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用藥及不良習慣影響如何?
據檢查得了胸膜炎,醫生開了藥,但仍未見好,說是不嚴重。請問胸膜炎吃什么藥好?抽煙還有其他不良飲食會影響嗎?謝謝!!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胸膜炎是由致病因素刺激胸膜所致的炎癥,常見病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病等。治療胸膜炎的藥物有抗生素類如頭孢呋辛酯、抗結核藥如異煙肼、鎮痛藥如布洛芬等。抽煙及不良飲食會加重病情。 1. 病因:細菌、病毒、結核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等都可能引發胸膜炎。 2. 癥狀:胸痛、咳嗽、呼吸困難等是常見癥狀,不同病因癥狀可能有所不同。 3. 檢查:胸部 X 線、CT 檢查、胸腔穿刺等有助于明確診斷。 4. 藥物治療: 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用于細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 抗結核藥:異煙肼等,針對結核性胸膜炎。 鎮痛藥:布洛芬能緩解疼痛。 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減輕炎癥反應。 5. 生活注意:抽煙會損害呼吸系統,加重胸膜炎。不良飲食如辛辣、油膩食物也會刺激胸膜。 胸膜炎患者應遵醫囑用藥,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不良習慣,定期復查。如癥狀加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
2024-10-22 17: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我們是不能開藥的,具體用藥請你咨詢當地醫院的醫生。以醫生的處方為主!!概述結核性胸膜炎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胸膜炎癥,多見于青少年,一般起病緩慢,肺內同時可有或無明顯的結核病源,抗結核治療效果好。臨床表現1.發熱、盜汗、乏力、胃納差等全身不適,胸痛、乾咳。可有呼吸困難。2.少量積液時無明顯體征,中或大量積液時,患側呼吸運動減弱、語顫消失,叩診呈濁音或實音,呼吸音減弱或消失,氣管、縱隔均可移向健側。診斷依據1.發熱、盜汗、胸痛、乾咳、呼吸困難等。2.胸腔積液少量時可無明顯體征,積液量多時可有呼吸運動減弱,語顫消失,叩診呈濁音或實音,呼吸音減弱或消失,氣管、縱隔偏向健側。3.血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增多,血沉增快,結核菌素皮膚試驗陽性。4.X線檢查:少量積液時,肋膈角變鈍,更多量積液有向外側、向上的弧形上緣的積液影,肺底部積液可見患側“膈肌升高”,改變體位胸水可流動。5.超聲波檢查:可見液平段。6.胸穿抽出液體為滲出液,其中以淋巴細胞為主,胸水乳酸脫氫酶(LDH)升高,胸液涂片不易找到結核菌,結核菌培養約1/5陽性。7.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如:癌性或間皮瘤等。治療原則1.抗結核治療。2.胸腔穿刺抽液。3.對癥、支持治療。用藥原則1.結核性胸膜炎主要是用結核病藥和胸穿抽液治療。2.糖皮質激素,如強的松,可減輕中毒癥狀、促進胸液的吸收和減少胸膜粘連。輔助檢查1.結核性胸膜炎的患者,行檢查框限“A”即可。2.要做鑒別診斷時,可行檢查框限“B”和“C”。3.胸膜活檢和細菌學檢查具有確診價值。療效評價1.治愈:癥狀、異常體征消失,血沉正常,X線檢查胸腔積液完全吸收。2.好轉:癥狀、異常體征基本消失,血沉正常或接近正常,X線檢查胸腔積液明顯吸收或僅有少量積液。3.未愈:癥狀、體征及X線檢查無改變或加重。
2024-10-22 17: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建議您在醫生的指導下喲功能要治療,這方面的藥均為處方藥。我們不能給您開藥結核性胸膜炎是由結核桿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癥。其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Hcd1a05;胸痛H、呼吸困難及胸膜腔積液。當結核桿菌進入胸膜腔,而人體正處于高度過敏狀態時,可能引起滲出性胸膜炎。診斷:血液檢查H,可見血白細胞早期可略增高,血沉增快,女性大于每小時20毫米,男性大于每小時15毫米。胸水檢查符合結核性滲出液,結核菌檢查可獲陽性結果。超聲探查,滲出性胸膜炎患側可見液平段。Hcd1ca13;X線檢查H干性胸膜炎可無異常,滲出性胸膜炎可見胸腔積液影像。治療:結核性胸膜炎以藥物治療為主,要進行正規的抗結核療法定期作X線檢查。如果滲出性胸膜炎胸水量較多,壓迫心肺,出現呼吸困難、心慌、胸悶等癥狀,必須立即去醫院治療。預防:在預防上首先要切斷傳染途徑,盡量減少與結核病患者的接觸。生活起居要有規律,適當安排工作與休息,不要過于疲勞。飲食要富于營養,忌食辛辣、動火生痰之品,有煙酒嗜好者應堅決戒除。平時應保持精神舒暢,心情愉快,參加一些自己喜歡的文娛活動。本病是由慢性原發性心肌病變和心室長期壓力或容量負荷過重,引起原發性或繼發性心肌收縮力受損所致,又稱充血性心力衰竭。其臨床特點以咳嗽、咯粉紅色泡沫痰、端座呼吸、呼吸困難、肺底部羅音、心尖部舒張期雜音、左心室增大;或惡心嘔吐、上腹脹痛、水腫、發紺、頸靜脈怒張、三尖瓣區收縮期雜音、肝腫大、右心室增大等為主癥。中年人充血心力衰竭最常見的病因是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和肺原性心臟病。其他較常見的病因有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和腎炎。
2024-10-22 17: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建議:您好!胸膜炎的治療視其病因而定。細菌感染所致者,應給予抗生素治療。病毒感染所致者,無需抗感染治療。自身免疫疾病所致者,治療基礎疾病可使胸膜炎消退。①抗生素治療②緩解疼痛:口服阿司匹林0.6克或消炎痛50毫克,1日3次,或可待因15--30毫克,1日3次。③胸腔穿刺抽液④激素治療平常l.注意休息,高蛋白及高維生素飲食。2.宜戒煙酒。
2024-10-22 17:4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胸膜炎胸膜炎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胸膜壁層和臟層的炎癥。大多為繼發于肺部和胸部的病變,也可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臨床上胸膜炎有多種類型,以結核性胸膜炎最為常見。本病屬中醫“咳嗽、懸飲、肋痛”范疇。[臨床表現]1.病情輕者無癥狀。2.主要臨床表現為胸痛、咳嗽、胸悶、氣急,甚則呼吸困難,感染性胸膜炎或胸腔積液繼發感染時,町有惡寒、發熱。3.不同病因所致的胸膜炎可伴有相應疾病的臨床表現。[診斷]1.一般分為10型(1)纖維蛋白性胸膜炎:即“干性胸膜炎”,胸膜局部滲出少量纖維蛋白而無胸腔積液。多由肺部炎癥蔓延至胸膜所致,多數無癥狀,少數病人有局限性針刺樣痛。(2)漿液纖維蛋白性胸膜炎:即“滲出性胸膜炎”,為漿液和纖維蛋白滲出積聚于胸腔內,常由結核性胸膜炎、化膿性胸膜炎、腫瘤性胸膜炎所致。胸痛氣急為主要表現。(3)結核性胸膜炎:由結核菌從原發綜合征的淋巴結經淋巴管到達胸膜,或胸膜下的結核病灶蔓延至胸膜所致。臨床主要有結核性干性胸膜炎、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結核性膿胸。常有胸痛,氣急及結核中毒癥狀。(4)腫瘤性胸膜炎;由胸內或胸外癌腫,直接侵犯或轉移至胸膜所致。主要表現為胸悶、進行性呼吸困難,并伴原發病灶的相應癥狀。(5)化膿性胸膜炎:多由肺、食道、腹部感染等蔓延至胸膜所致。表現為惡寒、高熱、胸痛、咳嗽和咯吐膿痰。(6)真菌性胸膜炎:多由放線菌、白色念球菌累及胸膜所致。(7)結締組織病胸膜炎:常見于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以胸痛、氣急及原發疾病癥狀為主要表現。(8)膽固醇性胸膜炎;為胸液中含有大量的游離膽固醇結晶,可能與脂肪代謝障礙有關,臨床癥狀輕微。(9)乳糜胸:為胸液中含淋巴乳糜,多因腫瘤、淋巴結結核、絲蟲病肉芽腫壓迫或損傷胸導管和乳糜池所致。胸悶、氣急為主要表現。(10)血胸:是指明顯的胸腔內出血。是由于自發性氣胸、含血管的胸膜黏連撕裂、或出血性胰腺炎等病因所致。主要表現為胸痛、胸悶、甚至休克等癥狀。2.查體:干性胸膜炎:呼吸運動受限,局部壓痛,呼吸音減弱,可聞及胸膜摩擦音。滲出性胸膜炎:積液量多時患側呼吸運動受限,甚則強迫體位,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胸廓飽滿,氣管向健側移位,叩診呈實音,語顫、呼吸減弱或消失。3.x線檢查:于性胸膜炎病變局限者可無明顯變化。胸腔積液較少時,見肋隔角模糊變鈍。胸腔積液較多時,可見肺下野密度增加,陰影上緣自腋下向內下方呈弧形分布。4.超聲波檢查:可發現透聲良好的液性暗區,可提示穿刺的范圍、部位、深度。5.實驗室檢查(1)胸腔積液常規、生化、培養可判斷積液的性質,及發現結核菌或其他致病菌。(1)結核菌素試驗及結核桿菌抗體陽性有助于結核性胸膜炎的診斷。(3)血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可正常或增高,血沉常加快。6.本病應注意與支氣管肺癌胸膜轉移及肝、腎、心臟疾病所致的胸腔積液相鑒別。[治療]1.西醫藥治療(1)抗生素治療①抗結核藥物治療:適用于結核性干性或滲出性胸膜炎的治療。異煙肼每日300毫克、或利福平每日壩毫克、或乙胺丁醇每日0.75-1克,一次頓服,連續服藥3個月。鏈霉素每日0.75-1克,肌注,1—2月,與口服藥交替使用,總計療程6-9月。②非結核性胸膜炎:應針對原發病(如感染、腫瘤等)選擇相應的藥物治療。③化膿性胸膜炎或結核性膿胸伴感染者:青霉素C每日160萬—320萬單位,分4次肌注,并可于胸腔內再加注807單位。(1)緩解疼痛:口服阿司匹林0.6克或消炎痛50毫克,1日3次,或可待因15~30毫克,1日3次。(3)胸腔穿刺抽液:適用于滲出性胸膜炎胸腔大量積液,有明顯呼吸困難,或積液久治仍不吸收者。每次抽液量不宜超過1000毫升,每周2-3次。(4)激素治療:與抗結核藥物聯用,對消除全身毒性癥狀,促進積液吸收,防止胸膜增厚黏連,有積極的治療作用。可用強的松15—30毫克,分3次口服,待全身癥狀改善,積液明顯吸收減少時,可逐漸減量,一般用藥4~6周。2.中醫藥治療(1)邪犯胸肺:惡寒發熱,咳嗽痰少,胸脅刺痛,口苦咽干,舌紅苔薄,脈弦數。治法:和解清熱,理氣通絡。方藥:柴胡15克、黃芩10克、瓜蔞30克、半夏10克、枳殼10克、桔梗10克、赤白芍各15克、桑白皮10克、甘草6克、貓瓜草30克。(1)飲停胸脅:咳唾引痛,呼吸困難,咳逆喘息不能乎臥,舌苔白膩,脈沉弦。治法:逐水祛飲。方藥:葶藶子11克、桑白皮10克、瓜萎15克、蘇于10克、陳皮10克、半夏10克、椒目lO克、茯苓15克、薤白10克、橘紅10克、百部30克、甘草6克。(3)痰淤互結:胸痛胸悶,呼吸不暢,遷延經久不已,舌紫暗、苔白,脈弦。治法:化痰活血,理氣和絡。方藥:旋復花10克、蘇于10克、杏仁10克、半夏10克、意苡仁30克、茯苓15克、香附10克、陳皮10克、瓜蔞15克、枳殼10克、赤芍15克、制乳沒各6克(包煎)、路路通10克。(4)陰虛內熱:嗆咳少痰,口干咽燥,潮熱盜汗,五心煩熱,顴紅,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數。治法:滋陰清熱。方藥:沙參15克、麥冬15克、太子參13克、玉竹15克、花粉15克、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百部15克、川貝粉6克(沖服)、功勞葉10克、銀柴胡10克、廣郁金10克、杏仁10克。[預防與調養]l,注意休息,高蛋白及高維生素飲食。2.治療應堅持、徹底。
2024-10-23 04:4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