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小孩換牙是成長中的重要階段,家長需關注牙齒生長情況、飲食調整、口腔衛生、不良習慣糾正以及心理安撫等。 1. 牙齒生長情況:定期觀察孩子新牙萌出和舊牙脫落的時間、順序,若有異常,如恒牙長時間未萌出或乳牙滯留,應及時就醫。 2. 飲食調整:多吃富含鈣、磷等營養的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魚肉等,少吃過于精細或堅硬的食物。 3. 口腔衛生:教導孩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使用兒童專用牙膏和牙刷。 4. 不良習慣糾正:及時糾正咬唇、咬手指、舔牙等不良習慣,以免影響牙齒排列。 5. 心理安撫:孩子可能會因換牙感到不安或疼痛,家長要給予關心和鼓勵,緩解其緊張情緒。 總之,家長在孩子換牙期間要細心呵護,關注孩子的牙齒健康和心理狀態,如有問題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2024-10-21 19: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根據你的敘述,下頜兩顆中切牙之間的間隙較大,這個有兩種情況。1生理性:由于有多生牙位于兩中切牙之間,未萌出時,形成間隙,或者是側切牙擠壓中切牙的根部,造成前牙中縫2病理性:側切牙缺失時中切牙間會有間隙。乳牙滯留時會造成恒中切牙側向生長。骨量>牙量時。乳牙中切牙的近遠中徑大概是4.1mm,側切牙是4.7mm,恒牙中切牙是5.5mm左右。根據你的敘述,顯然還沒有萌出的側切牙是沒有地方生長的。也有可能隨著側切牙的萌出,中切牙之間的間隙會減小。建議你去口腔科就診,拍X線片,看看是否有側切牙的牙胚。如果有,可以等待側切牙萌出,看看中切牙之間的間隙是否可以縮小。沒有縮小可以做正畸治療,關閉之間的間隙。
2024-10-21 19: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孩子的這種情況是正常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牙槽骨也可以長寬換牙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有的時候牙可以自行脫落,所謂的自行脫落,只是到最后連接很小,吃東西的時候,或用手輕輕一拔就掉了.有的時候,新牙出來了,舊牙還沒掉,這是就要拔掉,自己拔或找診所拔,很簡單的也不費事.2.當牙齒松動時,先不用管的,有的時候是受過傷,或發炎,這是就要看醫生看情況選擇合適的時間拔.3.牙齒換牙期間,注意是否新牙出了舊牙沒掉,是不是有的牙沒掉沒出.注意口腔衛生,因為這時,后面的磨牙也在出,他們以后是不換的,所以不能出蟲牙什么的.現在有的牙都要陸續換掉(20棵).一般到12、3歲換完.
2024-10-21 19:2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通常情況下,6~7歲時下頜的乳中切牙(中門牙)開始搖動,脫落,不久,在此處長出恒中切牙;同時,在第二乳磨牙的后方長出第一磨牙.此后,其他牙也陸續替換.恒牙的單尖牙和雙尖牙,也是在同一位置的乳牙脫落后,才能長出來.直到12~13歲,乳牙全部脫落,恒牙替換完畢.再以后,單出恒牙:12~14歲在第一磨牙后面長第二磨牙,18歲以后長第三磨牙.有些人沒有第三磨牙也屬正常現象.換牙時有點疼牙齒松動脫落的過程一般不疼,但伴隨乳牙開始脫落,“六齡齒”也就長出來了,這可能造成牙齦腫脹,使孩子抱怨牙痛.如果疼痛得比較嚴重,需要看牙醫,看是否需要消炎止痛等.
2024-10-21 19:2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在小孩營養不良的時候,不但身高體重不達標,換牙等其他發育也會受到影響的.兒童需要哪些營養一個能做到平衡膳食的人,是不需要額外補充某種單一營養素的.否則,反而會打亂體內各種營養素的平衡狀態.兒童的生長發育很快,如果營養供應不足,或者營養素不均衡,會使腦神經細胞營養不良造成智力障礙;或者導致生長發育遲緩,體重身高不達標等.人體需要的營養有:⑴,水:水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能幫助代謝,調節體溫,構成全身組織,并對各種食物的吸收和排泄有攜帶作用.水每日需要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25—35毫升.⑵,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是構成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如蛋白質攝入不足,會造成兒童發育緩慢,抗病力減弱,體重減輕,容易疲勞,貧血,發生營養不良性水腫,甚至影響大腦的發育造成智力低下.蛋白質攝入過量,會影響消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從而導致高營養性營養不良,出現小兒厭食癥,小兒疳疾或佝僂病等.蛋白質每日攝入量標準為:按公斤體重乘以需要量系數,1—3歲為1.80;4—6歲為1.49;7—10歲為1.21(換算的蛋白質用量單位為克).瘦肉,雞,魚,牛奶,花生,豆類等食物中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在攝入蛋白質時,最好是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同時食用,以增強不同類型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對人體的營養價值會更高.⑶,脂肪:脂肪主要用來變成生長發育的“能量”,兒童生長發育快,一般每天每千克體重需要2—4克脂肪.在乳類,蛋黃和肥肉中含有大量脂肪.脂肪攝入不足會導致小兒體質瘦弱,發育不好.過量則易至肥胖癥發生.⑷,碳水化合物:人體80%的熱量來自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還有能保證蛋白質不被過多分解的作用.兒童每天每千克體重需要10—20克碳水化合物.食物來源于谷類,豆類,薯類和食糖中.⑸,維生素: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有機物質,缺少維生素可引起許多疾病.維生素攝入應以蔬菜為主,在蔬菜,水果,魚肝油,牛奶,動物內臟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⑹,微量元素:只要按照上述營養素參考標準,給予了均衡的膳食;微量元素攝入量基本能滿足小孩生長發育的需要,不用特殊補給微量元素的.附:幾種常見食物蛋白質,脂肪含量參考1,雞蛋:含蛋白約10—15%,脂肪約11—15%;2,牛奶:含蛋白約3.5%,脂肪約3.5%;3,豬肉:肥肉含蛋白約2.2%,脂肪為90%:瘦肉含蛋白約16.7%,脂肪約28.5%;4,牛肉:含蛋白約20%,脂肪約10%;5,羊肉:含蛋白脂肪介于豬肉作牛肉之間;6,雞肉:富含蛋白質,含脂肪較少;7,鴨肉:含蛋白約16—25%,脂肪約7.5%;8,魚類:含蛋白質在15—30%之間;含脂肪較低.9,黃豆:含蛋白約為35—40%,脂肪約15—20%;10,含鋅食品:首推核桃,蘋果,黑米,豆腐;其次有扁豆,白菜,卷心菜,萵筍,金針菇,海帶,杏,菠蘿,山楂等.
2024-10-22 0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