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癥,多見于嬰幼兒。發病因素包括免疫功能低下、長期使用抗生素、衛生習慣不良、營養不良、母親產道感染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注意口腔衛生、調整飲食等。 1.免疫功能低下:嬰幼兒免疫系統尚未完善,易受白色念珠菌侵襲。可通過合理喂養、適當運動增強免疫力。 2.長期使用抗生素:破壞口腔菌群平衡,導致念珠菌過度生長。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抗生素。 3.衛生習慣不良:喂奶器具不潔、口腔清潔不到位等。要勤消毒喂奶用具,喂奶后清潔口腔。 4.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需均衡飲食,補充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5.母親產道感染:分娩時感染念珠菌。出生后應密切觀察,如有癥狀及時就醫。 總之,鵝口瘡通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良好的護理通常可以痊愈。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口腔狀況,發現異常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22 12: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局部用藥口腔內的局部用藥是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先用弱堿性溶液,如2%碳酸氫鈉溶液清洗口腔,然后用鹽水棉球洗干凈,最后涂上1%龍膽紫,每天2次,一般2~4天就可治愈.局部也可用制霉菌素,先將制霉菌素50萬單位(片)碾成細末,平均分成4份,每次用1份,直接撒入患兒的口腔內,不喂水,讓寶寶自己用舌頭攪拌,使藥物與口腔黏膜充分地接觸.一般每天2次,幾天后鵝口瘡就會蕩然無存
2024-10-22 12: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試溫度的時候大人不要吃他的奶嘴,弄一滴在手背上,不燙就行鵝口瘡又叫雪口病,使用污染的奶具,哺乳時奶頭不潔均可導致感染,新生兒也可在出生的時候經產道感染。治療要點:1保持口腔清潔,哺乳前后用2%的碳酸氫鈉(也就是小蘇打)溶液清潔口腔。(也可以一起清潔一下你的奶頭哦)2局部涂抹制霉菌素溶液,每天兩三次
2024-10-22 12:5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親,可以去買瓶制霉制片的,一片50萬單位,放于10ML的冷水中溶解后,用棉簽沾著涂抹,最好是在寶寶睡前涂,吃飽后不要急著涂的,一般很快會有效果的,等完全消了以后再堅持用藥三天,這樣就不容易復發的了。
2024-10-22 12:5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鵝口瘡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口腔粘膜霉菌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其病因是嬰兒出生時母親陰道有霉菌感染;奶頭,奶瓶消毒不徹底或營養不良;長期濫用抗生素致口腔內菌群失調;不適當應用激素治療,均易導致感染.主要表現為口腔舌上滿布白色糜點,形如鵝口.治療:局部用藥鵝口瘡比較容易治療,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每4小時用藥一次,療效顯著.用1%龍膽紫涂搽療效也不錯,但因用藥后口唇周圍染色,影響觀察并污染衣物,故臨床上用得很少.全身用藥癥狀嚴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藥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進行綜合治療.家庭護理要注意以下幾點:母乳喂養者,每次喂奶前后,母親均應洗手,洗乳頭.人工喂養者,對用過的奶嘴,奶瓶,應先用4%的蘇打溶液浸泡消毒半小時現清洗,煮沸消毒后備用.患兒的洗漱用具(臉盆,毛巾,漱杯等)和食具應單獨使用,用畢煮沸消毒15分鐘.宜給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而溫涼的流質或半流質,避免攝入過酸,過咸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疼痛.同時多喂水,以清潔口腔,防止感染.
2024-10-23 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