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眩暈的治療方法多樣,包括病因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等。 1.病因治療:明確導致眩暈的原因,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可通過耳石復位治療;頸椎病引起的眩暈需治療頸椎疾病。 2.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甲磺酸倍他司汀改善內耳循環;地芬尼多抑制前庭神經;異丙嗪抗組胺止暈。 3.物理治療:如前庭康復訓練,幫助恢復平衡功能。 4.手術治療:對于藥物和物理治療無效的嚴重眩暈,如梅尼埃病,可考慮內淋巴囊減壓術等手術。 5.生活方式調整: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低鹽飲食。 眩暈的治療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4-10-22 13: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眩暈的辯證施治:實證①風火上郁:癥見眩暈且痛,治宜火郁發之,用川芎茶調散加味.②陽升血熱:癥見目眩頭暈耳鳴,肢節麻木,口舌糜爛,膚腠瘙癢,肩背掣痛,形體日瘦,脈弦小數等.方用清泄絡熱方(羚角,元參心,鮮生地,連翹心,竹葉心).⑧痰火上擾:癥見頭眩,煩則火升眩暈,靜坐神識稍安.兼見舌干,痰多,脘中不爽,脈左浮弦數等.方用天麻鉤藤飲或溫膽湯加減.④胃虛痰滯;癥見頭痛眩暈,咯痰咳逆,或吐清水.胸痹壅塞,汗出惡熱,肝麻等.治以和胃化痰為主,佐以平肝,用二陳湯加白術,白蒺藜,鉤藤,天麻等.⑤血瘀絡阻:癥見頭旋耳鳴,麻痹,足寒,微嘔,便澀,月經閉阻等.治宜祛瘀平肝,方用血絡方.虛證①營虛風動:癥見頭眩耳鳴,目珠痛,心悸,腰膝酸軟等.治宜辛甘化風,養血熄風之法.方用養血熄風方.;②陰虛陽升:癥見暈厥,煩勞即發,耳鳴不寐等,冶宜緩肝之急以熄風,滋腎之液以驅液,用熟地龜板方(熟地,龜板,牡蠣,天冬,萸肉,五味,茯神,牛膝,遠志,靈磁石).⑧陰陽兩虛:癥見神志不清,目旋形寒,治宜補腎中之陰陽,用八味丸,④氣營兩虛:癥見頭暈肢冷,食下少運,治宜甘溫益之,用二陳湯加菟絲子,當歸,如便血后頭暈耳鳴,肉動肢麻,治用三才湯加味(熟地,五味子,人參,茯神,龍骨,牡蠣,天冬,湘蓮).
2024-10-22 13: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眩暈分為周圍性眩暈與中樞性眩暈兩種。造成周圍性眩暈的原因多與耳病、藥物中毒有關;中樞性眩暈多與顱內腫瘤、動脈硬化等有關。如果是中、老年人出現眩暈要檢查血壓是否升高,必要時做CT檢查排除腦腫瘤和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如果是前庭神經病變引起的眩暈如美尼爾氏綜合癥等,多和疲勞、精神緊張、感冒、營養失衡等因素有關。我的建議是:(1)去五官科檢查一下內耳及前庭功能。聽一下專科醫師的建議。(2)從我自己接觸到的病人來看,年輕病人多由感冒(我們稱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而且這部分病人大多平時缺乏鍛煉、不愛運動,飲食上進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也少一些。我們一般都是先積極治療上呼吸道感染,輕的病人口服一些抗生素的同時給予維生素B6、谷維素、復方丹參等即可,重一些的病人可靜脈點低分子右旋糖酐、654-2等血管擴張藥,有時我們要用一點利尿劑(安體舒通)來減輕內耳迷路的水腫,病人惡心眩暈的癥狀可很快緩解,當然有時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用一些鎮靜劑和抗組胺藥。(3)平時注意鍛煉身體,多吃水果蔬菜、不挑食。(4)感冒及工作壓力大的時候要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
2024-10-22 13: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1.調整心理,保持良好心態. 眩暈經常發生的患者,不同程度的伴有緊張、焦慮、煩躁,從中醫角度來講,憂郁、惱怒等精神刺激可導致肝陽上亢或肝風內動,誘發眩暈。 所以保持心情舒暢、心態穩定、情緒樂觀、胸懷寬廣,不僅能增強機體的代償能力,并且對預防眩暈發病和減輕發作時癥狀十分重要。 2.養成良好飲食和生活習慣. 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工作習慣對于每個人都非常重要,避免過度的精神緊張、身體勞累是身心健康的保證。應提倡勞逸結合,室內工作與室外工作結合,保障充分睡眠。飲食調養首先要戒煙限酒。飲食調養還要注重有節制、有規律、不暴飲暴食、不過寒過熱,宜定時定量、營養豐富、清淡不膩、易于消化、營養均衡。 3.中藥調理 安神清眩方”主要是補虛而瀉實,調整陰陽。虛證以腎精虧虛、氣血衰少居多,精虛者填精生髓,滋補肝腎;氣血虛者宜益氣養血,調補脾腎。實證則以潛陽、瀉火、化痰、逐瘀為主要治法。
2024-10-22 13:3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引起眩暈的疾病種類很多,大約有上百種病可以引起眩暈,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樣的.按照病變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兩大類.中樞性眩暈是由腦組織,腦神經疾病引起,比如聽神經瘤,腦血管病變等,約占眩暈病人總數的30%.周圍性眩暈約占70%,多數周圍性眩暈與我們的耳朵疾病有關.周圍性眩暈發作時多伴有耳蝸癥狀(聽力的改變,耳鳴)和惡心,嘔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經系統癥狀.部分疾病可反復發作性眩暈,自行緩解.治療 西醫藥 (1)梅尼埃病過去稱為美尼爾病 梅尼埃病過去稱為美尼爾病,為最典型的內耳病引發的眩暈,其病理改變是內淋巴積水,發病以中年人多見,10歲以下小兒少見,老年以后發作逐漸減少.該病特點是反復發作性眩暈,伴有耳聾,耳鳴,耳悶為主要癥狀,可伴有復聽,惡心,嘔吐,出冷汗,面色蒼白,四肢冰涼等癥狀;耳聾多為單側,早期有聽力波動,可恢復正常,約15-20%患者耳聾可波及對側耳;耳鳴多在眩暈發作前加重,早期伴隨眩暈緩解耳鳴可消失,反復眩暈發作后耳鳴會經久不息.前庭功能檢查溫度試驗一般為患側半規管功能低下或消失.聽力測試為感音神經性聾,早期典型者為低頻感音神經性聾.如做耳蝸電圖,典型者應記錄到一個基底增寬的負相和電位,發作期患者-SP/AP≥40%. 急性發作期應臥床休息.東莨菪堿0.6mg口服或肌注,每4~6小時1次,可以減輕胃腸道癥狀;倍他司汀4~8mg,每日3次,能改善內耳血液循環,對解除迷路積水有作用;美克洛嗪25mg,每日3~4次,可抑制前庭系統,減輕癥狀,安定2~5mg口服,每6~8小時1次,以解除焦慮. 發作次數頻繁,癥狀嚴重,藥物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破壞迷路或切斷前庭神經. (2)其他類型的眩暈在進行病因治療(詳見有關章節)同時,應進行對癥治療. 臥床休息. 可選用茶苯海明(暈海寧)50~100mg口服,每4~6小時1次或鹽酸敏克靜25mg口服,每日3次. 中醫藥 (1)肝陽上亢:眩暈伴面紅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顫,眩暈欲仆,頭痛,語言不利,惡心嘔吐,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平肝潛陽. 方藥:天麻10克,鉤藤10克,石決明30克,生牡蠣30克(先煎),代赭石30克(先煎),川牛膝10克,益母草10克,黃芩10克,山梔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茯神12克. (2)痰濁中阻:眩暈伴頭重昏蒙,胸悶乏力,納呆,或時吐痰涎,苔濁膩,脈滑. 治法:祛痰健脾. 方藥:半夏10克,白術10克,天麻10克,橘紅10克,茯苓10克,生姜2克,大棗6克,甘草6克. (3)淤血內阻:眩暈伴頭痛,痛有定處,心悸煩悶,疲倦乏力,唇舌紫暗或舌有淤斑,脈弦澀或細澀. 治法:活血祛淤生新. 方藥:當歸15克,生地15克,桃仁6克,紅花6克,赤芍6克,枳殼10克,柴胡6克,桔梗6克,川芎6克,牛膝6克,天麻6克. (4)腎精不足:眩暈伴耳鳴,遺精,腰膝酸軟,精神萎靡,舌嫩紅,少苔或無苔,脈細弱. 治法:補腎填精. 方藥:黨參15克,熟地12克,茯苓12克,天冬12克,麥冬12克,柴河車10克,龜板15克(先煎),杜仲12克,牛膝12克,黃柏6克,菟絲子10克,枸杞子10克,山萸肉 10克,女貞子10克,早蓮草10克. (5)氣血虧虛:眩暈在活動后加重,神疲氣短,面色少華,納差,舌質淡胖,脈細或虛大. 治法:益氣養血健脾. 方藥:人參15克(另煎兌人),黃芪25克,當歸12克,白術12克,茯苓10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地黃12克,肉桂6克,牛膝12克,炙甘草10克. (6)針刺治療:主穴:風池(雙),百會,印堂,合谷(雙),人中,安眠(雙),太沖.配穴:惡心伴嘔吐者,加內關,神門,足三里;耳鳴加翳風,聽宮,率谷,中渚.
2024-10-23 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