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慢性結腸炎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病因復雜,治療方法多樣,包括藥物治療、飲食調整、心理調節、改善生活方式和定期復查等。 1.藥物治療:可使用氨基水楊酸制劑,如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等,能有效減輕炎癥;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氫化可的松等,適用于急性發作期;免疫抑制劑,像硫唑嘌呤、環孢素等,用于病情較重或對其他藥物反應不佳的患者。 2.飲食調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食物,減少高纖維食物攝入,增加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蛋類。 3.心理調節:保持良好心態,避免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必要時尋求心理醫生幫助。 4.改善生活方式: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適度運動,增強體質。 5.定期復查:按照醫生建議定期進行腸鏡等檢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慢性結腸炎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調養,以促進病情恢復,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21 19: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慢性結腸炎[5]是一種慢性,反復性,多發性以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為發病部位.指直腸結腸因各種致病原因導致腸道的炎性水腫,潰瘍,出血病變.癥狀為左下腹疼,腹瀉,里急后重,時便下沾液,便秘或泄瀉交替性發生,時好時壞,纏綿下斷,反復發作.慢性結腸炎是慢性結腸通常根據致病原因分為特異性,即有明顯原因的結腸炎,和非特異性即致病原因不明的結腸炎. 慢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征的病程較長,因此治療起來比較困難,西醫對此病主要運用抗生素進行消炎止痛,抗感染治療.根據中醫整體觀念,可以針對不同病因,多角度進行治療,發揮中醫辨證論治的優勢,因而療效顯著.由于本病具有虛實夾雜,寒熱錯雜的特點,調理病人的肝腎脾胃,增強人的體質,以此達到機體抗病毒的目的.可以相應選用“益腎厚腸湯”,方中吳茱萸湯,肉桂溫中止瀉,黃連,黃柏清熱消炎,赤石脂,五倍子澀腸固脫,對慢性腹瀉標本兼治,起到澀腸止瀉的功效.另外,慢性腹瀉應早做鋇灌腸或結腸鏡檢查,以防病生它變,悔之晚矣.
2024-10-21 19:4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結腸炎護理需注意觀察病情1、根據病情觀察腹瀉的頻率次數和大便的性狀。2、暴發型患者因大便次數頻繁,應觀察是否有口渴、皮膚彈性減弱、消瘦、乏力、心悸。血壓下降等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和營養障礙的表現.3、如病情惡化、毒血癥明顯、高熱伴腹脹、腹部壓痛、腸嗚音減弱或消失,或出現腹膜刺激癥,提示有并發癥應立即與醫師聯系協助搶救。4、連續便血和腹瀉時要特別注意預防感染,便后溫水坐浴或肛門熱敷,改善局部循環。并局部涂擦抗生素軟膏。5、需行藥物保留灌腸時,宜在晚睡前執行,先囑患者排便,后行低壓鹽水灌腸。6、輕者適當休息,指導患者晚間安然入眠,重視午睡;重型患者應臥床休息,以減輕腸蠕動和腸痙攣。7、嚴重發作者,應遵醫囑及時補充液體和電解質、血制品,以糾正貧血、低蛋白血癥等。8、指導患者以刺激性小、纖維素少、高熱量飲食;大出血時禁食,以后根據病情過渡到流質和無渣飲食,慎用牛奶和乳制品等。
2024-10-21 19:4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慢性結腸炎這種疾病首先要注意飲食,在飲食的同時采用藥物治療。下面簡單介紹一款食療方法。馬齒莧飯:馬齒莧100g,大米250g。馬齒莧洗凈切細,和大米調和。加水常法煮飯。可早晚服食。連服15日以上。本方對潰瘍性結腸炎急性發作時有效。馬齒莧是常用的清熱解毒、痢止瀉的中草藥,也可作食物用。鄉間以馬齒莧加肉作餡,包餃子、做包子等均可,有防治胃腸炎、細菌性疾等作用。可同是服用苗藥結腸方治療,效果會更加好。丹寨秘方苗藥結腸方對癥下藥,其有強勁的收澀止瀉之功。可減輕腸內容物對結腸壁神經的刺激,使腸蠕動減弱,同時具有吸附細菌、毒素及其代謝產物的作用,降低對受損腸壁的刺激,從而止腹瀉,恢復正常的排便功能。
2024-10-21 19:4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一,過敏因素:過敏性病變,受個體差異影響.主要是腸道性過敏,也時有累及皮膚.有此人對魚類,蝦,蟹,牛乳等高蛋白食物產生過敏,這些都是異體蛋白進入人體時所產生大量組織胺物質,引發過敏性反應.過敏性反應,是受致敏物質刺激,自身免疫引起反應,釋放出自衛物質而激發大量免疫細胞凝聚,均結集在消化道粘膜表面,從而引起粘膜表面水腫充血及滲液等炎癥發生.過敏性反應是隨著人類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個體的差異,是消化過敏的主要因素. 二,感染因素:感染,在結腸炎病因中是主要病因之一.雖然在糞便中未能檢致病菌,病毒或真菌.每當發病時,使用抗生素則有不同程度控病情和治療效果,這說明抗生素具有抑制大腸桿菌及其它致病菌,可減低臨床癥狀,一般認為都與感染有關.人類是雜食性的,當吃了不結或變質的食物,往往會發生腸道病變,是占結腸炎病因多數. 三,自身免疫:隨著社會發展,醫學的進步,免疫學的快速成長,有很多不明病因的都以探明.目前,免疫疾的發病率高,治療困難,已引起重視.因此,慢性結腸炎在常規治療是下難以治愈的. 在病理學檢查中發現與自身免疫有關的:(1)體液免疫血液中,一般都可發現抗結腸炎抗體(IGM)存在,其抗原是結腸上皮細胞內的脂多糖,從而使細胞毒細胞殺死結腸的上皮細胞,形成了局部或整片創傷,容易引起繼發性感染,發生炎癥.所以,在患者糞便中,常可發現大量上皮細胞脫落,也說明這個原因.(2)細胞免疫----在人體免疫系統中,細胞免疫為人體主要免疫,其中有"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慢性結腸炎的發生,往往可引起大量淋巴細胞結集于腸素周邊的淋巴結內,對抗發生腸系感染及腸道粘膜損傷的病毒(有報道為腸病毒感染).而中性粒細胞則針對細菌性感染起到免疫作用,在長時間炎癥作用下,可引起免疫細胞增強功擊力,互相殺滅,將正常細胞破壞,導致炎癥加重,是長期炎癥不愈原因之一.慢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征的病程較長,因此治療起來比較困難,西醫對此病主要運用抗生素進行消炎止痛,抗感染治療.根據中醫整體觀念,可以針對不同病因,多角度進行治療,發揮中醫辨證論治的優勢,因而療效顯著.由于本病具有虛實夾雜,寒熱錯雜的特點,調理病人的肝腎脾胃,增強人的體質,以此達到機體抗病毒的目的.可以相應選用“益腎厚腸湯”,方中吳茱萸湯,肉桂溫中止瀉,黃連,黃柏清熱消炎,赤石脂,五倍子澀腸固脫,對慢性腹瀉標本兼治,起到澀腸止瀉的功效.另外,慢性腹瀉應早做鋇灌腸或結腸鏡檢查,以防病生它變,悔之晚矣.避免受涼,控制情緒外,飲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本病在發作期,緩解期不能進食豆類及豆制品,麥類及面制品,以及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卷心菜,花生,瓜子等易產氣食物.因為一旦進食,胃腸道內氣體增多,胃腸動力受到影響,即可誘發本病,甚至加劇癥狀.
2024-10-22 1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