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晚上老是做夢可能與精神壓力、不良生活習慣、睡眠環境不佳、疾病因素、生物鐘紊亂等有關。 1. 精神壓力:現代生活節奏快,工作、學習等方面的壓力可能導致大腦神經持續興奮,從而容易做夢。可通過適當運動、聽音樂等方式放松身心。 2. 不良生活習慣:如睡前過度使用電子設備、睡前吃太多或喝咖啡、茶等,影響睡眠質量。應養成良好的睡前習慣。 3. 睡眠環境不佳:噪音大、溫度不適、床墊不舒服等,都會干擾睡眠。需改善睡眠環境。 4. 疾病因素:患有神經衰弱、焦慮癥等疾病,也可能出現多夢。需要就醫治療,如服用谷維素、維生素 B1 等。 5. 生物鐘紊亂:經常熬夜、作息不規律,使生物鐘失調。應調整作息,保持規律。 總之,晚上老是做夢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要綜合分析并采取相應措施。若多夢情況嚴重影響生活,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
2024-10-22 16: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根據您的描述,我簡要的介紹下關于做夢的一些常見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每個人都做夢.但大多數人醒來后不久就忘記夢了,最多只留下某些感覺.那些醒后還清晰記得夢的內容的,只能是睡眠質量不高,或者是多夢.要注意日常的休息,并且睡前要喝一杯牛奶有助于您的正常入睡很減少多夢現象的發生.夢是一種普遍的生理現象,不管你有沒有夢的回憶,或有沒有夢感,你每天晚上都必定做4~5回夢.無論從人類睡眠的普遍規律,還是從實驗研究的結果看,夢感與失眠未必有必然的聯系.有無夢感及夢感的程度也不能作為失眠與否及失眠程度的客觀指征.(1)睡眠知識及睡眠與夢感的關系所知甚少:許多人不了解睡眠的周期交替變化,不知道夢在睡眠中的地位,在生理上的作用,以及夢與夢感的區別,不知道夢或夢感沒有什么副作用.舊的傳統觀念,封建迷信思想對夢的不科學解釋,使人對夢懷有恐懼感,以訛傳訛,使許多人盲目陷入對夢的恐懼中.(2)與人的情緒狀態有關:許多人對情緒障礙缺乏認識,不知道情緒障礙是一種疾病,往往忽略了情緒障礙本身,都過分注重情緒障礙伴發的失眠,多夢,疼痛等癥狀.不知道如何調節和改善自己的情緒,反而夸大了不太客觀的體驗.(3)對自己的健康過分關心,對夢感過分關注,導致夢感增強;夢感增強的結果反過來又加重對健康的擔心,對失眠的恐懼,以至形成惡性循環.(4)有些人在快波睡眠期醒來或緊接著快波睡眠期之后醒來,致使對夢境的回憶程度增高.(5)個體功能狀態差異:不同的個體對夢感不同,即使同一個體在不同的時期,功能狀態不同,對夢感的程度也不盡相同.所以,有的人一段時間夢感強(夢多),另一段時間夢感弱(夢少).希望您早日脫離這種整夜做夢的困擾,感謝您的提問,祝您身體健康.
2024-10-22 16:1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科學家做了很多剝奪人做夢的實驗,即當睡眠者一出現做夢的腦電波時,就立即被喚醒,如此反復進行.結果發現,對夢的剝奪,會導致人體一系列生生理異常.如脈搏,血壓,體溫以及皮膚電壓均增加,植物神經系統機能有所減弱.同時還會引起人心理上一系列不良反應,如緊張,焦慮,易怒,記憶障礙,出現幻覺,定向障礙等.顯然,做夢已成為人體一種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過程.正常的夢境活動,成為保護肌體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困素之一.日本山梨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人腦中存在著兩類相反的催眠肽,一類催無夢睡眠肽,另一類催有夢睡眠肽,將它施于動物,使其睡眠的有夢期延長,結果實驗動物的平均壽命大大提高.我們愛做夢,實在是老天給我們的一種恩賜,即使沒有生理上的壽命延長,實際上,我們能同時擁有兩個世界,與不做夢的朋友相比,經歷了更多.許多人都認為,一夜無夢是一件幸福的事.研究者卻發現夢可以鍛煉大腦的思維能力.接受臨床實驗的人群中有一部分在即將進入夢眠狀態即被強行叫醒,結果他們即使在學習中勤奮努力也難以取得良好的成績.夢對人腦的積極作用與計算機對數據的處理有相同之外,它使大腦皮層之間的聯系進入一個更為良好的階段.夢對保持人類的精神健康也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許多患有慢性憂郁癥的病人就長期被混亂的夢或缺乏夢的異常睡眠所困擾.當他們進行了通過電腦調節腦波的睡眠治療后,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好轉.那么,為什么有些人不能做夢或者說完全回憶不了夢境呢?這是受到無線電波的干擾導致的.如果消除了這些干擾,4-6天后就可以重新享受做夢的驚險和樂趣.
2024-10-22 16:1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人為什么要做夢?不做夢會有什么反應?科學家做了很多剝奪人做夢的實驗,即當睡眠者一出現做夢的腦電波時,就立即被喚醒,如此反復進行.結果發現,對夢的剝奪,會導致人體一系列生生理異常.如脈搏,血壓,體溫以及皮膚電壓均增加,植物神經系統機能有所減弱.同時還會引起人心理上一系列不良反應,如緊張,焦慮,易怒,記憶障礙,出現幻覺,定向障礙等.顯然,做夢已成為人體一種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過程.正常的夢境活動,成為保護肌體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困素之一.日本山梨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人腦中存在著兩類相反的催眠肽,一類催無夢睡眠肽,另一類催有夢睡眠肽,將它施于動物,使其睡眠的有夢期延長,結果實驗動物的平均壽命大大提高.我們愛做夢,實在是老天給我們的一種恩賜,即使沒有生理上的壽命延長,實際上,我們能同時擁有兩個世界,與不做夢的朋友相比,經歷了更多.夢對健康有積極作用許多人都認為,一夜無夢是一件幸福的事.研究者卻發現夢可以鍛煉大腦的思維能力.接受臨床實驗的人群中有一部分在即將進入夢眠狀態即被強行叫醒,結果他們即使在學習中勤奮努力也難以取得良好的成績.夢對人腦的積極作用與計算機對數據的處理有相同之外,它使大腦皮層之間的聯系進入一個更為良好的階段.夢對保持人類的精神健康也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許多患有慢性憂郁癥的病人就長期被混亂的夢或缺乏夢的異常睡眠所困擾.當他們進行了通過電腦調節腦波的睡眠治療后,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好轉.那么,為什么有些人不能做夢或者說完全回憶不了夢境呢?這是受到無線電波的干擾導致的.如果消除了這些干擾,4-6天后就可以重新享受做夢的驚險和樂趣.做夢對人有許多好處,做夢可以鍛煉腦的功能.做夢是人腦的一種工作程序,對大腦白天接受的信息進行整理,大腦白天不能處理的信息能在夢境中得到很好的處理,白天苦苦思素而無法解決的難題能在夜晚的夢境中迎刃而解.根據腦電圖的測試也發現,人腦在做夢時的活動是相當強烈的,我們能夠從做夢時測到快速的,紊亂的腦電波,其強度有時會超過覺醒時的強度.從這一點來看,做夢是鍛煉人腦功能的一種自身需要.經常聽到有人抱怨"作了一夜的夢,一宿沒休息好","晚上夢多,簡直沒有睡著".那么真的是做夢耽誤了休息嗎?做夢是大腦不曾休息或休息不好的表現嗎?這種觀念是不對的,做夢并能回憶夢境并非睡眠不深的指標,也不能說做了夢就表示沒有睡好.實際上,做夢是一種生理現象,不管你有沒有夢的回憶,你每天晚上畢定要做4~5回夢.因此說整夜做夢或沒有做夢都不現實,也談不上夢多夢少.有研究表明,夢感與失眠的程度沒有必然的聯系.也就是說,有無夢感和夢感的程度均不能作為失眠與否及失眠程度的客觀指征.做夢本身對人及睡眠都有一定的益處,除非你夜夜驚夢不得安眠,日間有明顯嗜睡,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則應找醫生看看,尋找原因并進行治療.
2024-10-23 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