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孩子生長緩慢可能由遺傳因素、營養問題、睡眠不足、缺乏運動、疾病影響等導致。 1.遺傳因素:孩子的身高很大程度上受父母遺傳影響。如果父母身高較矮,孩子可能會相對矮小。但通過后天的良好生活習慣和適當干預,仍有一定的改善空間。 2.營養問題:營養不均衡,如缺乏蛋白質、鈣、維生素 D 等,會影響生長發育。要保證孩子攝入足夠的肉類、蛋類、奶制品、新鮮蔬果。 3.睡眠不足:生長激素在夜間睡眠時分泌旺盛,孩子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高增長。應保證每天充足且高質量的睡眠。 4.缺乏運動:適當的運動能刺激骨骼生長。鼓勵孩子多參加跳繩、籃球、游泳等運動。 5.疾病影響: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生長激素缺乏癥等,也會導致生長緩慢。需及時就醫診斷治療。 孩子生長緩慢需要家長密切關注,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必要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兒童生長發育科進行全面檢查和評估,制定個性化的干預方案。
2024-10-21 20: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堵繼江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衛生院
一級
兒科
-
目前認為引起生長發育遲緩的原因有以下幾種.(1)遺傳因素:可表現為家族性身材矮小:(2)孕母因素:孕婦的營養,情緒,藥物,接受的輻射,環境等可對胎兒的生長發育有很大影響;(3)營養及分配:兒童的營養供給充足及營養成分均衡對生長發育起重要作用:(4)慢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慢性肝病,營養不良,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腎小管疾病等可導致兒童生長發育遲緩;(5)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垂體性侏儒癥,克氏綜合征等.你可根據上面的原因,仔細查找自己孩子生長緩慢的原因.需密切關注兒童的發育如智力,身高,體重,第二性征等情況,及早發現問題并及時就診.
2024-10-21 20: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首先建議檢查是否是微量元素是否是缺乏和建議檢查生長激素是否是正常啊。還需要注意如果睡得晚也會影響生長發育的啊。注意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是在每天的21點到23點啊。而且必須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和質量啊。另外注意多吃蔬菜和高蛋白食物和優質蛋白食物和含鈣豐富的食物和含鋅豐富的食物.防止偏食。保證休息時間和質量。多參加體育鍛煉如騎車單桿雙桿等體育運動。提問者對于答案的評價:askH9N9B:謝謝,可小孩就是偏食有什么辦法治嗎
2024-10-21 20:2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二者沒有關系,這個可能跟自己的發育是有關系的
2024-10-21 20:2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營養營養物質是身體成長的建筑材料。但人體又不是營養原材料簡單的堆積組合,而是把原材料徹底分解直到分子水平,然后再按著每個人各自的“建筑藍圖”,構建一個全新的個體。這就對建筑材料(營養物質)有兩個最基本的要求,一是充足,二是全面。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媽媽不了解寶寶到底需要哪些營養,怎樣才算全面;現在有些家長對營養有誤解,認為加強營養就是多吃雞鴨魚肉,可以不吃或少吃糧食。她們不知人體新陳代謝需要大量能量,主要是從碳水化合物中獲得的。只有在滿足了能量消耗之后,蛋白質才能被用于建筑人體。在其他能量攝取不夠的時候,蛋白質也只能當作普通能源被消耗,起不到建筑材料作用,寶寶生長就會緩慢。相反,過多蛋白質的攝入,不僅增加肝腎負擔,而且易造成消化不良、便秘,會抑制孩子的食欲。有些孩子營養過剩后造成肥胖,容易引發性早熟,最終使身材偏矮。還有些孩子從小養成了偏食、挑食、厭食的習慣。微量元素常常因偏食而攝入不足,這都是影響孩子生長的不良因素。解決辦法:①了解助長的飲食營養——優質蛋白:蛋白質的作用是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余種,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太慢的氨基酸都必須由食物蛋白質供給,故又稱為“必需氨基酸”,即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蘇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及纈氨酸。食物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越多,其營養價值越高。動物蛋白如肉類、蛋、乳均含8種必需氨基酸,又稱優質蛋白。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食品,如含有豐富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鈣的食物,如胡蘿卜、小白菜、西紅柿、柑橘、檸檬、牛奶、蛋黃、魚、肉及豆類等。微量元素如鋅、鐵、銅、鈣、磷等,都是正常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在保證量充足的同時,還要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和多樣化,即粗細搭配、葷素搭配,才能使營養既充足、又全面。②培養良好飲食習慣: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不挑食,不偏食,更不要過多地吃零食而影響重要營養物質的攝入。小兒偏食、挑食多數是因為喂養不當形成的,一定要培養孩子口味廣、吃雜食。乳媽媽的飲食多樣化,乳汁才能營養豐富。運動寶寶的活動、運動對其生長發育十分重要。運動可以增進孩子食欲,保證睡眠質量;又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使骨骼組織供血增加,使骨骼生長發育旺盛;運動還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運動后半小時,生長激素的分泌達到最高峰。特別是運動過后,再進入睡眠,生長激素分泌就會呈脈沖式分泌,這些都能促進孩子生長。有的老習慣把嬰兒捆綁得很緊,說是能防“羅圈腿”;還有的說裹緊了睡眠實成,可避免孩子驚乍。這些限制寶寶活動的做法,自然影響生長。相反,有的媽媽為了促進孩子長個,強迫嬰幼兒運動,過早地讓寶寶學坐、學站、攙著胳膊讓站不直的孩子走,結果適得其反。不合理的運動可能會促成孩子向畸形發展。解決辦法:了解孩子的生長生理與運動的規律:脊柱的發育和長骨的發育最為重要。在寶寶出生后的第一年,脊柱的增長快于四肢。寶寶的動作發育應與脊柱的發育相適應,即寶寶2~3個月會抬頭,6~7個月能獨坐,8~9個月會爬,10~11個月能站立,12~16個月能走路。如果沒到相應的月齡,寶寶不宜過早地學坐、學站,以免引起脊柱的過度屈曲,這也將影響其身高。長骨的發育。長骨即肢體長骨,分骨干、骨骺和干骺端三個部分。在寶寶的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骨的生長在長骨兩端骨骺的骨化中心和軟骨板內不斷進行,從而使骨的長度逐漸增長,身高也隨之增長。掌握不同年齡選擇不同的運動:1歲以內的寶寶:應該以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相結合。主動運動即幫助寶寶進行一些抬頭、爬行、翻身的練習。被動運動則是父母給寶寶做一些嬰兒操、按摩撫觸,這也有利于小寶寶的生長發育。
2024-10-22 0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