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驚厥第二天 CT 報告異常的原因較多,主要包括感染性因素、腦血管病變、占位性病變、先天性發育異常及其他一些原因。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07-15 20:19
1.感染性因素:如腦炎、腦膜炎等,病原體侵襲腦組織引發炎癥,CT 可能顯示大腦局部炎癥改變。常見病原體有細菌、病毒、真菌等。治療常使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抗真菌藥物如氟康唑等。
2.腦血管病變:包括出血和栓塞。出血可能是血管破裂導致,栓塞則是血管被血栓等堵塞。治療方法根據具體情況,可能包括止血藥物如氨甲環酸、溶栓藥物如阿替普酶等。
3.占位性病變:腦瘤或其他占位性病變會壓迫周圍腦組織,導致 CT 異常。治療方式取決于腫瘤性質、位置和大小,可能包括手術切除、放療、化療等。
4.先天性發育異常:腦結構先天發育不良,如腦裂畸形等。一般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評估,部分可能需要手術矯正。
5.其他原因:例如腦外傷導致的腦組織損傷、代謝性疾病影響腦部等。腦外傷需根據損傷程度治療,代謝性疾病則要控制基礎疾病。
總之,驚厥后 CT 報告異常的原因多樣,需要結合臨床癥狀、其他檢查結果綜合判斷,明確原因后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建議前往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以便獲得準確的診斷和恰當的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驚厥(convulsion)俗稱抽筋、抽風、驚風,也稱抽搐。表現為陣發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動,多伴有兩側眼球上翻、凝視或斜視,神志不清。有時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牽動,呼吸暫停,面色青紫,發作時間多在3~5分鐘之內,有時反復發作,甚至呈持續狀態。是小兒常見的急癥,尤以嬰幼兒多見。6歲以下兒童期驚厥的發生率約為4%~6%,較成人高10~15倍,年齡愈小發生率愈高。驚厥的頻繁發作或持續狀態可危及患兒生命或可使患兒遺留嚴重的后遺癥,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和健康。
2016-06-28 04: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考慮腦白質病變,引發原因可以是中毒,宮內缺氧,后天病毒感染,結核感染等等.發病時伴發燒,高度懷疑腦內結核感染.可以抽腦脊液檢查.不必MRI,如果經濟條件不好的.
2016-06-28 04: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可能是你的照片太大了.大多數用相機拍出來的照片都是好幾M的.你得壓縮一下,壓縮成幾十K的大小才能上傳的.
2016-06-28 0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