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的臨床表現是怎么樣的?哪里治療好?
如果得了痛風到底要如何治療,關于痛風的治療想得到怎樣的幫助:痛風如何治,關于痛風的治療,本人痛風有四年,兩個腳都有痛風,而且有痛風石,上次又去查了一下尿酸,還是高平時飲食也注意了還是這樣?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蒙興文 主任醫師
成都風濕醫院
風濕免疫二科
-
痛風初期僅表現為血尿酸濃度升高,無明顯癥狀。患者及家屬應主動了解痛風癥狀等醫學常識,才能及早發現痛風,盡快接受治療,避免痛風危害。
2016-07-20 17: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1.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多數患者發作前無明顯征兆,或僅有疲乏、全身不適和關節刺痛等。典型發作常于深夜因關節痛而驚醒,疼痛進行性加劇,在12小時左右達高峰,呈扯裂樣、刀割樣或咬噬樣,難以忍受。受累關節及周圍組織紅、腫、熱、痛和功能受限。多于數天或2周內自行緩解。首次發作多侵犯單關節,部分以上發生在第一跖趾關節,在以后的病程中,部分患者累及該部位。其次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關節,肩、髖、脊柱和顳頜等關節少受累,可同時累及多個關節,表現為多關節炎。部分患者可有發熱、寒戰、頭痛、心悸和惡心等全身癥狀,可伴白細胞計數升高、紅細胞沉降率增快和C反應蛋白增高等。 2.間歇發作期 痛風發作不間斷數天至數周后可自行緩解,一般無明顯后遺癥狀,或遺留局部皮膚色素沉著、脫屑及刺癢等,以后進入無癥狀的間歇期,歷時數月、數年或十余年后復發,多數患者1年內復發,越發越頻,受累關節越來越多,癥狀不間斷時間越來越長。受累關節一般從下肢向上肢、從遠端小關節向大關節發展,出現指、腕和肘等關節受累,少數患者可影響到肩、髖、骶髂、胸鎖或脊柱關節,也可累及關節周圍滑囊、肌腱和腱鞘等部位,癥狀趨于不典型。少數患者無間歇期,初次發病后呈慢性關節炎表現。 3.慢性痛風石病變期 皮下痛風石和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是長期顯著的高尿酸血癥,大量單鈉尿酸鹽晶體沉積于皮下、關節滑膜、軟骨、骨質及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結果。皮下痛風石發生的典型部位是耳郭,也常見于反復發作的關節周圍及鷹嘴、跟腱和髕骨滑囊等部位。外觀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黃白色贅生物,皮膚表面菲薄,破潰后排出白色粉狀或糊狀物,經久不愈。皮下痛風石常與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并存。關節內大量沉積的痛風石可造成關節骨質毀壞、關節周圍組織纖維化和繼發退行性改變等。臨床表現為不間斷關節腫痛、壓痛、畸形及功能障礙。慢性期癥狀相對緩和,但也可有急性發作。 4.腎臟病變 (1)慢性尿酸鹽腎病尿酸鹽晶體沉積于腎間質,導致慢性腎小管一間質性腎炎。臨床表現為尿濃縮功能下降,出現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細胞尿、輕度血尿及管型尿等。晚期可致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出現腎功能不全。 (2)尿酸性尿路結石尿中尿酸濃度增高呈過飽和狀態,在泌尿系統沉積并形成結石。在痛風患者中的發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現于痛風關節炎發生之前。結石較小者呈砂礫狀隨尿排出,可無癥狀;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腎絞痛、血尿、排尿困難、泌尿系感染、腎盂擴張和積水等。 (3)急性尿酸性腎病血及尿中尿酸水平急驟升高,大量尿酸結晶沉積于腎小管、集合管等處,造成急性尿路梗阻。臨床表現為少尿、無尿,急性腎功能衰竭;尿中可見大量尿酸晶體。多由惡性腫瘤及其放化療(即腫瘤溶解綜合征)等繼發原因引起。
2016-07-20 17: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類風濕性關節炎拖延不治會對全身多處器官造成傷害,甚至危及生命。一旦患者出現以上癥狀后,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接受科學治療,避免疾病對身體產生更大傷害。
2016-07-20 1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