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晚上睡覺老是做夢可能由精神壓力、不良生活習慣、睡眠環境不佳、疾病影響、體內營養元素缺乏等因素導致。 1. 精神壓力:長期處于緊張、焦慮或抑郁狀態,大腦神經興奮,易多夢。應學會調節情緒,如通過運動、聽音樂等方式放松。 2. 不良生活習慣:睡前過度使用電子設備、喝咖啡或濃茶,會影響睡眠質量,導致多夢。需改正這些習慣,睡前避免刺激。 3. 睡眠環境不佳:噪音大、溫度不適、床鋪不舒服等,都可能造成多夢。要營造安靜、舒適、溫暖的睡眠環境。 4. 疾病影響:患有神經衰弱、抑郁癥等精神疾病,或者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多夢。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進行針對性治療。 5. 體內營養元素缺乏:如缺乏維生素 B 族、鈣等,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功能,導致多夢。可適當補充營養元素,多吃富含此類元素的食物,如粗糧、奶制品等。 總之,晚上睡覺老是做夢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如果多夢情況嚴重影響生活,建議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對癥治療。
2024-10-21 19: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的情況考慮是失眠。失眠患者的主要表現:1、入睡困難;2、不能熟睡;3、早醒、醒后無法再入睡;4、多夢且頻頻從惡夢中驚醒,自感整夜都在做夢;5、睡過之后精力沒有恢復,不解乏;6、發病時間可長可短,短者數天可好轉,長者持續數日難以恢復。失眠會引起人的疲勞感、不安、全身不適、無精打采、反應遲緩、頭痛、記憶力不集中,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嚴重者則有可能會導致精神分裂。失眠的中醫病因病機是: 人的正常睡眠是大腦皮質功能和植物神經功能的正常表現,在中醫學中稱為“神”。古代醫家雖知與腦有關,稱“腦為元神之府”,但多數認為是心、肝、脾、腎等臟腑陰陽氣血自然而有規律轉化的結果。如《類證治裁·不寐論治》中說:“陽氣自動而之靜則寐,陰氣自靜而之動則寤。”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這種規律的破壞,均可導致失眠。造成失眠的原因雖多,但不外虛實兩種。如《景岳全書·不寐》所論:“不寐證雖病由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則盡之矣。蓋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之不足耳”。一般而言,由于情志所傷,肝氣郁結,心火偏亢,氣滯血瘀,或痰火內擾,胃氣不和致令臟腑氣機升降失調,陰陽不循其道,陽氣不得入于陰,心神不安所致者多為實證失眠;若因老年體衰,氣血不足,或病后氣血虧損,陰陽失調,或思慮過度,勞傷心脾,致令心失所養,神無所主,或血虛膽怯,肝失所養,或心腎不交,虛火上擾所致者,多為虛證失眠。但在一定條件下,虛實可以相互轉化,彼此相互影響,形成頑固性失眠。 總之,臟腑功能紊亂、邪氣阻滯、氣血陰陽平衡失調、神志不寧是發生失眠的基本病機。建議你去醫院檢查一下,對癥治療,以免影響治療效果。需要幫助的話,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隨時歡迎你的咨詢,祝你早日康復
2024-10-21 19: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病情分析你好!失眠多夢多與情緒有關,情緒上的緊張,焦慮,恐懼很難讓身心放松,長期不到改善,很容易導致神經衰弱癥,對于你這種多夢可能屬于淺睡眠,不利身心休養與發展,需要健康指導,重建身心平衡。意見與建議首先可以通過藥物調養如安神補腦液,維生素B112,飲食上多清淡,易消化的,少油膩,刺激性,多喝銀耳湯,注意睡前避免接觸不良信息,注意臥室通風與溫度。多與人交往,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情感的需要,支配的需要,包容的需要,給自己歸屬,一種精神寄托與實現的愿望,在與他人交往中釋放內心壓抑,明白自己的需要。學習放松技巧如多親合大自然,感受它的博大,多作自己喜歡的事,讓情緒上的愉悅才可能激發對生活的熱情,淡化痛苦煩惱,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通過運動,修身養性,協調身心,提高生命質量,為實現自我加油!
2024-10-21 19: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問問孩子最近發生什么令他不愉快的事情了,我記得我寶寶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晚上回來睡覺就不安穩。還有就是睡覺之前讓他能安靜一會兒,然后再睡覺。不然也容易做夢
2024-10-21 19:0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做夢對每一個正常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還有一些好處.那么為什么有很多人為做夢而感到煩惱呢?他們認為做夢影響了睡眠效果,從而出現了白天的許多不舒服癥狀.實際上并非如此,如果仔細詢問這些人,都會發現他們存在著各種煩惱的心理因素.正是這些心理因素影響了夜晚的正常睡眠,同時也引起了其他癥狀.他們通過夢境也能體驗到煩惱所帶來的痛苦.有的人做夢的內容和他們引起心情不愉快的原因有些聯系.但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所增加的睡眠時間被“有夢睡眠”占去,而“無夢睡眠”沒有增加,因而睡眠深度反而變淺了.這樣的睡眠不能使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卻增加了刺激,客觀上看來睡眠是延長了,效果卻更糟了,醒后就會感到累,不解乏.夜里每次都是從惡夢中驚醒,就會使人主觀上認為整夜都在做夢.首先,人做夢是正常的生理行為,是由于人腦受到了刺激后影像的重現和變化,因此不用擔心.其次,做夢主要是在剛睡不久和即將要醒的那一段時間周圍,因此在這些時間如果保持周圍環境的寧靜安詳,就可以減少做夢.最后,要想少做夢,主要可以有以下幾種方式:一,白天積極參加運動,運動可以放松神經,加快血液流速,這樣晚上就容易進入深度睡眠;二,白天工作學習,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壓力大了也容易多做夢;三,睡前試著喝些純牛奶,牛奶中的一些成分有助于睡眠整夜做夢”者,為了緩解癥狀;改善睡眠效果,雖可服用一些安眠藥,以減少“有夢睡眠”,增加“無夢睡眠”的深度.但這只能作為暫時的對癥治療,治標治不了本.如果長時間用藥來剝奪“有夢睡眠”,還會產生“做夢的壓力”,一旦停藥就會出現“反跳現象”,結果做夢的內容和時間反而比服藥前明顯增加,以致病人不敢停藥,害怕停藥會帶來更大痛苦.如果不停藥,長期服下去又會對藥物產生依賴.所以,服用安眠藥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治療的根本方法,就是解除引起睡眠不良的心理因素.如果病人通過心理治療和具體的指導,采取正確的方法和態度去面對心理上的困難,并逐步地解決現實的困難矛盾,令人痛苦的夢就會減少,睡眠也能恢復正常,與此并存的許多其他癥狀也隨之消失.總之,煩惱的心理因素沒有了,由其引起的一系列反應也就消失了.
2024-10-22 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