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支氣管炎是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炎癥,主要由病毒、細菌感染,環境因素,免疫功能低下,過敏反應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一般治療、對癥治療等。 1.藥物治療: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等控制細菌感染;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對病毒感染有一定作用;止咳祛痰藥如氨溴索、氯化銨可緩解咳嗽和祛痰。 2.一般治療:多休息,避免勞累和劇烈運動,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和適宜的溫度、濕度。 3.對癥治療:發熱時可采用物理降溫或使用退燒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喘息明顯時可吸入沙丁胺醇氣霧劑緩解癥狀。 4.增強免疫:適當補充維生素 C、維生素 D 等,提高自身免疫力。 5.中醫調理:根據病情,可選用中藥調理,如止咳平喘的方劑。 總之,支氣管炎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遵醫囑進行治療,并注意生活中的調養,以促進病情恢復。
2024-10-21 19: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1.支氣管炎中藥方1-肺燥感寒咳嗽陣作,痰少,形寒,飲食減少,口燥不欲飲,舌苔薄白,脈象小滑。散寒清肺,順氣化痰炙麻黃2.4克,杏仁9克,生甘草4.5克,蘇子9克,炙紫苑12克,蒸百部9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殼12克,炙枇杷葉9克水煎服。形寒未除仍屬風寒未徹,故用三坳湯合止咳散加減,止咳散化痰止咳作用好,外邪未清者可與宣肺散寒或清肺潤燥同用。此方對慢性支氣管炎尤為有效。其中紫苑、百部、白前三味為治咳良藥。紫苑性溫而潤,用量可適當重些,與百部配合,有肺熱者亦無妨。百部性寒味苦而潤,白前溫潤降逆,再與甘潤之藥配合,相得益彰,取效更為滿意。2.支氣管炎中藥方2-風熱襲肺咳嗽夜間喘甚,吐黃痰,身體疼痛,納呆,大便兩日未下,舌苔黃膩,脈象浮數。宣肺解表,泄熱定喘前胡3克,薄荷3克,桔梗3克,杏仁泥3克,紫苑4.7克,白茅根15.6克,生川軍3克生川軍后下。此為風熱襲肺,熱邪移于胃腸,致使肺氣失于宣降,胃腸熱雍氣滯,熱灼津液為痰,而出現咳喘,發熱,大便秘結等癥,故治以宣肺泄熱化痰之法。其方用薄荷、前胡、桔梗以宣肺,黃苓、花粉、白茅根清熱,更以生川軍攻瀉胃腸之熱,即釜底抽薪之義,又佐以杏仁、貝母、紫苑、蘇子化痰降氣,肺之宣降得復,腸胃氣機通達,則癥自愈。3.支氣管炎中藥方3-痰熱雍肺咳嗽不能平臥,煩躁咽痛口渴,咯白痰,舌紅,脈弦滑。清熱化痰,宣肺定喘炙麻黃3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黃苓12克,雙花25克,桑白皮15克,百部12克,桔梗6克,川貝粉3克,地丁30克,敗醬草30克,魚腥草30克,萊菔子12克川貝粉沖服,余藥水煎。
2024-10-21 19:1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我是山西大同的一位患者家屬,我覺得中華醫學會的王教授在這方面的治療很好,我父親令年62歲,肺氣腫和支氣管哮喘已經有十五年了,因為治病家中耗盡了幾乎所有的錢財。他以前半個小時就喘一回,總感覺是一品痰卡在喉嚨里,出不來,下不去,臉都發青,家人一看就想哭---,后來聽一位剛治愈的患友介紹是用了王教授的藥四個療程就把多年的支氣管哮喘治好了。我們也從王教授那里通過郵購先買了二個療程的藥用上了,結果只用了七天,咳嗽就不再吃力了,痰液也有所減少了,喉嚨腫痛感也基本消失了,原來的咳喘也明顯減輕了,現在用了三個多療程,我爸現在跟好人一樣。這不,早幾天帶他到醫院做了個檢查,血壓正常,肺部雜音消失,肺泡納差功能也正常,現在沒痰了,不咳了不喘了。我這做兒子的也高興,王教授的藥真是好,在這里我沒有經過王教授的同意把他的手機號碼告訴給大家,好讓象我一樣有需要的患者及患者家屬能聯系上王教授,王教授的手機是:15003805657,如不需要的話就請別輕易的打擾他,順祝各位患友能早日康復!祝各位好運!
2024-10-21 19:1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我寶寶也是支氣管炎,每次也是開藥吃,每次開2天的藥,吃了十幾天要還沒有完全好,還是會咳嗽就是沒有痰了,我現在都沒有帶他去看醫生了,我這裡開的藥吃了沒有好,就換另一個醫生,你也可以換個醫院看看。
2024-10-21 19:1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朋友你好:向你介紹一下常用的治療支氣管炎的方法:敷貼治療(1)藥物:硫黃粉50g,甘草50g,白芍20g,白術20g,白礬10g,熱參總堿150g.制法:先將草,芍,術用水煎煮兩次,煎液混合一起濃縮成稠膏,加入硫,礬烘干研末即得,最后加入熱參總堿,混勻,備用.用法:先將臍用溫水洗凈擦干,取上藥200mg敷于臍窩中,蓋以軟紙片,上用藥棉,輕輕壓緊,外以膠布固定,5~7天換藥1次.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咳嗽.(2)藥物:二丑15g,大黃30g,檳榔8g,木香5g,輕粉少許.制法:輕粉另研.余諸藥均烘干,研為細末,過篩,加輕粉,調均勻,再研一遍,煉蜜調膏.用法:敷神闕穴.用于支氣管炎偏熱者.出處:《中醫外治法集要》(3)藥物:白芥子3g,半夏3g,公丁香0.5g,麻黃5g,細辛2g,麝香少許.制法:麝香另研,余共研細末,瓶貯備用.用法:先將臍內放麝香,再放余藥,隔姜灸,每次3~5壯,10天為1療程.出處:《中國灸法集粹》.針灸療法治療(1)針灸:以宣肺利氣化痰為法.取手太陰經,背俞穴為主,一般用瀉法,慢性體弱者用補法.處方:肺俞,風門,列缺,天突.隨證配穴:外感咳嗽伴發熱配合谷,大椎.內傷咳嗽痰多配豐隆,足三里;氣急,喘,咯血配尺澤,孔最.天突穴針從氣管前,胸骨柄后刺入,反復捻轉以加強針感,有降氣,平喘作用,肺俞,風門,列缺均能宣肺降氣,可隨證選穴.針刺肺俞及其鄰近穴,可使氣道阻力減低,通氣功能得到改善.外感咳嗽伴發熱,取合谷,大椎以解表清熱;兼有怕冷,背部FEEC痛者,可在上背部穴加拔火罐.豐隆為治痰之效穴,配足三里以健運脾胃而治痰濕.據報道,針刺足三里后可使通氣量比針刺前增加.氣急作喘,取定喘以利氣平喘;熱傷肺絡,取尺澤,孔最以清泄肺熱而止咯血.(2)耳針:選穴:支氣管,肺,神門.急性支氣管炎加腎上腺,交感;慢性支氣管炎加脾,腎.(3)穴位注射:選穴:夾脊頸7~胸6.用維生素B1注射液或胎盤組織液,每穴注射0.5ml,每次取穴1對,由上而下交替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20次為1療程.(4)埋線:選穴:大椎,肺俞,心俞,膈俞,除大椎外均雙側.隨證取穴:氣喘加定喘,咳嗽加中府透云門.一般間隔1月埋線1次,總次數根據病情決定.
2024-10-21 1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