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心肌供血不足是由于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種疾病。應對方法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改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保持良好心態等;藥物治療有抗血小板藥物、他汀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等;手術治療包括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1.改善生活方式:飲食要低鹽低脂,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暴飲暴食。適量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強心肺功能。戒煙限酒,減少對血管的損傷。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緊張焦慮。 2.藥物治療: 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 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能降低血脂,穩定斑塊。 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 硝酸酯類藥物:如硝酸甘油、單硝酸異山梨酯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血。 鈣離子拮抗劑: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改善心肌供血。 3.手術治療: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通過置入支架等方式,擴張狹窄的冠狀動脈。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用自身血管搭建旁路,改善心肌供血。 心肌供血不足需要綜合治療,患者應定期復查,遵循醫囑治療,以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預防嚴重并發癥。
2024-10-22 12: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心肌缺血主要由于血液所含物質的變化和血管腔內產生病理改變的結果.大多起因于膳食不合理,運動過少等生活因素導致的高脂血癥,高膽固醇血癥1.控制熱量,保持理想體重. 2.控制脂肪攝入的質與量.許多研究證明,長期食用大量脂肪是引起動物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而且還證明脂肪的質對血脂的影響更大,飽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膽固醇,多不飽和脂肪酸則能降低血膽固醇,一般認為膳食中多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之比(p∶s∶m)以1∶1∶1為宜.膳食膽固醇含量對體內脂質代謝會產生一定影響,應適當加以控制. 3.控制食糖攝入.碳水化合物是機體熱能的主要來源,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在我國人民膳食結構中就是主食量過多),可造成熱量入超,在體內同樣可轉化生成脂肪,引起肥胖,并使血脂升高.經研究證明,在碳水化合物中升高血脂的作用,果糖高于蔗糖,蔗糖高于淀粉.美國,加拿大等國,人們的食糖量可占一日熱能的15~20%,其冠心病發病率遠高于其它國家和地區.因此,要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總量,尤其是控制食糖攝入量,一般以不超過總熱量的10%為宜. 4.適當增加膳食纖維攝入.膳食纖維能吸附膽固醇,阻止膽固醇被人體吸收,并能促進膽酸從糞便中排出,減少膽固醇的體內生成,故能降低血膽固醇.故在防治冠心病的膳食中,應有充足的膳食纖維5.堅持用藥,定期復查!!
2024-10-22 12: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病情分析:你可以食療。食物選擇要點 1.控制主食及脂肪攝入量,要點同高血壓病。 2.保證新鮮蔬菜、水果供給,以提供維生素C、B族維生素和適量膳食纖維。 3.應多選用豆類及豆制品,這樣既可保證優質蛋白質供給,又能提供必需脂肪酸,避免動物性食品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過多攝入,而且黃豆等還含卵磷脂及無機鹽,對防治冠心病有利。 4.適當增加海產品,如海帶、紫菜、海蜇等,以便為機體提供豐富的碘。 5.可多選用水產魚類,因其蛋白質優良,易消化吸收,且對血脂有調節作用,與畜肉類食品相比更適合老年人特點,對防治冠心病有利。 6.可多選用冬瓜、蘿卜、蜂蜜、山楂等食品。 7.盡量少用動物肝、腦、腎,魚子,墨斗魚,松花蛋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以及含飽和脂肪酸高的食品,如肥肉、動物油脂、黃油、奶油等。祝你健康。
2024-10-22 12:5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寶媽們,一起來學習與體驗,進步與成長吧!愿寶貝們開心快樂的成長!
2024-10-22 12:5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心肌供血不足:心臟活動需要充足的能量供給.心臟本身的供血,有兩個顯著的特點:1心臟的重量雖不足全身體重的1%,但卻需要全身血液量的20%才能滿足心臟自身的供血;2人體為了滿足心臟供血的特殊需要,還自成一個供血系統,以保證充足供血.心臟自成的供血系統,是冠狀動脈循環.心肌供血不足應注意的事項: 1.控制熱量,保持理想體重. 2.控制脂肪攝入的質與量.許多研究證明,長期食用大量脂肪是引起動物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而且還證明脂肪的質對血脂的影響更大,飽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膽固醇,多不飽和脂肪酸則能降低血膽固醇,一般認為膳食中多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之比(p∶s∶m)以1∶1∶1為宜.膳食膽固醇含量對體內脂質代謝會產生一定影響,應適當加以控制. 3.控制食糖攝入.碳水化合物是機體熱能的主要來源,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在我國人民膳食結構中就是主食量過多),可造成熱量入超,在體內同樣可轉化生成脂肪,引起肥胖,并使血脂升高.經研究證明,在碳水化合物中升高血脂的作用,果糖高于蔗糖,蔗糖高于淀粉.美國,加拿大等國,人們的食糖量可占一日熱能的15~20%,其冠心病發病率遠高于其它國家和地區.因此,要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總量,尤其是控制食糖攝入量,一般以不超過總熱量的10%為宜. 4.適當增加膳食纖維攝入.膳食纖維能吸附膽固醇,阻止膽固醇被人體吸收,并能促進膽酸從糞便中排出,減少膽固醇的體內生成,故能降低血膽固醇.故在防治冠心病的膳食中,應有充足的膳食纖維. 5.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維生素C能促進膽固醇生成膽酸,從而有降低血膽固醇作用;還能改善冠狀循環,保護血管壁.尼克酸能擴張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還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飽和脂肪酸過氧化,保護心肌并改善心肌缺氧,預防血栓發生. 6.保證必需的無機鹽及微量元素供給.碘能抑制膽固醇被腸道吸收,降低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著,故能減緩或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常食海帶,紫菜等含碘豐富的海產品,可降低冠心病發病率.膳食中鈣,鎂,鉀,鈉,銅,鉻等也同冠心病發病有關. 7.少量多餐,切忌暴飲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過飽,否則易誘發急性心肌梗塞. 8.禁飲烈性酒.酒精能使心率加快,能加重心肌缺氧,故應禁酒.
2024-10-22 1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