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畸形等,其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 癥狀: 關節疼痛:多呈對稱性、持續性,常累及手指、手腕等小關節。 關節腫脹:關節周圍組織炎癥導致。 晨僵:早晨起床時關節活動不靈活,持續時間較長。 關節畸形:晚期可出現關節脫位、強直等。 全身癥狀:如發熱、乏力、體重下降等。 2.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等,可緩解癥狀、延緩病情進展。 物理治療:包括熱敷、按摩、針灸等,有助于減輕疼痛、改善關節功能。 手術治療:對于病情嚴重、關節功能喪失的患者,可進行關節置換術等手術。 生活方式調整: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適當進行關節功能鍛煉。 定期復查:監測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類風濕關節炎雖無法根治,但通過規范治療和自我管理,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患者應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2024-10-22 12: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類風濕關節炎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從總體上說,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是在遺傳易感性的基礎上,外界因素促發的一類疾病,現無根治的方法。所謂根治,就是去除病因,治愈疾病,而類風濕關節炎的病因尚不清楚,更談不上去除了。目前的研究認為類風濕關節炎與遺傳因素有關,此外,類風濕關節炎作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病與異常的抗原抗體反應相關,免疫抑制劑只能抑制抗原抗體反應,使它們維持在低水平而不能去除。有些病人看到一些晚期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因關節畸形、強直,生活不能自理,顧慮很重,這是不必要的。只要醫患之間積極配合,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并且持之以恒,一般都能控制病情進展,可以正常地工作、生活。部分中藥對類風濕關節炎有一定的療效,如雷公藤可控制關節炎癥,緩解疼痛,但并不能阻止關節病變的進展,有些人因害怕抗風濕藥的副作用,僅服用中藥治療,最終出現關節破壞、畸形就是例證。因此,對類風濕關節炎可以采用中西藥聯合治療,不要因服中藥而停用療效已肯定的抗風濕藥,切忌亂投醫,以免延誤病情,失去治療時機。
2024-10-22 12: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患者年齡:38患者性別:女全部癥狀關節腫痛發病時間及原因:2004年治療情況:口服青素霉v鉀注射pg想要得到的援助:類風濕因子偏高抗o正常c反響卵白正常請問我是不是患了增補提問創建病歷追加懸賞追加匿名無滿意答案刪除提問該問題的相關標簽:我來回答:針對網友的提問,詳細剖析病情,提出參考性意見,回答一個問題,援助一位網友!可輸入10000個漢字視頻回復音頻回復專
2024-10-22 12:5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可參考以下治療。一、心理治療是本病治療方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減輕病人精神負擔,使能正確對待本病,尤其是對急性活動期患者,病情一時不能控制,情緒急躁,求愈心切,更需加以寬慰,說明本病反復發作的特征,告之只有及時治療,才能使病情控制穩定,得到緩解。二、調攝防護正確的調護是減輕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痛苦,維持關節功能,避免殘廢,提高病人生活質量必不可少的措施,是保證治療措施實施的關鍵,又是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①避風寒濕邪:風寒、潮濕是誘發本病的重要因素。炎熱之天,切不可汗出當風,或睡于風口,或臥于地上(尤其是水泥地及磚石之地),若露宿達旦,所謂“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截其來路,乃是預防之良策。②急性期或慢性活動期患者因關節活動加劇疼痛和功能障礙,導致關節和肌腱的進行性損傷,應臥床休息,同時注意患者的體位及站、坐、行、睡等的姿勢。如膝部伸直時疼痛更甚,病人就在臥時于膝腘下墊一小枕頭,以求舒適,但久而久之,膝關節便固定于半屈曲位,不能伸直,行走時屈膝、鴨步。有的病人肘關節屈伸不利,而肘關節屈曲攣縮,日久則該關節僵硬固定,刷牙、洗臉等動作均受限制,甚至持筷不能將飯送進口內。另外也可采用短時間制動法,使炎癥減輕,關節休息。③生活調護:由于疾病的影響,給患者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需要幫助與指導。每日測體溫,出汗及時擦干,勤洗澡或洗腳,促使血流通暢。對肢體功能喪失臥床不起者,要防止褥瘡發生;同時要加強口腔的護理,防止口腔黏膜感染;加強胸廓和肺的活動,防止上呼吸道和肺部的感染。對嚴重關節功能障礙者,還須防止跌仆、骨折等意外發生。④并發癥的護理:由于發熱原因不一,有藥物引起的發熱(如西藥青霉胺、γ—干擾素等均可引起發熱),或感染發熱,或與激素劑量有關,故應及時發現,找到原因,糾正治療方案,盡快控制病情。本病治療過程中,由于許多西藥有副反應,如皮疹、口腔潰瘍、惡心、厭食、味覺消失、閉經等,對此都應及時處理,避免病情惡化。總之,要注意有無其他并發病癥,防止其他疾病同時發生。三、功能鍛煉通過關節功能鍛煉,避免出現僵直攣縮,防止肌肉萎縮,恢復關節功能,促進機體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態,振奮精神,保持體質。如手攫核桃或彈力健身圈,鍛煉手指關節功能,兩手握轉環旋轉,鍛煉腕關節功能;腳踏自行車,鍛煉膝關節;滾圓木,踏空縫紉機,鍛煉跟關節等等。急性期或慢性活動期患者,可每日進行2次主動或主動加被動的最大耐受范圍內的伸展活動,以保持關節功能。活動前應先進行關節局部熱敷或理療,緩解肌肉痙攣,增強伸展能力。對有晨僵的患者在上午服鎮痛藥和在下午出現疲勞前或發僵前進行活動。亞急性或慢性患者應按動靜結合原則,加強治療性鍛煉。活動應以患者能夠忍受為度,適可而止,活動量應逐步增加,循序漸進。如果活動后出現疼痛或不適應感覺且持續2小時以上者,則應減少活動量。活動的基本動作包括關節的屈曲與伸展。每日需進行2~3次。鍛煉必須持之以恒,方能發生效力。四、合理飲食類風濕病人的合理飲食,對維持機體的正常代謝,增強免疫與抗病能力,輔助治療,促進病人康復,有著一定的意義。①合理飲食的原則是膳食中高蛋白、中脂肪、低糖、高維生素、中熱量和低鹽。少量多餐,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和脂肪的比例以3:2:1為合適。飲食營養應注意全面,不要忌口和偏食。②食物的選擇以素食為主,飯后食用水果(蘋果、葡萄等),飲料以不含任何添加劑的果汁等天然飲料為宜,汽水等易引起胃酸的飲料少用。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豐富的蔬菜、蘿卜、豆芽、紫菜、洋蔥、海帶、木耳、干果(栗子、核桃、杏仁、葵花籽)及草莓、烏梅、香蕉.以及含水楊酸的西紅柿、桔柑、黃瓜等,可適量選用。
2024-10-23 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