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多喝酒后喉嚨腫痛反復,右半邊痛,為何?咋治?
因工作需要開會時講話太多(差不多3個小時),聲音也比較大,下午就感覺喉嚨很不舒服,就買了一盒金嗓子吃,吃完之后感覺好了一點,第二天為了應酬又喝了比較多的酒.第四天就痛得不行了,說話困難,但吃東西沒有影響.到醫院一看,醫生說是喉嚨紅腫,是發炎,結果開了一些消炎的吊水及霧化,用完之后感覺好了很多,可是過兩天又不行了,就這樣反反復,半個多月沒有一點好轉.有人又建議吃中藥,中醫說是上火,又吃下火的中藥一周,之后可以小聲說一小段話了.就這樣一直拖到現在,一直在吃消炎、下火的藥,也不見好轉。現在就是不能說多話,多說一點就痛,如果不說話就不痛.吃東西也正常,但痛也是右半邊痛,左半邊不痛,請問這是什么原因,如何治療?本人喉嚨痛之前一直到現在如遇冷空氣,喉嚨里就感覺有東西,吐不出來又吞不下去,早上刷牙時也會有嘔吐地感覺,如把握不好就會吐得一塌胡涂。如果長時間不說話,而不痛之后,喉嚨就會有很干的感覺,一旦開口說話,就有一種肌肉在輕微撕裂的感覺,好象皮膚擦傷而結痂后繃得很緊的感覺。醒后咽部干燥.每次很痛時舌頭上的舌苔很厚,很白。而不痛時舌頭則很紅潤。右邊牙齒也時常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喉嚨腫痛反復且右半邊痛,可能與用嗓過度、飲酒刺激、炎癥未愈、慢性咽炎、局部神經敏感等有關。 1.用嗓過度:長時間大聲講話會損傷喉部黏膜和肌肉,導致疼痛。應注意讓聲帶充分休息,避免長時間連續講話。 2.飲酒刺激:酒精對喉部產生刺激,加重炎癥。治療期間應嚴格戒酒,避免刺激。 3.炎癥未愈:之前的消炎治療不徹底,炎癥未完全消除。需繼續遵醫囑使用消炎藥,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羅紅霉素等。 4.慢性咽炎:本身存在慢性咽炎,在外界刺激下容易發作。可使用清喉利咽顆粒、藍芩口服液等緩解癥狀。 5.局部神經敏感:喉部局部神經敏感,稍有刺激就會疼痛。可適當補充維生素 B 族,營養神經。 總之,喉嚨腫痛反復且右半邊痛的原因較為復雜。應注意保護喉部,避免刺激因素,遵醫囑治療。如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復診,調整治療方案。
2024-10-22 16: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中醫方劑(一) 肺腎陰虛,虛火上擾。 滋養肺腎,祛濕化痰。 慢咽湯。 熟地20克,當歸10克,法夏12克,茯苓15克,桔梗15克,大力子10克,陳皮10克,皂刺12克,重樓15克,甘草10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云南中醫雜志》。中醫方劑(二) 七情郁結,痰滯咽中。 疏氣化痰。 二四合劑加減。 半夏9克,陳皮12克,茯苓6克,甘草6克,川樸12克,蘇梗12克,生地9克,玄參12克,沙參12克,南星9克,菖蒲12克,桔梗6克,僵蠶9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石家莊市中醫院方。中醫方劑(三) 肺腎陰虛,咽喉失其潤養。 滋養肺腎。 咽喉甘露飲。 二冬各12克,二地各9克,二芍各9克,元參6克,元芩6克,石斛9克,杷葉9克,甘草6克,玉蝴蝶6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齊強方。中醫方劑(四) 虛火上炎。 滋陰涼血,清熱利咽。 新加甘露飲。 麥冬20克,生地15克,玄參15克,豆根15克,黃芩10克,杷葉10克,石斛10克,射干10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陸寒月方。中醫方劑(五) 肺腎陰虛。 養陰清熱利咽。 利咽湯。 玄參12克,麥冬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桔梗5克,射干5克,生甘草3克,玉蝴蝶5克,瓜蔞皮10克,蟬衣5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黃煌方。中醫方劑(六) 痰濕結聚,氣血瘀滯。 燥濕化痰,活血祛瘀,消腫止痛。 苦酒湯。 半夏(砸碎)500克,醋2500毫升。 將醋、半夏入鍋內浸泡24小時,煮沸撈棄半夏,加入苯甲酸鈉(量按藥液的0.5%加),過濾,分裝100毫升瓶備用。每次服10毫升,每日1-2次。 蔡福養方。中醫方劑(七) 邪熱羈留上焦,化燥灼傷肺陰。 清熱解毒,利咽豁痰,酸甘化陰。 二根二白玄梅桔甘湯。 山豆根9-12克,板藍根15-30克,玄參15-30克,烏梅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白薇9-12克,白蘞9-12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四川中醫》。中醫方劑(八) 肺腎陰虧,陰虛血熱,復感風邪,結于咽喉。 滋陰涼血疏風。 滋陰清咽湯。 生地9克,丹皮9克,天花粉9克,知母9克,麥冬12克,女貞子12克,旱蓮草12克,石斛12克,蟬蛻6克,薄荷6克,桑葉4片,綠萼梅10朵,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李斯熾方。中醫方劑(九) 肺腎陰虛,咽喉失于濡潤。 滋陰潤肺,清熱養腎。 百生湯。 百合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桑白皮10克,玄參10克,麥冬10克,柿霜6克,川貝粉(沖服)3克,甘草3克,蘆根30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干祖望方
2024-10-22 16: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概述慢性咽炎(chronicpharyngitis)系咽粘膜的慢性炎癥。常為呼吸道慢性炎癥的一部分。本病多見,病程長,癥狀頑固,治療困難。病因(一)局部因素:(1)多為急性咽炎反復發作或延誤治療轉為慢性;(2)患有各種鼻病,因鼻阻塞而長期張口呼吸及鼻腔分泌物下流,致長期刺激咽部,或慢性扁桃體炎,齲病等影響所致。 (二)物理化學因素刺激:如粉塵、頸部放療、長期接觸化學氣體、煙酒過度等都可引起本病。 (三)全身因素:各種慢性病,如貧血、便秘、下呼吸道慢性炎癥,心血管疾病,新陳代謝障礙,肝臟及腎臟病等都可繼發本病。癥狀咽部可有各種不適感覺,如異物感、發癢、灼熱、干燥、微痛、干咳、痰多不易咳凈,講話易疲勞,或于刷牙漱口,講話多時易惡心作嘔。慢性咽炎可分為:①慢性單純性咽炎:粘膜彌漫性充血,小血管擴張,色暗紅,附有少量粘稠分泌物。②慢性肥厚性咽炎:粘膜增厚,彌漫性充血,色暗紅。咽后壁淋巴濾泡增生充血腫脹,呈點狀分布或融合成塊。兩側咽側索亦充血肥厚。③萎縮性或干燥性咽炎:粘膜干燥,萎縮變薄,色蒼白發亮如蠟紙,并有膿痂附著。咽部感覺及反射減退,鼻咽部也有粘稠分泌物或膿痂附著,有時可在咽后壁見到頸椎椎體的輪廓。若早期萎縮改變不明顯,僅表現干燥者,稱干燥性咽炎。檢查詳細詢問病史,仔細檢查鼻咽及喉咽,以及進行必要的全身檢查。特別注意排除鼻、咽、喉食管、頸部的隱性病變,如早期惡性腫瘤,在未能排除隱性病變之前需對病人進行追蹤觀察,以免誤診。治療消除各種致病因素,如治療全身性疾病,治療鼻竇炎。注意營養,增強體質鍛練。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煙酒,發音不當應矯正。在有粉塵或刺激性氣體環境中工作者應戴口罩。局部可用復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2%硼酸液、3%鹽水等漱口,3%碘甘油涂咽,或者含化碘喉片,薄荷喉片及六神丸等。口服滋陰生津、清熱潤肺中藥,如元參、麥冬,生地,雙花,射干,甘草煎服。對肥厚性咽炎可用10~30%硝酸銀涂咽或用電凝固法。紫外線照射,冷凍治療,激光治療等均可收到一定效果。對萎縮性咽炎可服維生素A、B2、C、E以促進粘膜上皮增生。慢性咽炎的治療:1、消除各種致病因素和增強體質,對本病防治至頭重工,包括戒煙酒、改善工作環境、積極治療鼻及鼻咽部慢性炎癥等。2、中醫中藥:中醫認為慢性咽炎系陰虛火旺,虛火上擾,以致咽喉失養。治宜滋陰降火,用增液湯加減。亦可用雙花、麥冬適量,加胖大海2枚,用開水沖泡代茶飲之。3、局部療法:(1)單純性咽炎:常和復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液、2%硼酸液等經常漱咽,或含化碘喉片、薄荷喉片、六神丸等,可減輕癥狀。(2)肥厚性咽炎:除上述各種療法外,可用藥物(硝酸銀)或電凝固法火燒灼增生的淋巴濾泡,但燒灼范圍不宜過廣。也可用冷凍可激光治療。
2024-10-22 16: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建議:你好,你這種情況,是因為聲帶損傷,后又末能及時治療引起的慢性咽炎。建議你首先改善自己的飲食,盡量清淡,忌酸辣煎炸的食物,避免過于長時間的談話。可以選擇服用黃氏響聲丸(疏風清熱,化痰散結,利咽開音。用于,聲音嘶啞,咽喉腫痛,咽干灼熱,咽中有痰,或寒熱頭痛,或便秘尿赤;急、慢性喉炎)慢嚴舒檸清喉利咽顆粒清熱利咽、寬胸潤喉。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咽喉發干、聲音嘶啞;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見上述癥候者,常用有保護聲帶作用。喉疾靈膠囊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扁桃體炎,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發作。桂林西瓜霜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風熱上攻、脾胃熱盛所致的乳蛾、喉痹、口糜,癥見咽喉腫痛、喉核腫大、口舌生瘡、牙齦腫痛或出血;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口腔炎,口腔潰瘍,牙齦炎見上述證候者及輕度燙傷(表皮未破)者。
2024-10-22 16:0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慢性咽炎中藥治療中醫方劑(一) 肺腎陰虛,虛火上擾。 滋養肺腎,祛濕化痰。 慢咽湯。 熟地20克,當歸10克,法夏12克,茯苓15克,桔梗15克,大力子10克,陳皮10克,皂刺12克,重樓15克,甘草10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云南中醫雜志》。中醫方劑(二) 七情郁結,痰滯咽中。 疏氣化痰。 二四合劑加減。 半夏9克,陳皮12克,茯苓6克,甘草6克,川樸12克,蘇梗12克,生地9克,玄參12克,沙參12克,南星9克,菖蒲12克,桔梗6克,僵蠶9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石家莊市中醫院方。中醫方劑(三) 肺腎陰虛,咽喉失其潤養。 滋養肺腎。 咽喉甘露飲。 二冬各12克,二地各9克,二芍各9克,元參6克,元芩6克,石斛9克,杷葉9克,甘草6克,玉蝴蝶6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齊強方。中醫方劑(四) 虛火上炎。 滋陰涼血,清熱利咽。 新加甘露飲。 麥冬20克,生地15克,玄參15克,豆根15克,黃芩10克,杷葉10克,石斛10克,射干10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陸寒月方。中醫方劑(五) 肺腎陰虛。 養陰清熱利咽。 利咽湯。 玄參12克,麥冬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桔梗5克,射干5克,生甘草3克,玉蝴蝶5克,瓜蔞皮10克,蟬衣5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黃煌方。中醫方劑(六) 痰濕結聚,氣血瘀滯。 燥濕化痰,活血祛瘀,消腫止痛。 苦酒湯。 半夏(砸碎)500克,醋2500毫升。 將醋、半夏入鍋內浸泡24小時,煮沸撈棄半夏,加入苯甲酸鈉(量按藥液的0.5%加),過濾,分裝100毫升瓶備用。每次服10毫升,每日1-2次。 蔡福養方。中醫方劑(七) 邪熱羈留上焦,化燥灼傷肺陰。 清熱解毒,利咽豁痰,酸甘化陰。 二根二白玄梅桔甘湯。 山豆根9-12克,板藍根15-30克,玄參15-30克,烏梅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白薇9-12克,白蘞9-12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四川中醫》。中醫方劑(八) 肺腎陰虧,陰虛血熱,復感風邪,結于咽喉。 滋陰涼血疏風。 滋陰清咽湯。 生地9克,丹皮9克,天花粉9克,知母9克,麥冬12克,女貞子12克,旱蓮草12克,石斛12克,蟬蛻6克,薄荷6克,桑葉4片,綠萼梅10朵,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李斯熾方。中醫方劑(九) 肺腎陰虛,咽喉失于濡潤。 滋陰潤肺,清熱養腎。 百生湯。 百合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桑白皮10克,玄參10克,麥冬10克,柿霜6克,川貝粉(沖服)3克,甘草3克,蘆根30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干祖望方
2024-10-23 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