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子宮內膜炎的檢查方法主要有婦科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病理學檢查等。 1.婦科檢查:醫生會通過雙合診或三合診,檢查子宮的大小、位置、質地、壓痛等情況。 2.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可了解白細胞計數是否升高;C 反應蛋白檢測,有助于判斷炎癥的程度;以及陰道分泌物涂片和培養,明確病原體。 3.影像學檢查:B 超檢查能觀察子宮的形態、大小、內膜厚度及回聲情況。 4.病理學檢查:對于病情復雜或診斷不明確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診斷性刮宮,將刮出的子宮內膜組織送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 5.宮腔鏡檢查:可以直觀地觀察子宮內膜的形態、有無贅生物等。 總之,通過綜合運用上述多種檢查方法,醫生能夠較為準確地診斷子宮內膜炎,從而為后續的治療提供依據。患者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22 13: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有關子宮內膜炎怎么檢查,以下意見供參考,子宮內膜炎是婦科常見的婦科疾病。子宮內膜炎怎么檢查:1、窺器檢查可見子宮口有大量膿性或污穢血性臭味分泌物外溢。2、雙合診時子宮頸舉痛。宮體因充血水腫而脹大,柔軟,壓痛明顯。3、刮宮化驗,則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白細胞增多。4、實驗室檢查:可做血及宮腔分泌物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可明確診斷,且供治療用藥參考。5、B超的檢查:B超進行宮內狀態初步診斷,其檢查結果結合臨床癥狀及化驗結果來診斷手否子宮內膜炎。6、體內掃描檢查:在沒有明顯癥狀的情況下,就需要作體內掃描檢查了。利用掃描器檢查患者,還可同時決定治療方式和方法。7、白帶檢查:可以排除是否患有陰道炎,治療的時間和效果要看你機體接受藥物的敏感程度來定。8、血象:急性子宮內膜炎時,四周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白細胞均增多。9、刮宮,可明確發病原因及排除惡性病變。術前應控制炎癥三天,術后繼續給予抗生素消炎。
2024-10-22 13:0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可在宮腔鏡下刮取子宮內膜進行病理檢查,可見于宮內膜間質內有大量漿細胞及淋巴細胞浸潤。慢性子宮內膜炎的臨床表現并無特殊,但如結合感染病史、白帶與月經量增多、盆腔區域隱痛及痛經這4大癥狀,對診斷有很大價值。診刮可確定發病原因及排除惡性病變。藥店常見的婦科炎癥類藥物,治療重點放在“消炎、清濕熱”。中醫認為:婦科炎癥因“濕熱下注、氣血不足”所致,單純抗菌消炎“清濕熱”,身體機能得不到改善,停藥后就會出現病邪再侵、炎癥反復的現象。而反復抗菌消炎,又會破壞陰內微生態平衡,致耐藥性和毒副作用,反而加大治愈難度。
2024-10-22 13: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子宮內膜炎可以做B超影像診斷、診斷性刮宮、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宮腔鏡檢查這幾種檢查來確診,致病菌主要為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少數為淋茵、厭氧菌。當女性防御機能遭到破壞或機體抵抗力降低的情況下,容易導致病菌侵入,造成感染而發生炎癥變化,可以服用中藥婦炎丸這種清熱消炎殺菌的配方治療改善。
2024-10-22 13:0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超聲檢查。目前國內B超檢查較為普遍。鑒別肌瘤,準確率可達93.1%,它可顯示子宮增大,形狀不規則;肌瘤數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內是否均勻或液化囊變等;以及周圍有否壓迫其他臟器等表現。2、探測宮腔。用探針測量宮腔,壁間肌瘤或粘膜下肌瘤常使子宮腔增大及變形,故可用子宮探針探測宮腔的大小及方向,對照雙合診所見,有助于確定包塊性質,同時可了解腔內有無包塊及其所在部位。3、X光平片。肌瘤鈣化時,表現為散在一致斑點,或殼樣鈣化包膜,或邊緣粗糙及波浪狀的蜂窩樣。4、診斷性刮宮。小的粘膜下肌瘤或是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息肉不易用雙合診查出,可用刮宮術協助診斷。但刮宮可刮破瘤面引起出血、感染、壞死,甚至敗血癥,應嚴格無菌操作,動作輕柔,刮出物應送病理檢查。疑為粘膜下肌瘤而診刮仍不能明確者,可采用子宮造影術。5、子宮輸卵管造影。理想的子宮造影不但可顯示粘膜下肌瘤的數目、大小,且能定位。因此,對粘膜下肌瘤的早期診斷有很大幫助,而且方法簡單。6、宮腔鏡檢查。子宮肌瘤一般診斷不困難。通常臨床遇到困難的是小型黏膜下肌瘤,診斷性刮宮往往被漏診,而在子宮切除的術后標本中方發現有黏膜下子宮肌瘤。宮腔鏡可以在直視下觀察宮腔內病變性質,確定病變部位并能準確地取材活檢,對小的黏膜下肌瘤也可以同時切除。
2024-10-22 1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