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嬰兒腦癱的癥狀多樣,主要包括運動障礙、姿勢異常、智力低下、語言障礙、癲癇發作等。 1.運動障礙:嬰兒可能出現肢體無力、動作不協調,難以完成正常的翻身、坐立、爬行、行走等動作。 2.姿勢異常:常表現為頭部后仰、四肢彎曲或伸展過度,身體左右不對稱等。 3.智力低下:反應遲鈍,理解和學習能力差,難以適應正常的認知發展。 4.語言障礙:說話晚、發音不清,甚至無法正常表達。 5.癲癇發作:部分患兒會出現突然的抽搐、意識喪失等癲癇癥狀。 6.視力聽力問題:可能存在視力模糊、斜視、聽力減退等。 總之,嬰兒腦癱的癥狀較為復雜,需要家長密切觀察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小兒神經科就診,以便盡早診斷和治療,最大程度改善患兒的生活質量。
2024-10-21 20: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你想知道嬰兒腦癱癥狀是不難的,因為嬰兒腦癱癥狀有很多的啊,腦癱的早期診斷非常重要。因此,了解嬰兒腦癱早期癥狀顯得尤為重要。嬰兒腦癱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個月內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所導致的中樞性運動障礙。腦性癱瘓的癥狀在嬰兒期表現,常以異常姿勢和運動發育落后為主訴。雖然嬰兒腦癱癥狀的腦損害或者腦發育異常是非進展性的,隨著腦損傷的修復和發育過程,其臨床表現常有改變。嬰兒腦癱癥狀如嚴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在嬰兒早期常表現為肌張力低下,以后逐漸轉變為肌張力增高。腦癱兒的癥狀有1、出生前、出生時及出生后,發現有腦癱的高危因素。如懷孕期感染、風疹、嚴重妊高癥,小兒出生時窒息,早產兒,嚴重黃疸,小兒出生后顱內出血等。以上就是我對嬰兒腦癱癥狀的回答的,希望我說的嬰兒腦癱癥狀的建議你一定要好好看看的,祝身體健康
2024-10-21 20: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腦癱可通過5種癥狀早期發現: 1、出生前、出生時及出生后,發現有腦癱的高危因素。如懷孕期感染、風疹、嚴重妊高癥,小兒出生時窒息,早產兒,嚴重黃疸,小兒出生后顱內出血等。 2、小兒出生后哺喂困難,如吸吮無力,哭聲弱或多哭,易受驚嚇。 3、過分安靜,主動運動少。 4、運動發育落后。如3個月到4個月大的小兒俯臥位不能豎頭或抬頭不穩,4個月仍不能用前臂支撐負重,扶站時以足尖著地或兩下肢過于挺直、交叉等。 5、經常出現異常的肌張力和異常的姿勢,如雙手屈指內收,雙拳緊握,前臂內旋,頭頸后仰等。
2024-10-21 20:3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生長發育遲緩,手腳無力。或是頭很難正常抬起來。眼神渙散,不清澈
2024-10-21 20:3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嬰兒腦癱困擾了大部分家庭,了解嬰兒腦癱癥狀表現對于人們及時發現孩子是否患者腦癱疾病具有十分關鍵性的作用。下面我幫大家介紹一下嬰兒腦癱癥狀到底有哪些。嬰兒腦癱癥狀:1.偏癱姿勢:患兒常表現為一側肢體運動,而另一側肢體的廢用,左右肢體有明顯的不對稱。2.舞蹈樣手足徐動姿勢也是嬰兒腦癱癥狀的主要表現:患兒表現為不自主的動作,其運動常以舞蹈的形式或扭動的形式,不間斷地出現。運動外觀顯的持續而松散,幅度大而無法控制。3.緊張性頸反射姿勢:分為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姿勢與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姿勢。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姿勢在新生兒出生后1周左右出現,2~3個月呈優勢,以后受上位中樞的控制而逐漸消失,若生后3個月仍然持續存在則為異常;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姿勢出生后6個月仍存在則為異常。4.角弓反張姿勢:患兒表現為四肢肌張力增高,頭背屈。5.共濟失調步態:患兒呈醉漢步態,他們常不能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當站立時為維持站立姿勢,必須不停地進行調節。還有,腦癱患者小兒2個月以后的仍有手緊握拳現象,患兒上肢內旋位,雙下肢呈硬性伸展、交叉,尖足位等。以上都是比較常見的嬰兒腦癱癥狀以及一些異常表現,希望能引起各位家長的注意,帶領孩子遠離疾病。---------------------------------------------------相關咨詢問題:孩子腦癱癥狀孩子腦癱的原因治腦癱后遺癥治療腦癱癥狀治療腦癱的癥狀
2024-10-22 12:1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