶,以免傷害到他嬌嫩的皮膚;而且一次使用的時間不宜太長,約3分鐘即可。 察顏觀色 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的外在表現,判斷生病的嚴重度,并提高警覺。 活動力:寶寶精神萎靡,看起來病懨懨的,總是躺著不動,家長可能要注意了! 食欲:寶寶吃不下,氣色也不好,也可能是嚴重病癥所致。 6.墊高頭部 做法“在寶寶頭部的床墊下方,平均鋪上幾個小枕頭,讓床墊看起來像一個平順、30度的溜滑梯。 原理:暫時輔助的方法之一,但治標不治本。 使用建議:鼻塞或流鼻水有時會影響寶寶的睡眠,此法只能稍微緩解寶寶的癥狀,但效果不長。 7.吸鼻器 做法:電動式—當寶寶鼻子的分泌物很多、鼻音重時,媽媽可以使用吸鼻器,使用時要注意,吸一邊鼻孔時,要同時按壓住另一個鼻孔,效果會比較好。人工式—將吸鼻器的一端放進媽媽嘴里,另一端輕輕地放在寶寶的鼻腔里,讓鼻涕掉到小瓶子里,或到鼻腔外后再做清理。 原理:寶寶的鼻腔內若有分泌物堵塞,呼吸也變得不順暢,容易哭鬧,使鼻涕的分泌更多,但因嬰幼兒不會清理自己的鼻涕,必須靠家長經常地清潔。另外吸鼻器一次可以吸取大量的鼻涕和分泌物。 使用建議:使用前,建議家長先檢查寶寶的鼻腔內是否有鼻屎,如果有,可用濕熱的棉花棒軟化異物,再使用吸鼻器。請注意,動作保持輕柔,避免太深入寶寶的鼻腔,造成疼痛或受傷,使用完要清洗干凈。媽媽在感冒或生病時,最好不要用人工式的吸鼻器,避免造成交叉感梁。
2024-10-13 19: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