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鐘建文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
三級甲等
耳鼻喉科
-
腺樣體肥大是兒童常見疾病,常引起睡覺打呼嚕,嚴重時會影響呼吸和面部發育。建議及時就醫檢查和治療。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8-07-15 23:49
1.疾病原理:腺樣體位于鼻咽部頂部與咽后壁處,炎癥反復刺激會導致其增生肥大,阻塞呼吸道。
2.常見癥狀:除打呼嚕外,還可能有鼻塞、張口呼吸、聽力下降等表現。
3.檢查方法:通常采用鼻內鏡檢查來明確腺樣體肥大的程度。
4.治療方式:癥狀較輕時,可先嘗試藥物治療,如孟魯司特鈉、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等,需遵醫囑。若藥物治療無效或癥狀嚴重,需手術切除腺樣體。
5.術后護理:術后注意休息,保持鼻腔清潔,預防感染。
6.就醫建議:一般可先在基層醫院或二級醫院就診,復雜情況建議到三級醫院。
腺樣體肥大應引起重視,早診斷早治療,以改善癥狀,保障健康。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健 住院醫師
淮安市淮陰醫院
二級甲等
鼻咽喉科
-
兒童腺樣體肥大 腺樣體肥大就是咽扁桃體增生。腺樣體隱藏在鼻腔后部,是鼻咽頂部的淋巴組織,腺樣體出生后即存在,并隨年齡而增生,6歲左右最大,以后逐漸退化,一般10歲以后開始萎縮。 小兒腺樣體肥大多屬生理性,只有影響全身健康或鄰近器官者,才稱腺樣體肥大。一般的腺樣體肥大對孩子的健康危害并不是十分大,但如果孩子反復患上呼吸道感染,因炎癥的反復刺激腺樣體會發生病理性增生,可迅速增生肥大,加重鼻阻塞,阻礙鼻腔引流,鼻腔分泌物又刺激腺樣體使之繼續增生,形成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由于小兒鼻咽部比較狹小,當腺樣體肥大時,會因鼻塞影響而張口呼吸,尤其夜間睡眠時舌及咽部的肌肉放松后造成舌根向后面輕度下垂,使呼氣時排氣受到影響,會使癥狀加重。長期的張口呼吸,氣流會沖擊硬腭,使之變形、高拱,久而久之面部的發育也會變形,出現上唇短厚翹起、下頜骨下垂、鼻唇溝消失、硬腭高拱、牙齒排列不整齊、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鼻中隔偏曲等,面部肌肉不易活動,缺乏表情,稱之為“腺樣體面容”。患兒的鼻涕向咽部倒流,刺激下呼吸道粘膜,還會引起咳嗽,容易患氣管炎。 另外,患兒長期用口呼吸、鼻子不通氣,易造成頭部缺血、缺氧,出現精神萎靡、頭痛、頭暈、反應遲鈍等現象。由于兒童發育需要大量的氧,而腺樣體肥大會使孩子在睡眠中嚴重缺氧,直接導致腦部發育的供氧不足,引起促生長激素分泌減少,不但影響孩子的發育,并且身體抵抗力下降,還將影響到孩子今后的智力。所以,這類孩子不僅易患呼吸道感染,而且易患雞胸、漏斗胸,長期呼吸道阻塞嚴重時還會導致肺擴張換氣不良,引起肺動脈壓升高,甚至誘發肺源性心臟病。 因此嚴重的腺樣體肥大危害不小。小兒如果有腺樣體肥大就應該對因治療。如果癥狀不是十分嚴重,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預防呼吸道感染,腺樣體也有可能逐漸萎縮,當然這是最理想的了。對于腺樣體肥大,當前最好的治療辦法是手術切除,術后效果良好,一般是4歲以上即可手術。但如果等孩子出現“腺樣體面容”,就很難再恢復了,那就非常遺憾了。至于是否達到手術指針,要聽取鼻咽科醫生的意見。 以往常采取扁桃腺摘除和腺樣體刮治術,現在不少醫生都不主張手術治療,家長也不愿意接受。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孩子太小,不愿配合手術;二是給年齡太小的孩子進行全身麻醉,對身體可能會造成傷害;三是創傷性的手術容易引起出血等并發癥;第四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切除了孩子體內這一道重要的健康防線,局部抵抗力完全消失,如果一旦遭遇病毒或者細菌,不但更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且直接給孩子的肺部造成威脅。 但兒童的扁桃體和腺樣體增生如果得不到根治,也是一個令家長和醫生頭疼的問題,它使孩子反復感冒,反復出現上呼吸道癥狀。去醫院治療時,醫生常會處方抗生素。大量使用抗生素,不僅不能從根本上治愈扁桃體和腺樣體增生,解決兒童反復感冒,而且對兒童的危害特別大。 對于兒童扁桃體肥大和腺樣體增生的治療方法中,中藥應用是最安全的,療效也很確切。中醫治療中強調先加強及完善身體防御系統,包括全身局部,并能促使增生部位自行萎縮。用中藥煎成糖漿給患兒服用,方便而且口感良好,從根本上解除因腺樣體增生給兒童所帶來的健康問題,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孩子生長發育的影響。
2016-06-23 09: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建議抗炎治療或手術治療,側睡也能夠減輕的啊
2016-06-23 09: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最好的方法是做扁桃體摘除術.
2016-06-23 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