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輕度腦癱兒的癥狀通常包括運動障礙、姿勢異常、智力發育遲緩、語言障礙、視力聽力問題等。 1. 運動障礙:患兒可能出現肢體協調性差,動作笨拙,比如走路不穩、容易摔倒。 2. 姿勢異常:常見的有頭部歪斜、肢體彎曲或扭曲等異常姿勢。 3. 智力發育遲緩:理解和學習能力較同齡兒童差,反應較慢。 4. 語言障礙:說話不清楚、口吃,甚至無法正常表達。 5. 視力聽力問題:可能存在視力模糊、斜視,聽力下降等情況。 總之,輕度腦癱兒的癥狀可能因人而異,但如果發現孩子有上述異常表現,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和診斷,以便盡早開展康復治療,提高孩子的生活質量。
2024-10-22 13: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新生兒痙攣:輕度腦癱兒的癥狀可能表現為小兒易驚,抽搐,尖叫或呈煩躁不安狀態是寶寶腦癱癥狀之一。 原始反射減弱或增強:輕度腦癱兒的癥狀包括如擁抱反射,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 哺乳困難:輕度腦癱兒的癥狀表現為出生后不會吸吮、吸吮無力或拒乳,或表現為吸吮后疲勞無力,因而小兒多發生營養不良,體重不增加或增加緩慢。 肌張力增強:小兒全身發硬,肌張力增強,好打挺,經常從襁褓中竄出去,背屈呈對稱性,有時頭偏向一側,雙下肢硬性伸展也屬于輕度腦癱兒的癥狀。 哭聲微弱:小兒出生后十分安靜,哭聲微弱或持續哭鬧。 自發運動少:全身松軟,肌肉松弛,小兒出生后少動,呈無力狀態都屬于輕度腦癱兒的癥狀。---------------------------------------------------相關咨詢問題:新生兒腦癱癥狀,小兒腦癱能治好嗎?小兒腦癱,有什么辦法嗎?小兒腦癱能治好嗎孩子腦癱有什么主要表現小兒腦癱康復鍛煉該怎么進行
2024-10-22 13: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小兒輕度腦癱的癥狀有下肢運動障礙,手運動障礙,智力發育落后,1歲半后還不會說話。小孩輕度腦癱的變現為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癥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身體發硬,反應遲鈍,頭圍異常,哺乳困難生后不會吸吮吸吮無力或拒乳吸吮后疲乏無力經常出現嗆咳吐奶現象。腦癱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由于類型、受損部位的不同而表現各異,若同時存在兩種類型,則表現更為復雜,即使單一種類型,在不同年齡階段,表現也不一樣。
2024-10-22 13:2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可以去北京黎明腦癱醫院咨詢一下,這是專業治療腦癱的醫院,還是國家定點醫院。我們樓上鄰居小孩足內翻,就是在那里做的手術,恢復很好。這種手術叫3S神經阻滯術,是微創手術,痛苦小適合腦癱患兒。
2024-10-22 13:2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1.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癥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 2.身體發硬,這是肌張力亢進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可診斷為腦癱。 3.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現,一般認為4個月時反應遲鈍,6個月時叫名無反應,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4.頭圍異常:頭圍是腦的形態發育的客觀指標,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 5.體重增加不良、哺乳無力。 6.固定姿勢,往往是由于腦損傷使肌張力異常所致,如角弓反張、蛙位、倒U字形姿勢等。在生后一個月就可見到。 7.不笑:如果2個月不能微笑、4個月不能大聲笑,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8.手握拳:如果4個月還不能張開,或拇指內收,尤其是一側上肢存在,有重要診斷意義。9.身體扭轉:3-4個月的嬰兒如有身體扭轉,往往提示錐體外系損傷。 10.頭不穩定:如4個月俯臥不能抬頭或坐位時頭不能豎直,往往是腦損傷的重要標志。 11.斜視:3-4個月的嬰兒有斜視及眼球運動不良時,可提示有腦損傷的存在。 12.不能伸手抓物:如4-5個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診斷為智力低下或腦癱。 13.注視手:6個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慮為智力低下。有些腦損傷較輕微,在嬰兒早期往往無明顯癥狀,但在嬰兒后半期(6-12個月)
2024-10-22 17:5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