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疳積是由于喂養不當,或多種疾病的影響,使脾胃受損而導致的一種慢性病癥。主要表現為形體消瘦、面黃發枯、精神萎靡等。應對急診疳積,需綜合考慮飲食調整、藥物治療、中醫推拿等方法。 1. 飲食調整: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油膩、辛辣、生冷食物。可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如魚肉、雞肉等。 2. 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健胃消食片、醒脾養兒顆粒、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等。但用藥需遵醫囑。 3. 中醫推拿:通過按摩腹部、捏脊等手法,促進胃腸蠕動,增強脾胃功能。 4. 心理安撫:患兒可能因身體不適而情緒不佳,家長要給予足夠的關愛和安撫。 5. 定期復查:按照醫生建議定期復查,監測身體恢復情況,以便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疳積雖然會影響患兒的健康,但只要及時發現、正確治療,并注重日常護理,多數患兒都能逐漸恢復健康。
2024-10-21 19: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這種情況應考慮為“習慣性陰部磨擦”,大都在入睡或剛醒時進行,持續數分鐘,甚至為避免大人的干涉而暗自進行.應加以誘導,轉移其注意力,不可用懲罰,責罵,譏笑等手段.可以讓孩子在睡前進行一定時間的體育活動以便孩子臥床后能很快入睡.不要讓孩子穿得太多太熱,內褲不要過緊,而應以較寬較長為好.
2024-10-21 19: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是輔食喂養不當,傷了脾胃,消化不良等導致營養不足,或有腹瀉、痢疾、腸炎等,而且會經久不愈
2024-10-21 19:2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是大家說的那種積食么?可以吃點化積顆粒,或者二丑熬水都可以,祝寶寶健康!
2024-10-21 19:2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疳積是小兒時期,尤其是1~5歲兒童的一種常見病證。是指由于喂養不當,或由多種疾病的影響,使脾胃受損而導致全身虛弱、消瘦面黃、發枯等慢性病證。古代所說之“疳積”已與現代之“疳積”有了明顯的區別,在古時候,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人們常常饑飽不均,對小兒喂哺不足,使脾胃內虧而生疳積,多由營養不良而引起,也就是相當于西醫所講的“營養不良”。而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且近來獨生子女增多,家長們又缺乏喂養知識,盲目地加強營養,反而加重了脾運的負荷,傷害了脾胃之氣,滯積中焦,使食欲下降,營養缺乏,故現在的疳積多由營養失衡造成。為什么小兒時期易生疳積呢?這是由于嬰幼兒時期臟腑嬌嫩,機體的生理功能未成熟完善,而生長發育迅速,對水谷精微的需要量大。因此,產生了生理上的“脾常不足”。而很多家長生怕孩子吃不飽,就像填鴨一樣喂哺飲食尚不能自節的嬰幼兒。俗話說:“乳貴有時,食貴有節”絕不是吃的越多就能長的越好。孰不知,哺食過早,甘肥、生冷食物吃得太多,會損傷脾胃之氣,耗傷氣血津液,就會出現消化功能紊亂,產生病理上的脾氣虛損而發生疳積之證。祝好!
2024-10-21 1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