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肝血管瘤是否嚴重,取決于多種因素,如瘤體大小、生長部位、生長速度、癥狀表現以及患者個體情況等。 1. 瘤體大?。狠^小的肝血管瘤(直徑小于 5 厘米)通常不嚴重,一般無明顯癥狀,只需定期復查。較大的瘤體(直徑大于 5 厘米)可能壓迫周圍組織,引起疼痛等癥狀。 2. 生長部位:如果位于肝臟邊緣或靠近重要血管、膽管,即使瘤體不大,也可能產生嚴重影響。 3. 生長速度:快速生長的肝血管瘤可能更容易引發癥狀和并發癥。 4. 癥狀表現:無明顯癥狀的肝血管瘤多不嚴重,若出現腹部腫塊、右上腹隱痛、食欲不振等癥狀,則需要重視。 5. 患者個體情況:患者本身有其他嚴重疾病,如肝硬化、肝癌等,肝血管瘤的存在可能加重病情。 總體來說,大多數肝血管瘤是良性的,不嚴重,但仍需密切觀察和定期復查。一旦發現瘤體增大、出現癥狀或有惡變傾向,應及時采取治療措施。
2024-10-22 13: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隨著影像檢查技術的不斷進步,尤其是B型超聲檢查的普及,使肝血管瘤和肝囊腫的發現率大大提高。很多人由此提出疑問:肝血管瘤或肝囊腫是否是腫瘤?它對健康有何影響?要不要治療?下面談談這方面的問題:肝血管瘤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瘤體由充滿血液的血管組成,血管腔明顯擴大。又稱肝海綿狀血管瘤。它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以30至45歲多見,女性明顯多于男性。上海市有關部門曾作過統計,患病率為0.83%。肝血管瘤常為單發,也可多發,瘤體生長緩慢,病程長。80%以上患者沒有任何感覺,多在健康體檢時發現,瘤體直徑超過4公分以上時,可出現癥狀,如右上腹脹痛,腹脹,腹痛,噯氣等。瘤體巨大者可壓迫臨近臟器,如食道、胃、膽道、門靜脈、肺而產生相應的癥狀。對明確為血管瘤,瘤體直徑小于4.5公分者,可暫不考慮手術等治療,但需定期進行B超檢查隨訪。平時要注意避免外力(如撞擊擠壓肝區、過度用力屏氣)引起瘤體破裂。凡伴有明顯癥狀或有嚴重合并癥者,以及診斷不清,不能排除肝臟惡性腫瘤,或易于破裂的小兒肝血管瘤者應手術治療。對直徑大于4.5公分的血管瘤,究竟增長至多大才適合手術,目前學者們看法不一致,應根據肝血管瘤發展趨勢、生長速度、自發性破裂的可能性與惡變與否,并結合年齡、生活環境與性質等全面考慮,多數主張手術或選用超聲引導下硬化劑注射、冷凍、放療、激光、微波、肝動脈結扎、肝動脈栓塞等進行治療。肝囊腫是比較常見的肝臟良性疾病,預后良好,其發病率為1.4%至5.3%,分為寄生蟲性(如肝棘球蚴?。┖头羌纳x性。后者又可分為先天性、創傷性、炎癥性和腫瘤性囊腫。臨床最多見的是先天性肝囊腫。它又分為單發性和多發性兩種,多發性的又稱多囊肝。多囊肝者可伴有腎、肺、胰、脾及其他臟器的囊腫,其中約有50%病人伴有腎臟囊腫。本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以40至50歲多見,女性多于男性,許多病人終身無癥狀,無癥狀與有癥狀的比例為2:1,有癥狀者往往表現為腹脹、右上腹脹或隱痛,囊腫在表面或大的可捫及腫塊,囊內合并細菌感染時可出現發熱、寒戰、脹痛,偶見有黃疸。先天性肝囊腫生長緩慢,小于或等于4公分無癥狀者,可不需特殊處理。大的并出現癥狀者,根據其大小,數量,部位,鄰近臟器壓迫情況,或出現感染、破裂、出血、惡變等可采取手術,或穿刺抽液注射硬化劑或無水酒精,囊內使用抗生素、滅滴靈注射(感染時)等治療措施。
2024-10-22 13: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肝血管瘤其實并不是真正的腫瘤,而是血管的異常發育,由于外形像腫瘤,故稱為肝血管瘤。血管瘤的瘤體內有大量的血液,擠出血液后瘤體可明顯縮小。在顯微鏡下,可見病灶由大小不等的血管腔組成,無腫瘤細胞。肝血管瘤可單發,也可多發。95%以上的肝血管瘤體積較小,直徑不超過3厘米。大多數肝血管瘤并無生長的特性,血管瘤體積可依瘤體內血液充盈程度而改變。肝血管瘤患者一般無癥狀。少數患者癥狀較重,有右上腹不適和疼痛。肝血管瘤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確,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生后特別是成年后逐漸形成的,其成因很可能是肝臟血管的退行性改變所致。由于肝血管瘤對身體無危害,一般不需治療。在臨床上,肝血管瘤伴發肝癌的情況并不少見,當血管瘤伴發肝癌時,無論血管瘤有多大,均應及早對肝癌進行治療肝血管瘤大多數屬海綿狀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常在成年人出現癥狀,大多數病例都能得到確診,絕大多數無癥狀,少數因腫瘤較大而出現肝區不適.如有增大趨勢,或者位于肝包膜下,有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應盡早治療.肝血管瘤發展緩慢,預后良好,是否需要治療取決于腫瘤的生長速度及臨床癥狀,而非腫瘤的絕對大小.大多數已確診而無癥狀的病人,可門診定期復查,無需特殊處理.肝血管瘤的治療方法較多,包括手術,介入治療,硬化劑注射以及腹腔鏡血管瘤切除術等.雖然外科手術有一定風險,但它是治療肝血管瘤最直接和最徹底的手段.目前,對于藥物治療肝血管瘤,療效不太令人滿意.多選用維生素和鎂類含量豐富的食物,如綠葉蔬菜、番茄、胡蘿卜、豆類、動物肝臟、乳類、水果等食物。并盡可能地照顧患者口味和飲食習慣。忌辛辣及強烈刺激調味品,產氣、油煎油炸食物等應少食。
2024-10-22 13: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具體多大???肝功能正常的吧?
2024-10-22 13:0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隨著影像檢查技術的不斷進步,尤其是B型超聲檢查的普及,使肝血管瘤和肝囊腫的發現率大大提高。很多人由此提出疑問:肝血管瘤或肝囊腫是否是腫瘤?它對健康有何影響?要不要治療?下面談談這方面的問題:肝血管瘤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瘤體由充滿血液的血管組成,血管腔明顯擴大。又稱肝海綿狀血管瘤。它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以30至45歲多見,女性明顯多于男性。上海市有關部門曾作過統計,患病率為0.83%。肝血管瘤常為單發,也可多發,瘤體生長緩慢,病程長。80%以上患者沒有任何感覺,多在健康體檢時發現,瘤體直徑超過4公分以上時,可出現癥狀,如右上腹脹痛,腹脹,腹痛,噯氣等。瘤體巨大者可壓迫臨近臟器,如食道、胃、膽道、門靜脈、肺而產生相應的癥狀。對明確為血管瘤,瘤體直徑小于4.5公分者,可暫不考慮手術等治療,但需定期進行B超檢查隨訪。平時要注意避免外力(如撞擊擠壓肝區、過度用力屏氣)引起瘤體破裂。凡伴有明顯癥狀或有嚴重合并癥者,以及診斷不清,不能排除肝臟惡性腫瘤,或易于破裂的小兒肝血管瘤者應手術治療。對直徑大于4.5公分的血管瘤,究竟增長至多大才適合手術,目前學者們看法不一致,應根據肝血管瘤發展趨勢、生長速度、自發性破裂的可能性與惡變與否,并結合年齡、生活環境與性質等全面考慮,多數主張手術或選用超聲引導下硬化劑注射、冷凍、放療、激光、微波、肝動脈結扎、肝動脈栓塞等進行治療。肝囊腫是比較常見的肝臟良性疾病,預后良好,其發病率為1.4%至5.3%,分為寄生蟲性(如肝棘球蚴?。┖头羌纳x性。后者又可分為先天性、創傷性、炎癥性和腫瘤性囊腫。臨床最多見的是先天性肝囊腫。它又分為單發性和多發性兩種,多發性的又稱多囊肝。多囊肝者可伴有腎、肺、胰、脾及其他臟器的囊腫,其中約有50%病人伴有腎臟囊腫。本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以40至50歲多見,女性多于男性,許多病人終身無癥狀,無癥狀與有癥狀的比例為2:1,有癥狀者往往表現為腹脹、右上腹脹或隱痛,囊腫在表面或大的可捫及腫塊,囊內合并細菌感染時可出現發熱、寒戰、脹痛,偶見有黃疸。先天性肝囊腫生長緩慢,小于或等于4公分無癥狀者,可不需特殊處理。大的并出現癥狀者,根據其大小,數量,部位,鄰近臟器壓迫情況,或出現感染、破裂、出血、惡變等可采取手術,或穿刺抽液注射硬化劑或無水酒精,囊內使用抗生素、滅滴靈注射(感染時)等治療措施。
2024-10-22 2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