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智力低下的原因較為復雜,常見的包括遺傳因素、孕期不良因素、分娩時的問題、出生后的疾病以及環境因素等。 1.遺傳因素:某些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綜合征、脆性 X 綜合征等,會影響大腦發育,導致智力低下。 2.孕期不良因素:孕婦在孕期感染病毒(如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接觸有害物質(如汞、鉛)、營養不良、服用某些致畸藥物等,都可能影響胎兒大腦發育。 3.分娩時的問題:分娩過程中胎兒缺氧、早產、難產導致的顱腦損傷等,會增加智力低下的風險。 4.出生后的疾病:腦炎、腦膜炎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顱腦外傷,以及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內分泌疾病,若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也可能影響智力。 5.環境因素:成長環境中缺乏教育、營養不良、長期處于不良的心理社會環境等,都不利于兒童智力發展。 總之,智力低下的原因多樣。對于兒童,要密切關注其生長發育,如有異常及時就醫。通過早期診斷和干預,部分患兒的智力水平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024-10-21 19: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這個可能和遺傳也有些關系的,比如父母是近親結婚等,都可以導致寶寶出現智力低下的原因,還有就是生病導致的
2024-10-21 19: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這種情況多與胎兒時期發育異常、出生時缺血缺氧、出生后患有腦炎、腦外傷、腦手術有關。
2024-10-21 19:4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可能和遺傳也有些關系的,比如父母是近親結婚等
2024-10-21 19:4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智力低下又稱智能發育遲滯,是指小兒智力發育明顯低于同齡兒平均水平,表現在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理解能力方面。以及行為、動作、學習等方面的能力均低于同齡人的正常水平。小兒智能發育遲緩是大腦發育障礙引起的綜合性功能不全。它的病因繁多,遺傳只是一個方面,其他原因還有:孕婦在孕期患某些疾病損及胎兒(如風疹、流感等病毒感染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畸形或宮內發育遲緩);分娩時有難產史,導致嬰兒出生時缺氧窒息,或有顱腦損傷出血;嬰兒出生后患腦炎、腦膜炎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這些都可以留有智力低下后遺癥。要判斷孩子是否智力低下,首先要了解智力和動作發育的特點。正常的嬰兒生后7天吸吮強而有力;15天在喝牛奶或洗浴時,能分辨冷熱;2~3個月會笑、能抬頭;3~4個月眼睛能跟隨物體移動而轉動;看到母親乳房或奶瓶有吸吮的興奮、要求或動作;5個月扶腋能站立;6個月會翻身;7個月能獨立坐;8個月會爬;9~10個月能自己扶欄站起,對周圍的事物表現出明顯的好奇、興趣和注意;11~12個月,會模仿別人的動作,能獨立行走,會控制大小便,開始學講話;3周歲能知道自己和父母甚至家屬中許多成員的名字,會講好幾個組成的句子。同時經常會向成人提出“為什么”、“干什么”一類的問題。“智力低下”的孩子,早期有哪些突出的異常表現呢?1、吸吮困難。無論是母乳或用牛奶進行人工喂養,吸吮均發生困難,這是嬰兒智力低下早期最為突出的臨床癥狀。一般6~7天的嬰兒已具有較強的吸吮能力,而患兒則往往吸吮困難,甚至出生半個月仍不能主動吸吮。2、過分安靜。整天不哭不鬧,異常安靜。也有的正好相反,易激惹、煩躁、整天無緣無故哭聲不斷,往往在睡眠中突然驚醒。3、對精彩的外界缺乏興趣,對周圍的事物不加理會,沒有任何的好奇心,表情淡漠、注視力差、心不在焉;雖有聽力,但無論對自然的雷鳴閃電或悅耳動聽的音樂均無明顯的反應。4、哭聲低微,音調平坦、缺乏變化,常常要用強刺激才會使孩子啼哭,說明感覺和反應能力極差。5、動作、語言發育遲緩。嬰兒四肢松軟、肌張力差,3~4個月不會抬頭,不會笑;3歲仍不會講話、2~3歲仍流口水,經常有意無意地把手上拿著的東西放入口中。6、孩子不僅食欲差、進食少,有的甚至厭食,每天僅喝點水和少量的牛奶。7、接受理解、記憶及學習能力均比同齡兒明顯要差。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幾種情況并不是智力低下兒童所特有的,其他一些疾病也可能引起,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弱智兒”都有。即使同時符合其中1~2項也不能輕易診斷為智力低下。臨床上診斷智力低下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結合病史,如母親有無難產史、病毒感染史等等;2、可根據以上癥狀進行對照,并結合智力篩查;3、進行影像學檢查。因為部分智力低下患兒通過早期干預教育,其智力可得到改善(當然先天缺陷者除外,如染色體畸變、代謝病、腦發育不良等,無法通過治療改善預后)。因此,家長對孩子早期出現的異常情況要提高警惕,不要羞于面對。當然,智力低下的診斷是個很嚴密的過程,不能憑一兩種癥狀就輕易下結論。家長即使發現自己的孩子具備上述的一兩種癥狀,也不必絕望,因為還需要配合醫生的其他檢查才能做出診斷。
2024-10-22 09:4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智能障礙? 人的智能有高低之分,這是因為個體的遺傳素質和后天的教育環境與社會實踐不同的結果。遺傳賦予個體智能發展的潛在可能性,但智能的實際發展和有效地發揮則依賴于個體的教育與學習,依賴于個體的主觀努力與實踐。由于先天稟賦的差異,所以有些個體從小就表現出優異的智慧,的些被稱為“神童”。如果個體有健全的遺傳素質,但沒有學習和訓練,或者處于環境剝奪的情況之下,那么,智能就不能得到實際的發展。有些即使幼年被視為“神童”后來卻未見預期的發展,或許就是這個緣故。智能障礙(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disorder)是指在智力能力功能和適應行為方面發生存在實質性限制的一種障礙。主要表現在概念、社交和應用的適應能力方面(美國AAMR2002年智能障礙定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