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兒 CMV 感染是由巨細胞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可能導致多種癥狀和并發癥。常見的有發熱、咳嗽、黃疸、肝脾腫大、神經系統異常等。治療方法包括抗病毒藥物治療、對癥支持治療等。 1. 感染途徑:小兒可通過母嬰垂直傳播、接觸感染者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輸血等途徑感染 CMV。 2. 癥狀表現:發熱、咳嗽可能是呼吸道感染癥狀;黃疸多見于新生兒;肝脾腫大可通過腹部檢查發現;神經系統異常如抽搐、智力發育遲緩等。 3. 檢查方法:常用血清學檢查、病毒分離培養、核酸檢測等來明確診斷。 4. 治療藥物:更昔洛韋、纈更昔洛韋、膦甲酸鈉等抗病毒藥物可用于治療。 5. 對癥支持:出現黃疸時進行藍光照射;肝脾腫大嚴重可能需手術;神經系統損傷需進行康復訓練。 小兒 CMV 感染需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就醫,在正規醫院接受專業的治療和護理。
2024-10-21 19: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高膽紅素血癥對新生兒大腦皮層有毒性作用,并可導致高膽紅素腦病,增加新生兒的病死率和致殘率。對這種危害已逐漸引起人們重視,因此對其病因研究也不斷地深入。CMV是皰疹病毒屬中的一種病毒,是先天性病毒感染中最重要的病原體之一。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CMV侵入機體后具有潛伏—活化的特性。病毒在受染細胞內復制時可產生典型的巨細胞包涵體[1]。母嬰傳播是小兒CMV感染的主要途徑,孕婦可經胎盤感染胎兒,引起先天性宮內感染,同時亦可自唾液、尿液、陰道分泌物以及母乳等間歇排毒,經產道、吮吸母乳等感染嬰兒,引起圍生期感染。國內有關文獻報道表明:新生兒感染CMV后多數出生時無癥狀,僅尿內排病毒,處于亞臨床狀態。部分臨床表現較輕、多樣,可只表現出輕重不等的黃疸[2]。本組50例黃疸患兒中CMV感染者占32.0%(16/50),顯示出與CMV感染相關性大。因此未明原因的高膽患兒可能為CMV感染者,并且可能僅以黃疸為其臨床表現。因此臨床上遇有原因未明的高膽患兒應進行CMV篩查,以做到早期發現CMV感染者。本文21例肝炎綜合征中8例經查尿巨細胞包涵體證實為CMV肝炎,占38.09%,可見小兒CMV感染是引起新生兒肝炎綜合征主要病原之一。關于CMV感染的檢測,可進行病毒分離,尿CMV-DNA測定及血清學檢測CMV-IgM或IgG。抗CMVIgG,應注意6個月內嬰兒需除外胎傳抗體[1]。幼小嬰兒由于產生IgM抗體的能力較低,因此,即使感染了CMV,仍可出現抗CMVIgM的假陰性[3],應予以注意。病毒分離仍是最佳標準,但有一定難度,出現細胞病變的時間較晚,難為早期診斷提供依據。采用熒光定量PCR方法對尿CMV-DNA進行定量檢測,可提高靈敏性及特異性。傳統的尿沉渣找包涵體的方法簡便、操作簡單,雖常易出現假陰性,但多次檢查仍能提高陽性率,作為篩查CMV感染和作為其它方法的對照仍有其診斷價值。先天性CMV感染最多見的癥狀為黃疸、脾臟腫大,其它還可引起瘀斑、耳聾、智能低下、肺炎等。有些先天性感染患兒出生時無癥狀,以后才出現智能減退或耳聾[4]。所以對未明原因的高膽新生兒且CMV感染者進行定期隨訪意義重大。
2024-10-22 0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