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體以外的部位。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否可不手術,取決于病情嚴重程度、癥狀表現、患者年齡、生育需求、病變范圍等。 1. 病情嚴重程度:若病情較輕,異位病灶小且癥狀輕微,可不手術。但嚴重時,如形成較大的巧克力囊腫或深部浸潤型病灶,手術可能更有效。 2. 癥狀表現:如果主要是輕微的痛經和慢性盆腔痛,藥物治療能緩解,可不手術。若疼痛劇烈難以忍受,影響生活質量,手術可能是必要的。 3. 患者年齡:年輕患者,尤其是有生育需求的,會盡量先保守治療。年齡較大且無生育需求,手術可作為更直接的選擇。 4. 生育需求:有生育計劃的患者,會優先考慮藥物或保守治療,以保護生育功能。無生育需求則可根據病情決定是否手術。 5. 病變范圍:局限的小病灶,可嘗試藥物控制。廣泛的病變,手術能更徹底地去除病灶。 總之,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否手術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來決定。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建議到正規醫院就診,以獲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建議。
2024-10-21 20: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這要看嚴不嚴重了,若只是輕微的就不用手術的。
2024-10-21 20: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子宮腺肌癥可以選擇超聲介入治療的。
2024-10-21 20:2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保守治療的話時不用手術
2024-10-21 20:2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試試藥物治療吧.(一)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與卵巢的周期性變化有關,采用各種方法,降低體內激素水平以達到閉經,使異位的子宮內膜萎縮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有效方法. 1,近20年來丹那唑,內美通等藥物相繼應用于臨床,其療效肯定,但存在一定的副反應.丹那唑為172—乙炔睪酮微生物,其用法:月經第1-5天之內開始服. 2,內美通為19去甲睪酮的微生物,其用法:月經第1-5天內開始服2.5mg,2次/1日×3-6個月(以閉經為準,適量調整藥量).副作用:因為丹那唑和內美通均有雄激素作用,故有促進旦白合成,增加體重,同時因經肝臟代謝,有使SGPT升高的作用,這樣就給患者用藥帶來不便,有時不得不中途停藥. (二)近幾年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藥物治療中出現了幾種新藥,如;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或激動劑GnRH,如:戈含瑞林,達必佳等. 1,戈含瑞林:在用藥后,藥物持續作用于垂體,如垂體內的GnRH受體相結合,持續占用GnRH受體并移入細胞內,細胞膜GnRH受體缺乏,垂體FSH和LH節律分泌消失,從而抑制卵泡發育和排卵,血雌激素↓顯著,并在達絕經期水平,長期使用后,異位子宮內膜萎縮. 用法:月經第1-5天內腹部皮下注射,每月一次一支(3.75mg×6月) 不良反應:主要為低雌激素引起得類似更年期癥狀,并可因長期(6個月)用藥引起骨質疏松,需小劑量加用雌激素——“反加療法”或“墊背療法”但該藥物增加體重和損害肝功能.2,米非司酮 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體水平的抗孕酮藥物,通過與受孕體結合而起到阻斷運酮的作用,從而抑制卵巢功能,引發閉經,使異位子宮內膜萎縮. 用法:月經周期第一天開始服用:25mg,1次/1日×6個月.療效:臨床觀察,研究表明米非司酮與丹那唑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療效比較,其癥狀的緩解率均在90%以上,療效良好. 副反應:米非司酮致體重增加和肝功能異常明顯低于丹那唑.治療期間至少量陰道不規則反應發生率與丹那唑相似,這表明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完全性優于丹那唑.
2024-10-22 13:2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在子宮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生長繁殖而形成的一種婦科疾病。在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覆蓋于子宮體腔面,如因某種因素,使子宮內膜在身體其他部位生長,即可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癥。這種異位的內膜在組織學上不但有內膜的腺體,且有內膜間質圍繞。在功能上隨雌激素水平而有明顯變化,子宮內膜異位癥即隨月經周期而變化,但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響,能產生少量“月經”而引起種種臨床現象。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表現有時與病變程度很不相符,臨床表現很嚴重的患者,其病變可能是輕度的或局限的,而病變廣泛甚至盆腔解剖結構嚴重變形的患者,其臨床表現卻很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