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身體不舒服且走路疼痛,可能由外傷、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足底筋膜炎、肌肉拉傷等引起。 1.外傷:比如扭傷、撞傷等,導致局部組織受損,引起疼痛。受傷后應立即休息、冰敷、包扎和抬高受傷部位。 2.關節炎:常見的有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關節軟骨磨損、炎癥反應會導致疼痛。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如布洛芬、塞來昔布、甲氨蝶呤等,以及物理治療。 3.腰椎間盤突出: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神經,可引起下肢疼痛。治療方法有臥床休息、牽引、藥物治療(如甲鈷胺、甘露醇等),嚴重時需手術。 4.足底筋膜炎:長時間站立或行走,足底筋膜過度拉伸,產生疼痛??赏ㄟ^熱敷、按摩、穿舒適的鞋子緩解,必要時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雙氯芬酸鈉。 5.肌肉拉傷:運動不當或過度勞累造成肌肉拉傷。需要休息、冷敷、加壓包扎,疼痛明顯時可服用對乙酰氨基酚。 身體出現不舒服且走路疼痛的情況,原因多樣。如果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22 13: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張疙瘩痛,可能是毛囊炎或皮脂腺發炎或癤瘡,建議去藥店買無菌棉簽和碘伏,用碘伏擦.注意不要擠壓,否則容易導致感染擴散,勤洗澡防止復發。注意清洗生殖器。不要使用護墊,這個不透氣更容易感染,內褲一定要透氣最好是純棉的。而且晚上最好是裸睡更加透氣。盡可能不穿牛仔褲
2024-10-22 1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