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鵬 主任醫(y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耳鼻喉頭頸外科
-
你好,針對你所說的這個情況,鵝口瘡又,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是由于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鵝口瘡的治療首先要注意保持口腔衛(wèi)生,奶瓶應嚴密消毒,喂母乳者喂奶前應洗凈奶頭,可用百分之三的碳酸氫鈉水溶液清洗口腔,也可用氯已定含漱液進行漱口,病情嚴重者給予抗真菌藥物制霉菌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019-12-13 16: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一、鵝口瘡鵝口瘡又名“白口糊”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鵝口瘡主要發(fā)生于長期腹瀉、營養(yǎng)不良、長期或反復使用廣譜抗生素的嬰幼兒。也可經消毒不嚴被污染的食具如奶瓶、奶頭感染而得病。鵝口瘡表現(xiàn)為口腔粘膜附著一片片白色乳凝狀物,可見于頰粘膜、舌面及上腭等處,有時可蔓延至咽部,不易擦掉,強行揩去,容易出血。如病變累及食道、氣管、支氣管、肺泡時,會出現(xiàn)吞咽困難、惡心嘔吐、咳嗽、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等癥狀。鵝口瘡的局部處理基本與口腔炎相似,外涂制霉菌素或冰硼散。也可服清熱解毒中草藥。二、鵝口瘡-來源:愛心中醫(yī)藥資訊網鵝口瘡(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是由真菌傳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見于嬰幼兒。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這種真菌有時也可在口腔中找到,當嬰兒營養(yǎng)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fā)病。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因哺乳奶頭不潔或喂養(yǎng)者手指的污染傳播。[治法>:養(yǎng)陰,清胃熱,利濕沙參15太子參15石斛10玉竹15澤瀉12生地15蘆根15菊花15黃芩10蓮子芯6川連9白芍12云苓15白術15三、新生兒鵝口瘡怎么防治 新生兒口腔內長出象奶塊一樣的東西是什么? 正常新生兒口腔粘膜呈現(xiàn)紅潤透亮的健康顏色,平滑可愛。可是有些新生兒口腔粘膜會長出一些象奶塊一樣的東西,像是一些積存在粘膜上的稀粥殘渣,不易擦掉,厲害時連成一片狀,布滿于口腔兩側、舌面、上顎,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鵝口瘡”了。 引起鵝口瘡的病菌是霉菌。致病的重要因素有兩個,一是新生兒的口腔粘膜嬌嫩,抵抗力弱,如稍有擦損,就容易繼發(fā)感染;二是使用的餐具被污染,尤其是母親患有霉菌感染則是主要的傳染源。 新生兒鵝口瘡怎么防治? 新生兒口腔有鵝口瘡,可用棉花千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開水中含20萬單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處,或用1%龍膽紫涂口腔;或用2~3%碳酸氫鈉(小蘇打)溶液洗口腔;或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以上藥物每天可涂3~4次。 吃奶后用1%龍膽紫溶液滴于新生兒的舌下,讓其舌頭活動而轉涂到整個口腔。一般每日滴2~3次,同時補充復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每日二次,每次各一片,壓碎成粉,加水溶解后喂。 新生兒鵝口瘡是可以預防的,平時只要注意口腔護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幾口溫開水,可沖去留在口腔內的奶汁,這樣霉菌就不會生長了,此外,于每次喂奶前,先將奶頭揩凈,雙手也要洗干凈。新生兒所用食具,應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 兒童得了“鵝口瘡”后口腔怎樣護理? 孩子得了鵝口瘡以后,應檢查有沒有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情況,如有,應及時糾正。然后用2%小蘇打水含漱或擦洗口腔,涂制霉菌素藥水或中藥冰硼散等,輕癥者即可以痊愈,重癥鵝口瘡則應口服制霉菌素,1~3歲1萬單位,1歲以內7.5萬單位,每日3次。
2016-06-27 07: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yī)師
安都衛(wèi)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在使用制霉素之前,用2%小蘇打溶液清洗口腔。另外,應在喂奶前,清洗乳頭。應增強小兒的免疫力,必要時使用免疫增加劑。
2016-06-27 08: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用小蘇打泡了水擦嘴就可以了哦
2016-06-27 08:1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你可能對下面的內容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