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夏文豪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心內三科
-
心電圖早搏是一種心律失常,表現、原因多樣,需重視。包括心臟結構異常、神經調節失衡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07-16 14:22
1.表現:心跳提前,可能有心慌、心悸、胸悶等癥狀。
2.原因:常見于勞累、緊張,也可能是心臟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導致。
3.危害:可能影響心臟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4.檢查:除心電圖,還可能需心臟超聲、動態心電圖等檢查。
5.治療:輕者調整生活方式,重者遵醫囑用藥物如美托洛爾片、胺碘酮片、維拉帕米片等,或進行射頻消融術。
發現心電圖早搏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采取適當治療,改善心臟健康。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出生不久的嬰兒,手、腳常常發生不自主的抖動,尤其在突然看到明亮的光線或聽到響亮的聲音以及換衣服,洗澡時更容易發生。其實,這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它與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成熟有關。總的說來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我們平時動腦筋、講話、走路等一切有目的的活動都是受大腦皮質所支配的,但也有少數低級的反射活動并不受大腦所控制。而新生兒大腦皮質下主管運動功能的中樞和脊髓在功能上都已達到相對比較完善的程度,因此,有些動作并不完全受大腦皮質的控制而是由皮質下中樞支配,所以常常可以出現不自主、無目的性的抖動。二是在新生兒期,由于神經纖維外面的髓鞘發育不完全,當某一根神經受到刺激以后,由于髓鞘的"絕緣"功能不良,興奮可以傳導到附近的其他神經纖維,即稱為泛化,就好像電線外的絕緣損壞,通電后容易造成短路一樣,因此外界輕微的刺激便容易出現四肢抖動、驚跳等全身反應。隨著年齡的增大,大腦皮質不斷發育成熟,神經纖維外面髓鞘也不斷完善。一般在生后4-5個月這種情況會逐漸消失。所以家長們盡可放心,這種抖動與抽痙和缺鈣無關,更不會影響孩子將來的智力發育。
2016-06-28 02:1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多動癥主要是孩子缺鈣有一定關系的。建議您及時給孩子補鈣,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牛奶喝,平時多煮一些排骨湯給孩子喝,隨著孩子年齡慢慢增長,多動癥會自愈的。
2016-06-28 02: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寶寶多動癥應該是缺少微量元素的原因的,最好是去醫院給寶寶檢查一下微量元素的,平時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事情的,鍛煉孩子的注意力的。
2016-06-28 02:3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誰下的定論說孩子得了多動癥我覺得不要給孩子亂貼標簽
2016-06-28 0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