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腰椎管狹窄是一種脊柱疾病,由多種因素引起,如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黃韌帶肥厚、脊柱滑脫、先天性椎管狹窄等。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1.骨質增生:腰椎關節長期磨損,導致骨質增生,使椎管空間變小。可通過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緩解癥狀,如口服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甲鈷胺等。 2.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組織突出壓迫椎管,引起狹窄。臥床休息、牽引治療有一定幫助,藥物可選擇塞來昔布、依托考昔等。 3.黃韌帶肥厚:黃韌帶彈性降低、增厚,擠占椎管。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可能需手術切除。 4.脊柱滑脫:相鄰椎體發生錯位,導致椎管狹窄。輕度滑脫可佩戴支具,嚴重時需手術復位固定。 5.先天性椎管狹窄:出生時椎管就較狹窄,癥狀明顯時多需手術拓寬椎管。 腰椎管狹窄的治療需根據具體病因和病情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方法。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姿勢,避免腰部過度負重。
2024-10-22 17: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引起腰椎管狹窄的病因有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腰椎管狹窄的常見病因有以下幾類: (1)發育性腰椎管狹窄:這種椎管狹窄是由先天性發育異常所致. (2)退變性腰椎管狹窄:主要是由于脊柱發生退行性病變所引起. (3)脊柱滑脫性腰椎管狹窄:由于腰椎峽部不連或退變而發生脊椎滑脫時,因上下椎管前后移位,使椎管進一步變窄,同時脊椎滑脫,可促進退行性變,更加重椎管狹窄. (4)外傷性椎管狹窄:脊柱受外傷時,特別是外傷較重引起脊柱骨折或脫位時常引起椎管狹窄. (5)醫源性椎管狹窄:除因為手術操作失誤外,多由于脊柱融合術后引起棘間韌帶和黃韌帶肥厚或植骨部椎板增厚,尤其是后路椎板減壓后再于局部行植骨融合術,其結果使椎管變窄壓迫馬尾或神經根,引起腰椎管狹窄癥. (6)腰椎部的各種炎癥:包括特異性或非特異性炎癥,椎管內或管壁上的新生物等均可引起椎管狹窄.各種畸形如老年性駝背,脊柱側彎,強直性脊柱炎,氟骨癥,Paget氏病及椎節松動均可引起椎管狹窄癥.腰椎管狹窄是導致慢性腰腿痛的病癥之一,對本病的治療主要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常用的保守治療有: (1)手法治療:手法治療的目的是活血舒筋,疏散瘀血,松解粘連,使癥狀得到緩解.常用手法為按揉法,扌袞法,拿法,搓法,擦法以及下肢屈伸的被動運動. (2)針灸治療:可取腰陽關,腎俞,大腸俞,氣海俞,命門,環跳,風市,委中,昆侖等穴位,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3)藥物治療:對神經根的無菌性炎癥可采用鎮痛消炎藥物如扶他林,芬必得等.中藥治宜溫通經絡,強壯筋骨,可用補腎壯筋湯加減,常用藥如熟地,炮姜,杜仲,牛膝,制狗脊,續斷等.氣虛血虧者加黃芪,黨參,當歸,白芍.腰腿冷痛者加雞血藤,獨活,桂枝,淫羊藿等. (4)封閉治療:可用硬膜外封閉,能消除腫脹,松解粘連,緩解癥狀,常用醋酸強的松龍12.5mg加1%普魯卡因10ml,每周一次. (5)醫療體育:可加強背伸肌,腹肌的肌力鍛煉,使腰椎的穩定性增加,從而推遲腰椎關節退變演變的速度.打太極拳對本病有較好的作用. (6)手術治療:經上述保守治療無效或效果不顯者,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指征是: (1)活動后腰及腿痛,影響生活工作,經保守治療不愈者. (2)進行性跛行加重,或站立時間漸縮短者. (3)神經機能出現明顯缺損者. 手術的目的是解除神經組織和血管在椎管內,神經根管內或椎間孔內所受的壓迫.常用的手術方式為椎板切除,神經根減壓術.
2024-10-22 17: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我家傳六代中醫,從事椎間盤突出癥方面的研究與臨床工作多年,雖然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方法很多,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病情、不同的體質應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方法得當,就容易取得好的療效。從目前臨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實際情況看,中醫不提倡手術治療,其主要治療方法是推拿整骨,其次是針灸、外用膏藥、內服中藥、熏蒸、藥浴等,還有民間的各種偏方、驗方。推拿整骨包括牽引療法可矯正腰椎關節的紊亂,促使椎間盤變位或復位,矯正腰椎生理曲度;外用膏藥、熏蒸、藥浴等外用療法對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肌肉炎癥、改善血液循環有很好的療效;辯證內服中藥可有針對性地根據患者的即時病情,從體質上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調節人體的內分泌系統、糾正生理活動的偏差;針灸有顯著的鎮痛解痙功效,可緩解神經根水腫引起的疼痛痙攣。中醫療法的優點是并發癥少、方便易行、費用較低,目前仍然是我國人民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最常用的方法。西醫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大致可分為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兩種形式。常用的非手術療法有口服藥物、肌內注射藥物、靜脈滴注藥物、封閉療法、骶管注射療法、髓核溶解療法、經皮穿刺關節鏡下刨吸療法、高壓氧療法、牽引療法、物理療法、西式手法治療、支架療法、醫療體育等。手術療法則包括融合術、減壓術、后路手術等。《諸病源候論·腰腳疼痛候》說:“腎氣不足,受風邪之所為也,勞傷則腎虛,虛則受于風冷,風冷與正氣交爭,故腰腳痛”。可見外傷及風寒濕邪是導致椎間盤突出的外因。巢氏病源“腰腳門”所術“腎主腰腳,而三陰三陽十二經八脈,有貫腎絡于腰脊者,勞損于腎,動傷經絡,又為風冷所侵,血氣擊博故腰痛也”,內經“腎主骨主髓,肝主筋而藏血,血為陰氣為陽,陽氣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陰陽和同,則血氣調適,共相榮養,及風、寒、濕、傷、勞等五氣導致腰痛”。綜上所述,結合歷代醫學著術和臨床經驗,我們認為該病的病機表現為肝腎陰虛,溫邪侵襲人體,瘀血阻絡及勞傷雜病等引起,治以滋養陰腎、利濕壯筋、通經活絡、活血化瘀等,使松馳的韌帶恢復原有的韌性,修復腰椎間環,解除神經根的壓迫,緩解腰退疼痛,自動推復腰椎間盤,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我們目前采用中藥內服外貼祖傳“萬靈膏”,治療腰椎間盤、骨質增生等10000余例患者,療效比較令人滿意。冶療后最長時間20多年未復發。近期治愈患者更多,通過不斷的完善和修改,此類患者治愈后絕大多數可以參加各種重體力勞動。農村患者挑一百多斤重擔未復發,療效非常令人滿意。
2024-10-22 17:0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請問復查過嗎?術后局部關節活動時可能會產生摩擦而出現聲音的。
2024-10-22 17:0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1非手術治療以往,對有癥狀的腰椎管狹窄多主張行早期手術治療,因為認為該病總是進展性的,然而,近年來的研究結果表明,應先行一階段保守治療后再確定是否需行手術治療〔1〕非手術治療的方法包括:用藥,改變活動方式,應用支具和硬膜外激素封閉.哪一種方法也未能證實肯定有效.非類固醇抗炎藥除減輕神經受壓所致的炎性反應外,還具有止痛效果.這類藥物應用較多,但尚未見到治療腰椎管狹窄獲得確切療效的研究.撲熱息痛影響肝腎功能,非類固醇抗炎藥可致胃及十2指腸潰瘍,也影響肝腎功能,用藥時應注意.經雙盲交叉對比研究結果表明,肌注降鈣素(Calcitonin)可減輕疼痛,增加行走的距離〔1.2.4〕.治療腰椎管狹窄較有效的理療方法是拉力(stretching)療法,腰肌強度鍛練和無氧健康訓練.騎靜止的自行車對有些病人很有效,這種鍛練腰呈屈曲位,多數病人能耐受.用馬具設計的踏車行走鍛練,因腰椎不受力,故對腰椎管狹窄的病人也很有用.用于軟組織理療的方法較多,包括:熱療,冰療,超聲,按摩,電刺激和牽引等方法,雖較常用,但對腰椎疾患的療效尚未得到證實.然而,對輔助腰椎活動和進行更強的理療做準備還是有益的,鍛練和理療較安全,可延遲手術治療,鍛練可改善病人全身情況,即使不減輕癥狀,也有利于更好地接受手術治療〔1-3〕腰圍保護可增加腰椎的穩定性,以減輕疼痛,但應短期應用,以免發生腰肌萎縮.硬膜外激素封閉治療腰椎管狹窄的方法仍有爭議,一般認為,用于治療根性痛的療效較差.Cuckler等人前瞻性研究了一組病人,用于減輕根性疼痛,經雙盲交叉對比研究結果表明,在對照組(硬膜外注射生理鹽水)與實驗組(硬膜外注射激素)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Rosen等人回顧性研究了一組應用硬膜外激素治療的病人,60%疼痛癥狀短期有減輕,僅有25%疼痛癥狀長期有減輕.Derby等人研究的結果表明,對硬膜外激素封閉治療反應好,其手術治療也取得滿意的效果,對硬膜外激素封閉治療反應差,其手術治療也未取得滿意的效果,對根性痛<1年者,應用激素封閉治療不能預測手術效果.Rosen等人回顧性研究了一組應用硬膜外激素治療的病人(40例),24例(60%)疼痛癥狀短期有減輕,10例(25%)疼痛癥狀長期有減輕.Ciocon等人對30例腰椎管狹窄患者進行硬膜外激素封閉治療,每周1次,連續3次,疼痛減輕長達10個月.硬膜外激素封閉療法治療腰椎管狹窄雖有硬膜外血腫,感染和化學性腦膜炎等并發癥,但在非手術治療中,仍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方法.不少作者認為,具有相對安全,副作用小,病人易于接受等優點〔1.2〕.2手術治療2.1手術指證當病人生活質量降低和因疼痛不可耐受且經保守治療無效時,應考慮手術治療,同時癥狀和體征應與影像學檢查結果相一致.單純影像學改變絕不能作為手術適應證.必須強調:手術治療目的是減輕下肢適應癥狀,而不是減輕腰痛,雖然術后腰痛也有減輕,手術目的是減輕癥狀而不是治愈.術后遠期隨訪中,仍有增生再長入減壓區的可能,使神經受壓癥狀復發.手術也不可能使已經發生退行性改變的椎間盤和小關節恢復正常.也不能中止脊椎退行性改變的自然發展過程〔1〕.腰椎管狹窄減壓術式文獻報告很多,基本上分為廣泛椎板切除減壓和有限減壓兩類.2.2標準的廣泛椎板切除減壓方法在所有受累的脊柱橫向平面,由側隱窩的外界去除椎板和黃韌帶,受累神經根在直視下從硬膜起始部至神經孔出口的整個行程行徹底減壓,所有嵌壓神經根的側隱窩行減壓,盡管臨床癥狀提示僅為單平面狹窄,單側神經根受壓.理由是椎管狹窄是一種多平面疾病,單平面減壓遠期效果不理想〔1.2〕2.3有限減壓方法理由是退變性椎管狹窄多為階段性,主要為黃韌帶打折,增生性肥厚,小關節和關節囊的增生以及纖維環膨出所致.在矢狀面骨性椎管常常不狹窄.因而應行選擇性的有限減壓,以保留較多的后部骨和韌帶結構,從理論上講,可減少術后發生脊椎不穩定.該操作斜行椎板切除,是將椎板外側前部斜行切除,選擇性的行單側或雙側以及平面部分椎板切除或椎板成形術.McCulloch〔5,6〕介紹的方法:后正中皮膚切口(單平面5cm),向兩側游離后,分別作雙側減壓,一般先行左側.距中線1cm弧形切開腰背筋膜,避免損傷棘上和棘間韌帶,順棘間韌帶和椎間隙向側方剝分離椎旁肌,單側椎板切除范圍:向上達黃韌帶起點處,向下至黃韌帶止點(連帶下位椎體上1/4椎板).內側小關節切除至椎弓內界,以保證達到關節突下徹底減壓,對Ⅰ.滑脫同時行橫突間植骨.然后,在另一側行類似手術.這種保留棘上,棘突和棘間韌帶的技術稱之為減壓術(Microdecompression)〔6〕.多平面椎板切除減壓方法與標準的廣泛椎板切除減壓方法,相比較的前瞻性與隨機分組研究的結果已有報告.這兩種方法平均隨訪3.7年,其臨床結果相似.多平面椎板切除減壓手術時間較長,發生神經損傷為12%.多平面椎板切除減壓中26%因術中減壓不理想,不得已又改為標準的廣泛椎板切除減壓的術式.近年來,人們主張對雙平面狹窄的患者行選擇性椎板切除,應通過神經學檢查選擇其中之一為引起癥狀的平面(責任椎),可行走路前后檢查或選擇性神經阻滯.某一神經根阻滯后癥狀消失,即表明該神經根受壓.一組報告中,28例兩平面解剖性椎管狹窄中,23例(82%)認為是一平面引起癥狀,5例(18%)認為是兩平面引起癥狀,減壓手術僅在認為引起癥狀的1~2個平面進行.雖是兩平面狹窄,但僅行一平面減壓手術,術后效果與兩平面狹窄者相似〔6〕.2.4植骨融合問題近年來,對腰椎管狹窄減壓術后行融合的作用討論較多.減壓后沒有同時行植骨融合術,已有并發腰椎滑脫的報告,減壓同時行小關節全切,術后腰椎滑脫多達2倍,是術后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但同時行植骨融合術,使手術復雜化,延長了手術時間,增加了失血量,術后并發癥增多,康復時間延長,一般認為同時行脊椎融合術對患者康復無益〔1〕.下列因素應考慮需同時行植骨融合術〔1,2,6~11〕2.4.1伴有退行性椎體滑脫Laus等人報告單純減壓取得成功.這表明由于椎間隙變窄和增生性骨刺的作用,該階段可獲得自然穩定.然而,另有資料表明,同時行滑脫階段融合,有利于改善臨床癥狀.Postachini等人報告16例術前有滑脫,術后隨訪8.6年的結果,其中6例單純減壓,另10例同時行融合術,發現未行融合者骨質長入椎管較多,臨床效果不及同時行融合者.近年來的文獻分析資料表明,若同時行滑脫階段融合,可獲得更滿意的手術效果〔1.5〕.Postacchinit和Cinotti等人發現,術后骨質增生在腰椎單純減壓未同時滑脫階段融合者較常見.2.4.2伴有脊柱側凸或后凸對腰椎管狹窄合并退行性腰椎側凸行廣泛減壓,有造成脊柱失穩或畸形加重的可能.很有必要同時行關節融合術.但并不是所有椎管狹窄伴側凸后凸者均行融合術,是否同時行融合術,取決于4個方面:①應考慮彎曲的柔韌性.如果在側屈位X線片顯示彎曲可部分糾正,單純減壓有彎曲發展的危險.②彎曲是否為進展性,若有進展就有融合的指證.③伴有椎體側方滑脫,表明該階段不穩定,單純減壓會加重不穩定.④側凸凹側有明顯的神經受壓時,行凹側椎板和部分小關節切除,難以達到凹側神經充分減壓,擴大減壓需考慮融合術〔1〕.
2024-10-23 06: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