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夏虎 主治醫師
四川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小兒心血管內科
-
造成月經推遲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是如果排除懷孕,也不是藥物的副作用,或者手術的影響,那么就要開始注意個人的生活習慣了,不僅需要及時的注意個人衛生,還要保持開朗的心情,具體可以參照以下幾點:1、一旦發現月經不調,一定不可掉以輕心,可用瑤金堂艾附暖宮膏來調理。清除毒素,恢復造血功能,調節內分泌,通經活血,可以促使女性月經不調更好的恢復。2、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緒波動,個別在月經期有下腹發脹、腰酸、乳房脹痛、輕度腹瀉、容易疲倦、嗜睡、情緒不穩定、易怒或易憂郁等現象,均屬正常,不必過分緊張。3、注意衛生,預防感染。注意外生殖器的衛生清潔。月經期絕對不能性交。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過勞。經血量多者忌食紅糖。4、內褲要柔軟、棉質,通風透氣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換,換洗的內褲要放在陽光下曬干。5、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飲開水,保持大便通暢。血熱者經期前宜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忌食蔥蒜韭姜等刺激運火之物。氣血虛者平時必須增加營養,如牛奶、雞蛋、豆漿、豬肝、菠菜、豬肉、雞肉、羊肉等,忌食生冷瓜果。
2024-10-22 09: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少女月經不調的常見原因包括內分泌失調、情緒因素、過度節食、疾病影響以及生活習慣不佳等。 1.內分泌失調:少女處于青春期,體內激素水平不穩定,容易出現內分泌失調,影響月經周期。 2.情緒因素:學習壓力大、精神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可能導致月經紊亂。 3.過度節食:營養攝入不足會影響身體正常機能,導致月經不規律。 4.疾病影響:如多囊卵巢綜合征、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疾病,可能引發月經失調。 5.生活習慣不佳: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或者過度勞累,都可能打亂月經節奏。 總之,少女月經不調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果出現月經不調的情況,應及時調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態和飲食習慣。若癥狀持續不改善,建議到正規醫院婦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20: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1、建議最好是用中醫調理,標本兼治,外抹瑤金堂艾附暖宮膏,純中藥草本精華,涵蓋多種人體所需的生命元素,行氣活血,規律經期,以內養重現女性魅力,再配合日常的一些食療即可;2、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有些月經不調患者是因為精神受到挫折或壓力而造成的,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非常重要。3、多吃含有鐵和滋補性的食物:如果女性的身體處于營養不良的狀態,也容易引發月經不調,因此,女性在平時也應合理的搭配飲食,避免過度減肥,多補充足夠的鐵質,以免發生缺鐵性貧血。4、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女性朋友要避免熬夜、過度勞累、生活不規律等,這些問題都會導致月經不調。因此,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樣也很重要。5、緩解精神壓力,可從事一些全身運動,如游泳,跑步,每周進行一至二次,每次30分鐘。6、多食用一些有減壓作用的菜肴,如香蕉、卷心菜、土豆、蝦、巧克力、火腿、玉米、西紅柿等。7、防寒保暖涼:女性經期受寒,會使盆腔內的血管收縮,導致卵巢功能紊亂,可引起月經量過少,甚至閉經。
2024-10-21 20: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緒波動。個別在月經期有下腹發脹、腰酸、乳房脹痛、輕度腹瀉、容易疲倦、嗜睡、情緒不穩定、易怒或易憂郁等現象,均屬正常,不必過分緊張。2、內褲要柔軟、棉質、通風透氣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換,換洗的內褲要放在陽光下曬干。3、注意衛生,預防感染。首先注意外生殖器的衛生。月經期間絕對不能性交。量大時要勤換衛生巾,還可選用市面針對量大期間的衛生巾。4、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過勞。5、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飲開水,保持大便通暢。血熱者經期前宜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忌食蔥蒜韭姜等刺激運火之物;氣血虛者平時必須增加營養,如牛奶、雞蛋、豆漿、豬肝、菠菜、豬肉、雞肉、羊肉等。忌食生冷瓜果。經血量多者忌食紅糖。6、月經期間一般吃一些香蕉,甜橙,榴蓮,人參果,番石榴,奇異果等水果,可以每日三種早、中、晚交換食用。但是如果是有疼經的女性,建議最好少吃蘋果。而體質比較好的女性,蘋果、梨等水果也可吃。
2024-10-21 20:3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治療月經不調重在調經以治本,準確診斷,因癥而異,先病而經不調者,當先治病,病去則經自調。因經不調而生病者,宜先調經,經調則病自愈。傳統醫學辨癥施治,應用補腎扶脾,理氣活血法使氣血調和,陰生陽長,脾胃健,精血旺則流自暢。1:處方:丹參20克,當歸、黨參、玫瑰花、女貞子、廣木香各15克,赤芍、旱蓮草、延胡、香附各10克,紅花、核桃仁各9克,川軍6克。隨癥加減;經期錯后腹痛加炒茴香10克,元桂6克。經期提前加益母草15克。用法:水煎,日1劑,服2次療效:服藥5-7劑,有效率達98.7%2:處方:紅雞冠花、白雞冠花各9克用法:水煎,日1劑,月經來潮前6天,日服2次療效:用藥6天見效
2024-10-21 2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