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腎小球腎炎的康復需要綜合多種因素,包括規范治療、合理飲食、適度休息、預防感染、定期復查等。 1. 規范治療:根據病情使用藥物,如糖皮質激素(潑尼松、甲潑尼龍)、免疫抑制劑(環磷酰胺、嗎替麥考酚酯)、降壓藥(硝苯地平、貝那普利)等,抑制炎癥,控制血壓,減輕腎臟損傷。 2. 合理飲食:限制鹽的攝入,每日不超過 5 克;控制蛋白質攝入量,以優質蛋白為主,如瘦肉、魚類、蛋類;避免高鉀、高磷食物。 3. 適度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勞累和劇烈運動,有利于腎臟功能的恢復。 4. 預防感染:注意個人衛生,預防呼吸道、泌尿道等感染,感染可能加重病情。 5. 定期復查:監測尿常規、腎功能等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腎小球腎炎的康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遵循醫囑,注意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才能促進病情的好轉和康復。
2024-10-22 15: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本病治療以休息及對癥為主/少數急性腎功能衰竭病例應予透析,待其自然恢復.不宜用激素及細胞毒藥物.一,一般治療肉眼血尿消失,水腫消退及血壓恢復正常前應臥床休息.予低鹽(<3g/d)飲食,尤其有水腫及高血壓時.腎功能政黨者蛋白質入量應保持正常(每日每公斤體重1g),但氮質血癥時應限制蛋白質攝入,并予高質量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動物蛋白).僅明顯少尿的急性腎功能衰竭病例才限制液體入量.二,治療感染灶從前多主張病初注青霉不經(過敏者更換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10~14d,但其必需性現有爭議.反復發作的慢性扁桃體炎,待腎炎病情穩定后(尿蛋白小于(+),尿沉渣紅細胞少于10個/高倍視野)可作扁桃體摘除,術前,后兩周需注射青霉素.三,對癥治療利尿可消腫,降血壓.常用噻嗪類利尿劑(如雙氫氯噻嗪25mg,每日2~3次),必要時才予袢利尿劑如呋塞米(fursemide)20~60mg/d,注射或分次口服.利書法后高血壓近代制仍不滿意時,可加用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啶20~40mg/d,分次口服或血管擴張藥如肼酞嗪(hydralazme)25mg,每日3次.但保鉀利尿藥(如氨苯蝶啶及安體舒通)及血管緊張素轉化酶轉化酶抑制劑(如巰甲丙肺腑酸)少尿時應慎用,以阸誘發高血鉀.四,中醫藥治療本病多屬實證.根據辨證可分為風寒,風熱,濕熱,分別予以宣肺利尿,涼血解毒等療法.本病恢復期脈證表現不很明確,放證不易掌握,仍以清熱利濕為主,佐以養阻,但不可溫補.五,透析治療少數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時(能見本篇章第十章),應及時給予透析(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皆可).由于本病具有自愈傾向,腎功能多可逐漸恢復,一般不需要長期維持透析.
2024-10-22 15: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腎小球腎炎要區分是急性腎小球腎炎還是慢性腎小球腎炎,如果是慢性腎小球腎炎治療的目的就是一延緩腎功能進行性減退,不以消除蛋白尿,血尿為目標,一般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細胞毒類藥物,可采用綜合治療.首先腎功能正常者優質蛋白飲食(0.8-1.0/kg每日)腎功能不全者優質蛋白飲食,限磷攝入.其次,要控制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明顯過高,要注意控制,目標血壓是控制在140/90mmHg,尿蛋白大于2克/24小時者,應降至120/70mmHG.低蛋白,低磷飲食及降壓治療可以減輕腎小球內高濾過,高灌注球內高壓,延緩腎小球硬化,保護腎最后,對高粘高凝患者,可酌情應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及抗凝治療.慢性腎炎患者病情遷延,時輕時重,可以臨床緩解,但很難完全治愈,總的說來病變在緩慢進展,最終發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但進展的速度取決以病理類型,也與保養和治療好壞及醫療條件有關.因此,應避免勞累,受涼,感染,禁用對腎臟有毒的藥物,婦女禁止妊娠,以減緩腎功能損害.
2024-10-22 15:5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建議:您好,如果是慢性腎炎,建議康復期最好用中藥治療效果比較好,慢性腎炎是引起終末期腎衰(尿毒癥)的第一位原因,占60%左右。對于慢性腎炎,西醫無很好辦法,對比較頑固的蛋白尿等癥狀,只能采取激素等進行維持性治療,患者容易反復發作??梢远〞r復查腎功的情況。中藥可以選擇腎寶合劑,調和陰陽,溫陽補腎,扶正固本。
2024-10-22 15:5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你可以對下面進行參考。非IgA系膜增生性腎炎(nonIgamesangial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是指光鏡下病理學改變以彌漫性系膜細胞增生和/或系膜基質增寬的一組疾病。本組疾病的發病率各地報告差異頗大,如在美國本組疾病占原發性腎病綜合征還不到10%,然而在我國卻十分常見,占約30%,如按原發性腎小球疾病腎活檢數計算則可高達40%。這種差異除與地理、種屬、環境等因素有關外,還與標本制備、活檢時所處的病程階段以及評定標準有關。由于系膜增生性腎炎僅是一個病理描述上的概念,所以它包含了多種情況。在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中,系膜增生性腎炎與微小病變性腎病和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癥之間有很大重疊。微小病變腎病也可伴有一定程度的系膜增生,而系膜增生性腎炎也可有局灶節段性加重,甚至有局灶節段性硬化;加上重復腎活檢的表現可以相互轉換,和對治療反應的不一致性,因而有認為上述三種組織學類型可能只是不同嚴重程度的同一種疾病。至于系膜增生性腎炎是否作為一個獨立的疾病,以及它同微小病變腎病和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癥的關系,仍有待進一步探明。本組疾病在光學顯微鏡下與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小球腎炎(彌漫性系膜內皮細胞增生性腎炎)的消散期,以及系膜毛細血管增生性腎炎的早期(指系膜組織尚未侵入內皮下時)常無法區分。在免疫熒光檢查中,免疫熒光陽性物的種類與強度也有很大不同:以IgA為主的,則為IgA腎病;以IgM和/或C3系膜沉積為主的,有人稱之為“IgM腎病”,然尚未得到公認;以Ig和/或C3沉積為主的也有多種模式;另有無免疫熒光陽性物質沉積的。在繼發性腎小球疾病中有類似形態學表現的就更多,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癜、類風濕性關節炎、遺傳性腎炎、肺出血-腎炎綜合征、Kimura病和D-青霉胺引起的腎損害等;血管炎腎損害也很相似,但常伴腎小球血管叢壞死性改變。本節所討論的是指原發性系膜增生性腎炎,不包括前述其他疾病。當病人腎活檢顯示系膜增生輕微、無免疫球蛋白沉積或無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征象疊加時,常有良性預后。這類病人大多對糖腎上腺皮質激素有較良好的反應,唯療程要適當延長;對其中無效,或僅部分緩解的病人或反復復發的病人,可加用細胞毒類藥物,如環磷酰胺或苯丁酸氮芥或硫唑嘌吟等,部分可以有效或增加緩解率和減少復發。當成人病例伴腎病綜合征,而腎活檢又顯示中度至嚴重彌漫性系膜增生伴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表現疊加時,常常對糖皮質腎上腺激素反應差、傾向于持續性蛋白尿并緩慢進展成腎功能不全。這些病人如伴有球囊粘連、小球硬化毀損、腎小管萎縮和間質纖維化則更差。這類病在試用強的松標準劑量8周后,如無效要改為隔日治療并減少劑量,視病情決定療程并注意防止和減少激素治療的副反應。國際兒童腎臟病合作研究結果顯示對有顯著系膜細胞增生者,延長激素療程至1年以上,能獲較滿意效果。在成人中使用這方案仍須謹慎。對典型系膜增生性腎炎伴IgM為主的沉積物時,其對激素治療反應亦差,易進展成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癥??傊?,對激素治療反應良好的病人,通常預后較好,盡管蛋白尿時可加重時又緩解,僅少數發展成終末期腎病;而對激素無反應的以持續腎病綜合征為表現的病人,預后較差,然其發生腎衰的速度并不一致。細胞毒類藥物能否減緩進展速度并不清楚。有人估計,起病時即有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表現重疊且對激素治療無反應者,常常在5~10年后發生腎功能衰竭。對重癥系膜增生性腎炎疊加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癥,伴腎病綜合征又在3年內發生腎衰的病人作腎移植后,有報導移植腎復發性腎炎的發生率很高。上邊的僅供參考
2024-10-23 09: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