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膽囊炎是膽囊發生的炎癥性疾病,其發病與膽囊結石、細菌感染、膽汁淤積、膽囊缺血、代謝紊亂等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飲食調整、手術治療等。 1.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消炎利膽片、熊去氧膽酸膠囊、頭孢呋辛酯片等。消炎利膽片能清熱、祛濕、利膽;熊去氧膽酸膠囊可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泄;頭孢呋辛酯片用于抗感染。但用藥需遵醫囑。 2. 飲食調整:避免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如油炸食品、動物內臟等。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3. 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維持身體正常代謝和膽囊功能。 4. 定期復查:定期進行超聲等檢查,監測病情變化。 5. 手術治療:對于病情嚴重、藥物治療無效或出現并發癥的患者,可能需要膽囊切除術。 膽囊炎患者應重視治療和日常護理,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以促進病情恢復,預防并發癥。
2024-10-21 20: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中醫認為,慢性膽囊炎多為肝膽郁熱、疏泄失常所致。當以清利肝膽、疏肝行氣、調理氣機為治。中醫辨證食治,一般分為以下幾型:飲食停滯型:主要表現為脅肋疼痛、胃脘脹滿,或惡心欲嘔、大便不爽、苔厚膩、脈滑。當以理氣消食、和胃導滯為治,可選用下列飲食治療方。1.山楂山藥餅:山楂、山藥、白糖各適量。將山楂去核,同山藥共蒸熟,冷后加白糖攪勻,壓為薄餅服食,1日1劑。2.干姜胡椒砂仁肚:干姜、胡椒、砂仁各6克,肉桂、陳皮各3克,豬肚1個,調料適量。將豬肚洗凈,諸藥布包,加水同煮至豬肚爛熟后,去渣取汁飲服,豬肚取出切片,調味服食,2日1劑。
2024-10-21 20: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可以試下這個偏方!這個比較有效!每天切兩片檸檬,先泡成檸檬汁,將之當成飲料喝,并在檸檬片較不酸時,切片沾糖將其連皮吃光。連續一個月間,檸檬汁會溶解膽結石,膽結石溶解后體積增大會使膽囊腫大,略感不適。當膽囊腫大后,用500cc的橄欖油,分成一小杯一小杯,以三分之一檸檬汁,和三分之二的橄欖油,半天之內將500西西的橄欖油喝光。六至八小時內,由于橄欖油的潤滑作用,結石將從大便中排出,膽囊處的腫脹立即消失。
2024-10-21 20:1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此藥方是我同村的一赤腳醫生給的,經本人使用過有效。特分享出來供膽囊炎患者參考,希望能給于患者以幫助。也祝福你早日擺脫膽囊炎之痛苦。從高中起患膽囊炎至今10有余,痛的時候腰都直不起來,膽囊炎痛的時候一般還會反射到背部,起初還以為是胃病。今年底回家過年老毛病又患,去村里赤腳醫生看病,后得此方,后來才知道這個藥方叫蒲草清膽方。
2024-10-21 20:1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方一]鮮嫩小麥稈100克(采取春天已灌漿,尚未成熟的小麥),白糖少許。麥稈加水煮半小時左右,加白糖使之微甜代茶飲,每次半小碗,1日3次。本方消炎利膽,適用于膽囊炎。[方二]丹參500克,郁金250克,茵陳100克,蜂蜜1公斤,黃酒適量。把丹參、郁金、茵陳倒人大砂鍋,加冷水浸沒,浸泡2小時后,先用中火燒沸,加黃酒2匙,改用小火慢煎1小時,約剩下1大碗藥液時,濾出頭汁,再加冷水3大碗,煎2汁、約剩下大半碗藥液時,濾出、棄渣,將頭汁、二汁、蜂蜜一起倒入碗盆內,拌勻,碗盆加蓋用旺火,隔水蒸2小時,離火、冷卻、裝瓶、蓋緊。每日2次,每次1-2匙,飯后開水沖服,3個月為2療程。本方利膽解熱,善降膽火,并能緩肝氣,通經脈,除濕熱,潤燥,適用于膽道阻塞、膽囊疼痛、膽火旺,濕熱重者有顯效。[方三]紅瓤西瓜14克,凍粉1.5克,白糖60克,香蕉油1滴,清水90克。西瓜瓤去掉種子、切碎,擠出西瓜汁,凍粉切成寸段,在瓜汁中加白糖15克,放入凍粉煮化,攪均勻,涼透,凝結成凍,即為西瓜酪。清水加入剩余白糖燒開,涼透,加上香蕉油,把西瓜酪割成小塊,在盤子四周澆上糖水即成。本方清熱解毒,利膽降壓,適用于膽囊炎,膽石癥。[方四]柴胡12克,白芍15克,黨參10克,白術12克,黃芪19克,黃連6克,半夏]O克,陳皮、茯苓、澤瀉各12克,防風10克,羌活、獨活各8克,炙甘草、生姜、大棗各10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本方為河南中醫毛長珍方,功能利膽和胃,適用于慢性膽囊炎。[方五]柴胡、青蒿、枳實、茯苓、郁金、陳皮、法半夏各10克,白芍卜10克,威靈仙15—30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本方為江西中醫彭家森方,功能疏肝利膽和胃,主治慢性膽囊炎。[方六]柴胡10克,白芍、郁金各15克,綿茵陳30克,香附12克,青皮5克,延胡索、木香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本方為廣東中醫鄒志為方,功能疏肝利膽,適用于慢性膽囊炎。[方七]錄子芩10克,川黃連3克,蒲公英、綿茵陳各12克,廣郁金、威靈仙、萊豆殼各10克,北柴胡5克,生甘草3克。日1劑,水煎服。本方為廈門著名中醫康良石方,功能清熱利濕,理氣解郁,通絡止痛,利膽退黃,適用于膽囊炎。若脅痛較劇,加川楝子、延胡各10克;伴有黃疸者,加金錢草、梔子根各30克;脘腹痞滿者,加馬蹄金10克。每日1劑,水煎兩遍,15劑為1療程。禁飲酒、忌油膩、羊肉、狗肉、辣椒、胡椒、蒜、蔥等大辛大熱食物。并發病毒性肝炎者,當視具體證候綜合辨治。膽囊炎是常見急腹癥之一,可分為單純性及化膿性兩種,多見于成年人,發病原因常和細菌感染及膽囊結石有關。在中醫學中屬于痛證——脅痛范疇。主要病因病機:一為氣機久郁,氣滯血瘀,膽腑氣阻絡痹;二為濕熱久蘊,交蒸肝膽,膽腑疏泄不利;三為膽汁久滯,熱邪煎熬成石,膽道痹阻;四為濕熱熾盛,氣滯血瘀,膽汁滯而不通而致脅痛。小芩連湯是為單純性慢性膽囊炎及急性發作者而擬,立法、擬方、用藥,皆有獨到之處,是經數十年驗證的經驗方,有較好的療效。該方既注重清利蘊結薰蒸肝膽之濕熱從小便而去,使痛邪有所出路;又重視理氣通絡,調和肝膽氣血,恢復疏泄條達功能,促使濁汁得清,滯氣得降,以達通則不痛。
2024-10-21 2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