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饑餓性腹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問題,通常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多、大便性狀改變、腹部不適、食欲不振、體重增長緩慢等。 1. 排便次數增多:患兒排便次數明顯增加,每日可能多達 5 - 8 次甚至更多。 2. 大便性狀改變:大便多為黃綠色的稀便或黏液便,水分較多。 3. 腹部不適:常伴有腹部腸鳴音亢進、腹痛等癥狀,患兒可能會哭鬧不安。 4. 食欲不振:對食物的興趣降低,進食量減少。 5. 體重增長緩慢:由于營養攝入不足,體重增長速度明顯低于正常兒童。 6. 精神狀態改變:可能出現精神萎靡、煩躁等情況。 總之,饑餓性腹瀉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一旦發現相關癥狀,應及時調整喂養方式。如癥狀持續不緩解,需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22 16: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饑餓性腹瀉的便便一般是綠色,粘糊糊的,量少,不到吃奶時間寶寶就哭,最近有很多寶寶腹瀉,注意觀察寶寶的精神和尿量,正常的話就不用擔心
2024-10-22 16:1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大便為綠色稀水樣,但小兒一般狀態好,提示有饑餓性腹瀉,需增加奶量
2024-10-22 16:1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考慮是腸炎一類的,建議服用頭孢顆粒+聚克調理
2024-10-22 16:1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饑餓性腹瀉顧名思義是新生兒或嬰兒在喂養過程中由于食物的質和量不足,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腸子的蠕動加快而引發的腹瀉。起病時,每天大便四至六次,大便稀薄,呈黃或黃綠色,混有少量黏液和奶塊,也可能有些腥臭味。若此時食物的質和量得不到糾正,癥狀就會一天天加重,每日腹瀉可達十多次,嚴重的還會出現食欲減退、吐奶、睡眠不好、愛哭鬧、汗多、盜汗,容易傷風感冒等。另外,患兒臀部皮膚常因酸性大便腐蝕而出現表皮剝脫、發紅等。饑餓引起腹瀉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腸蠕動增加,故大便次數增多。在考慮到孩子的腹瀉可能是由饑餓引起的,可以從小量開始增加食量。食量增加后,大便次數未見增多,就可以繼續加量。即使大便增加1-2次,仍可堅持下去。經過3-4天才的觀察,大便次數未再增加,即可再加量。就是這樣邊觀察,邊加量,直到飲食能滿足嬰兒的需要為止。饑餓性腹瀉與消化不良性腹瀉的癥狀雖然很相似,但兩者的病因和治法則不盡相同,所以必須特別要區分清楚。消化不良性腹瀉的患兒排便前表現不安、啼哭、似有腹痛,并能聽到腸鳴音,便后安靜。饑餓性腹瀉的病兒排便前后都不哭鬧,食欲也好,喂食后往往不到一兩個小時就又哭鬧尋食。如是4到6個月的嬰兒饑餓性腹瀉的治療應注意下列幾方面問題:凡有母乳不足者,每次喂奶后可適當加喂一些奶粉,或在兩次喂奶中間加喂米湯,米湯內可加多維葡萄糖,并注意及時按月齡適當增加各種輔食。對于食欲不好、吐奶、腹瀉次數每天超過十次以上的重癥患兒,可用中藥調理脾胃,可使用醒脾養兒顆粒及葡萄糖酸鋅口服液和腸道有益菌予以治療,同時逐漸給小兒增加奶量及輔食。
2024-10-22 2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