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是兒童常見的腹部疾病,多由病毒或細菌感染、飲食不當、上呼吸道感染、腸道寄生蟲、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表現為腹痛、發熱、嘔吐等癥狀。 1.病毒或細菌感染:如柯薩奇病毒、鏈球菌等,可侵襲腸系膜淋巴結引發炎癥。 2.飲食不當:常吃生冷、辛辣食物,或暴飲暴食,導致腸道功能紊亂。 3.上呼吸道感染:炎癥蔓延至腸系膜淋巴結。 4.腸道寄生蟲:寄生蟲寄生刺激淋巴結。 5.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系統異常,錯誤攻擊腸系膜淋巴結。 總之,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需要綜合判斷病因,積極治療。家長要注意孩子的飲食衛生和規律,預防疾病發生。一旦孩子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21 20: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腸系膜淋巴結炎是一種自身免疫行為,本病常與上呼吸道感染有聯系。臨床表現為發熱、腹痛、嘔吐,或發生腹瀉或便秘。腹痛有時象絞痛在右下腹部,也可在其他部位,故易誤診為急性闌尾炎,在施行手術時才證明為腸系膜淋巴結炎。本病多屬病毒感染,一般自然痊愈。但有可能反復發作是其特點,發作時抗炎對癥處理即可。鑒于腸系膜淋巴結炎與急性闌尾炎等很難鑒別。一旦發作建議到醫院就診,不要隨便口服藥了事,因為作為家長很難辨別,假如不是腸系膜淋巴結炎將延誤孩子。由上可知,鑒于腸系膜淋巴結炎是一種與上感有有關的疾病,平時主要是預防受涼感冒即可。無證據表明其發病與飲食有明顯的相關。當然注意飲食衛生是必要的。最后應該注意排除慢性腸系膜結核性淋巴結炎,其常由結核引起,伴腸結核或結核性腹膜炎,有結核病接觸史。臨床表現為慢性結核中毒征、低熱、盜汗、倦怠、納差、腹痛,可在右下腹或左上腹捫及腫大的淋巴結,壓痛明顯。抗結核治療一般效果較好。必要時可考慮外科手術。當然如果孩子無此癥狀或者無結核病人接觸史,基本可以排除。祝孩子茁壯成長!
2024-10-21 20: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腸系膜淋巴結炎是一種自身免疫行為,本病常與上呼吸道感染有聯系.臨床表現為發熱,腹痛,嘔吐,或發生腹瀉或便秘.腹痛有時象絞痛在右下腹部,也可在其他部位,故易誤診為急性闌尾炎,在施行手術時才證明為腸系膜淋巴結炎.本病多屬病毒感染,一般自然痊愈.但有可能反復發作是其特點,發作時抗炎對癥處理即可.鑒于腸系膜淋巴結炎與急性闌尾炎等很難鑒別.一旦發作建議到醫院就診,不要隨便口服藥了事,因為作為家長很難辨別,假如不是腸系膜淋巴結炎將延誤孩子.由上可知,鑒于腸系膜淋巴結炎是一種與上感有有關的疾病,平時主要是預防受涼感冒即可.無證據表明其發病與飲食有明顯的相關.當然注意飲食衛生是必要的.最后應該注意排除慢性腸系膜結核性淋巴結炎,其常由結核引起,伴腸結核或結核性腹膜炎,有結核病接觸史.臨床表現為慢性結核中毒征,低熱,盜汗,倦怠,納差,腹痛,可在右下腹或左上腹捫及腫大的淋巴結,壓痛明顯.抗結核治療一般效果較好.必要時可考慮外科手術.當然如果孩子無此癥狀或者無結核病人接觸史,基本可以排除.祝孩子茁壯成長!
2024-10-21 20:0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導致非特異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有葡球菌屬(金葡菌)、溶血性鏈球菌、紅球菌、假結核桿菌、青霉菌屬、病毒、血吸蟲、阿米巴等。寶寶這樣用消炎藥是最重要的了,地塞米松、生理鹽水、青霉素等,控制寶寶的病情后,才可以幫助寶寶慢慢的恢復的。
2024-10-21 20:0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急性淋巴結炎 1,癥狀: 急性淋巴結炎常繼發于其它化膿性感染性疾病.淋巴結迅速腫大,壓痛.若患者抵抗力較強,可無全身癥狀,不需治療也可自愈.較重者局部紅腫熱痛,非常伴有畏寒發熱,頭痛等癥狀,通過及時的抗菌消炎治療,紅腫即能消退,但有時因炎癥引起組織增生,可遺留一個小硬結.若炎癥未能及時控制,擴散到淋巴結且互相粘連,嚴重者可形成膿腫.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敗血癥. 2,治療: 中成藥可用夏枯草膏,連翹敗毒丸.湯藥則應視病情進展程度及病人的臨床表現來選擇用藥.第一,熱邪郁滯.多為急性淋巴結炎的初起階段,局部淋巴結腫大,壓痛,有輕度全身不適癥狀,或發熱頭痛,口干便秘,舌紅.可選用經驗方: 金銀花10g公英10g地丁10g野菊花10g 白芷10g丹參10g赤芍10g生甘草10g 發于頭頸部及上肢者加升麻9g;發于下肢者加龍膽草,牛膝各10g. 水煎服,日2次.第二,毒熱壅盛. 為淋巴結炎急性期表現,患處疼痛,淋巴結粘連成塊,患處中心皮膚有時發紅,水腫,伴有高熱,寒戰,舌紅苔黃.可用: 金銀花10g連翹15g陳皮10g白芷10g 貝母10g乳香J0g沒藥10g天花粉10g 發熱重者加黃連6g,黃芩10g,黃柏10g,梔子6g;便秘者加大黃8g. 水煎服,每日2次. 外治法可選用金黃散或黃連膏外敷,飲食療法可取夏枯草30g,綠豆30g,水煮取汁,加適量白糖,每日1劑,日2次.或用鮮蒲公英50g,鮮夏枯草50g,水煮取汁,加適量白糖調味,每日1劑,日2次. 3,注意: 患者平時應注意勞動保護,避免外傷,若有皮膚損傷則應及時處理,防止感染蔓延.若患有扁桃體炎,齲齒,手指感染,足癬,癤癰等也應及時抗菌消炎或做適宜的治療以控制感染.平日應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飲食宜清淡,營養宜均衡,忌食辛辣刺激食品. (三)慢性淋巴結炎 1,癥狀: 局部淋巴結腫大,最初在常見部位,如:頜下,頦下,頸深上淋巴結腫大,壓痛,周界清,活動無粘連.病情繼續發展,淋巴結炎癥波及周圍組織時,淋巴結觸診不活動,疼痛加劇,進一步發展為腺源性蜂窩織炎. 慢性淋巴結炎有反復消脹史,2—3個淋巴結,質中等硬度,活動,壓痛. 2,治療: 一,全身治療. 1.急性淋巴結炎應首先控制炎癥,避免擴散,選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如青,鏈霉素或其他廣譜抗生素,亦可根據標本的藥敏試驗選擇用藥. 2.結核性淋巴結炎,可選用異煙肼lOOmg,每日3次,長期使用18—24個月,鏈霉素0.5g,每日2次肌注. 3.支持療法:補充必要的維生素及液體,調節電解質平衡. 二,局部治療. 1.外敷消炎散以消炎止痛. 2.敷貼,結核性淋巴結炎如有穿破成瘺,可在切除竇道刮除病變組織的基礎上,用鏈霉素敷貼. 3.封閉療法:膿腫尚未形成時可用青霉素,普魯卡因溶液做淋巴結周圍封閉(需先做皮試). 三,手術治療. 1.化膿性淋巴結已伴有口底間隙膿腫或蜂窩織炎時,應作切開引流術,以排除膿液及壞死組織. 2.對抗結核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單個或活動增殖性淋巴結結核,可采用手術切除并作病理檢查.
2024-10-22 0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