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尿糖高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糖尿病、腎臟疾病、飲食因素、內分泌疾病、應激狀態等。 1.糖尿病:是導致尿糖高最常見的原因。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時,血糖升高,超過腎臟的重吸收能力,就會出現尿糖。 2.腎臟疾病:如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等,腎臟重吸收葡萄糖的功能受損,也會引起尿糖高。 3.飲食因素:短時間內大量攝入高糖食物,可能導致血糖一過性升高,出現尿糖。 4.內分泌疾病:像甲狀腺功能亢進、肢端肥大癥等,會使體內代謝紊亂,引起血糖升高,進而導致尿糖。 5.應激狀態:如急性感染、創傷、大手術等,會使體內激素分泌異常,導致血糖升高,出現尿糖。 總之,尿糖高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果發現尿糖高,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血糖檢測、糖化血紅蛋白測定、腎功能檢查等,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2 17: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糖含量的定性試驗為陰性。若每日尿糖的定性試驗為陽性,即為尿糖高。 尿糖陽性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血糖增高性糖尿,二是血糖正常性糖尿,后者又稱腎性糖尿。 血糖增高性糖尿多見于糖尿病、甲亢、庫欣綜合癥等。正常人某些情況下也會出現這種情況。血糖增高性糖尿包括: 一,攝入性糖尿。攝入大量富含糖物質或靜脈輸注高滲葡萄糖溶液后出現血糖的短暫性增高而出現糖尿。 二,應激性糖尿。由于情緒激動、腦血管意外、顱腦外傷等情況下,腦血糖中樞受刺激,導致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高,出現暫時性高血糖和一過性糖尿。 三,代謝性糖尿。由于內分泌激素分泌異常,糖代謝發生紊亂引起高血糖所致。典型的代謝性疾病是糖尿病。 四,內分泌性糖尿。內分泌激素中除胰島素使血糖濃度減低外,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胰高血糖素等都使血糖增高。 因此,甲亢、垂體前葉功能亢進(如肢端肥大癥)、嗜鉻細胞瘤、庫欣綜合癥等可出現尿糖。 血糖正常性糖尿是由于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減退,腎糖閾値降低所致,又稱腎性糖尿,可見于家族性糖尿;病理性糖尿則見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癥。妊娠也可以使腎糖値降低而出現糖尿。
2024-10-22 17:1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糖尿病患者主食應吃些避免肥胖,維持理想且合適的體重。定時定量,每餐飲食按照計劃份量進食,不可任意增減。少吃油煎、炸、油酥及豬皮、雞皮、鴨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烹調多采用清蒸、水煮、涼拌、涮、烤、燒、燉、鹵等方式。不可太咸,食鹽攝入量6克以下為宜,飲食不可太咸,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腎等動物內臟類食物。烹調宜用植物性油脂。配合長期性且適當的運動、藥物、飲食的控制。經常選用含纖維質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蔬果等。含淀粉質高的食物及中西式點心均應按計劃的份量食用,不可隨意吃,以免過量吸取。糖尿病治療必須以飲食控制,運動治療為前提.糖尿病人應避免進食糖及含糖食物,減少進食高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適量進食高纖維及淀粉質食物,進食要少食多餐.運動的選擇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應盡可能做全身運動,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礎上應用適當的胰島素增敏劑類藥物或是其他降糖藥,才能達到長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但是口服藥物不行還是要適當使用胰島素啊.多吃苦瓜有好的輔助降血糖作用.
2024-10-22 17:1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餐后尿糖高很正常,尿糖高不代表血糖高,最好早上空腹測晨尿。沒事的,我懷孕27周,上次不知道吃了西瓜后就跑醫院去檢測,結果尿糖2個+,最后復查尿糖陰性。醫生告訴我,這與當時飲食有關,而且糖尿病關鍵因素還是血糖,不是尿糖。
2024-10-22 17:1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尿糖高:只是一次尿糖偏高,沒有臨床意義!沒什么事!建議復查空腹血糖、尿常規!二、血壓偏低:血壓正常值:收縮壓90-139,舒張壓60-89!低血壓患者輕者如無任何癥狀,無需藥物治療。主要治療為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改善體質,增加營養,多喝水,多吃湯,每日食鹽略多于常人。重者伴有明顯癥狀,必須給予積極治療,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嚴重危害發生。(一)、低血壓病人的飲食選擇包括下列幾點:1、暈素兼吃,合理搭配飲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2、如伴有紅細胞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癥,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斗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3、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功效,可常食用。4、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油、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5、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物,適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6、常吃生姜,能促進消化、健胃、升高血壓。可將姜末撒于菜湯中或用姜末泡水代茶。7、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子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二)、低血壓食療方法1、烏骨雞1只(約重1500克)。將雞去毛剖肚洗凈,在雞腹肚中放入當歸頭60克、黃芪50克、紅糖150克、米酒50克,再將雞肚皮縫緊,入鍋隔水蒸熟,吃肉喝湯,每半月吃一次,連吃兩月。2、紅棗15枚去核,粟子150克,洗?1只,雞切成塊狀,大火煸炒,后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紅棗、栗子燜熟食之。3、鯽魚1條,糯米60克。將魚洗凈(不要去鱗)與糯米共煮成粥,每周用2次,連服兩月。4、嫩母雞1只,黃芪30克,新鮮天麻100克(干品15克)。雞洗凈入沸水中焯一下,用涼水沖洗。將天麻、黃芪切片裝入雞肚內。將雞放入沙鍋中,加蔥、姜適量,鹽、酒、陳皮15克,水適量,用文火燉至雞爛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5、紅棗20克,沙參15克,生熟地各10克,加水適量用燉盅隔水蒸3小時后,加蜂蜜適量,每日分兩次吃完,連服15天。
2024-10-23 0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