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打預防針的注意事項包括接種前準備、接種時配合、接種后護理、觀察身體反應、特殊情況處理等。 1.接種前準備:確保身體處于健康狀態,如有發熱、咳嗽等癥狀,應推遲接種。提前了解疫苗的相關信息,如適應證、禁忌證等。 2.接種時配合:放松心情,按照醫護人員的指導保持正確的姿勢。 3.接種后護理:在接種場所觀察 30 分鐘,避免劇烈運動,保持接種部位清潔干燥。 4.觀察身體反應:留意有無發熱、局部紅腫、疼痛等常見不良反應,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5.特殊情況處理:如出現過敏反應,如皮疹、呼吸困難等,應立即就醫。 總之,打預防針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但要嚴格遵守注意事項,以確保接種的安全和有效。
2024-10-22 13: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應該在48小時內不給寶寶洗澡,(也有說24小時的)按理說每次在打預防針的地方打完針之后,醫生會叮囑的。應該是不會影響預防針效果,只是洗澡容易引起寶寶注射部位的感染,沒有感染癥狀的話就應該沒事,要是有紅腫,需要用些碘伏消毒。
2024-10-22 13: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打了預防針三天之內不洗澡是因為怕打針的地方感染了,寶媽可以在打預防針的頭一天給寶寶洗好澡。打了預防針之后的三天之內,寶寶不能吃蛋、海鮮、腥的食物、帶發的食物,注意觀察寶寶打針的地方有沒有紅腫,寶寶有沒有發熱。
2024-10-22 13:1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打完預防針后不要洗澡,特別針眼的地方,因為很容易感染的。還有不要帶寶寶到人多的地方去,以免傳染,這個時候的寶寶是很弱的,有的寶寶還會拉肚子發燒的情況。家里備一點退熱貼或是治療拉肚子的藥物。
2024-10-22 13:1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接種前∵發熱時不要打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聯疫苗∵腹瀉時不要口服小兒麻痹癥糖丸∵空腹饑餓時不宜打預防針,以免繁盛低血糖等嚴重反應∵打針前做好寶寶的工作,讓勇敢的寶寶先打,以消除膽小寶寶的緊張害怕心理接鐘后∵局部反應一般在預防接種后24小時左右出現,接種部位可出現紅,腫,熱痛等現象.反應比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結,淋巴管發炎.注射部位腫大的硬結范圍又分為輕,中,重.輕的直徑小于2.5CM,中的在2.5-5CM.超過5CM為嚴重反映,這時反應可持續數小時.如果局部紅腫較重,可以熱敷(卡介苗接種后紅腫嚴禁熱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鐘左右.并要勤換內衣,避免破潰后感染,如局部感染可涂紫藥水.∵全身反應首先表現為發燒.輕度為37-37.5度,中度為37.6-38.5度,39度以上為重度發熱.除此之外,部分寶寶可伴有頭痛,頭暈,全身無力,寒顫,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以上反應一般多在24小時之內消退,很少持續3天以上,如果重度發燒可服用退燒藥,一般體溫恢復到正常后,其他癥狀也就消退,如果高燒不退或有其他異常,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居家護理要好好休息,不要跑跳過多保護打針部位的清潔,不要用手抓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多喝開水家長隨時觀察寶寶接種后的反應打針后兩三天內應避免劇烈運動,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潔衛生,暫時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從嬰兒期以至成人,每個人都要接受數次的預防接種,尤其在嬰兒期施打預防針的次數更多,已經成了幼兒預防保健項目中最重要的部份。然而,預防接種注射后,常有不少的反應與副作用,常讓初為人父母者不知所措。打預防針時應注意:1.打防疫針前,應給孩子洗一次澡換件干凈衣裳。2.向醫生說清孩子的健康狀況,對發熱,各種急慢性傳染病及恢復期、器質性疾病的兒童應暫緩接種,等以后補種。經醫生檢查認為沒有接種“禁忌癥”方可接種。3.有明確過敏史和免疫功能缺陷的兒童不予接種。4.孩子打過預防針后,要在接種場所休息15-30分鐘,接種后如出現高熱或其他接種反應,要請醫生及時診治。5.回家后要避免劇烈活動,對孩子細心照料,注意觀察,多喂些開水,如孩子有輕微發熱,精神不振,不想吃東西,哭鬧等,一般在1—2天就會好的。如反應加重,應立即請醫生診治。6.有些疫苗需按一定的間隔時間連續接種多次才有效,所以一定要按照規定的免疫程序接種日期進行預防接種,不要半途而廢。各種預防接種必須在身體好的時候進行,如果正在患病可暫時不要接種,有接種的禁忌證者(見下述)不能接種。如孩子腹瀉時,不要服脊髓灰質炎糖丸活疫苗;空腹饑餓時,不宜注射預防針,以防止血糖過低而引起嚴重反應。打針前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消除緊張害怕心理,鼓勵孩子勇敢地接受注射。打針后要注意接種部位的清潔衛生,暫時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預防針接種后,有的孩子會有不良反應,如何去處理這些反應,提供一些方法供家長們參考:卡介苗:注射部位可以照常沐浴,如果有膿泡或潰爛時,不必擦藥或包扎,但是注意不要弄破,如果不小心弄破了,只須擦干并且保持干燥。腋下淋巴結腫大如果直徑超過一公分,應至醫院檢查。乙型肝炎:輕微發燒通常照一般發燒處理即可。三合一疫苗:這是反應最激烈而且頻率最高的疫苗,幼兒接種后,可以輕揉二下,如果有些許紅腫可先用熱毛巾熱敷,多喝開水,如果發燒肛溫超過38.5度以上,可先服用醫師開予之小兒普拿疼,但如果發燒超過39.5度以上則要送醫。口服小兒麻痹疫苗:服用小兒麻痹疫苗,前后半小時內不要進食,以增加疫苗在體內繁殖效果,如果有神經方面的癥狀,如四肢麻痹無力、痙攣等應速送醫。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注射后應多喝開水,少出入公共場所,避免感冒,如果在注射后一、二天就有發燒,應立刻就醫診治。日本腦炎:多喝開水,避免感冒即可。另外如果小寶寶出現神智不清、四肢麻痹、哭鬧不安、痙攣、休克時,應即速送醫治療。
2024-10-23 0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