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避孕藥分為短效避孕藥、長效避孕藥和緊急避孕藥等。一般來說,短效避孕藥的副作用相對較小,如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炔雌醇環丙孕酮片等。 1.短效避孕藥: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的激素含量較低,副作用相對較小,常見的有輕微的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屈螺酮炔雌醇片能有效調節激素水平,副作用可能包括點滴出血、乳房脹痛。炔雌醇環丙孕酮片對痤瘡有一定改善作用,可能的副作用有情緒波動。 2.長效避孕藥:由于激素含量較高,副作用相對明顯,如月經紊亂、類早孕反應等。 3.緊急避孕藥:如左炔諾孕酮片,副作用較多,可能導致月經失調、不規則出血等。 4.個體差異: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對藥物的反應不同,有些人可能對某種避孕藥的耐受性較好,副作用表現不明顯。 5.使用注意:無論選擇哪種避孕藥,都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且不宜長期依賴避孕藥避孕。 總之,在選擇避孕藥時,應綜合考慮自身情況和藥物特點,并咨詢醫生建議,以選擇適合自己且副作用較小的避孕藥。
2024-10-22 17: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避孕藥的副作用:1,類早孕反應類早孕反應較常見,約占用藥人數的50%.癥狀多為先重后輕,以后逐漸消失,可能與機體逐漸適應有關.服藥初期少數人出現輕度類早孕反應,如惡心,頭暈,無力,食欲不振,疲倦,嘔吐等.常在服藥第1—2周發生.原因與雌激素水平暫時過量,引起體內水鈉潴留,胃腸功能紊亂有關,一般堅持服藥2~3個月后,反應可自然消失或減輕,將服藥時間安排在晚間臨睡前,可使日間反應較輕.反應較重者,可服維生素B6,每次20毫克,每日3次.仍無緩解者,可考慮更換避孕藥,選擇雌激素含量較少的藥物.2,白帶增多多由長效口服避孕藥引起.因此類藥雌激素含量高,過多的雌激素影響宮頸內膜分泌細胞,使其分泌旺盛而引起白帶增多.3,乳房脹痛原因是雌激素對乳房的刺激.4,月經失調包括:①經量減少或閉經.服用短效避孕藥后常出現此情況,是由于藥物抑制排卵,卵巢分泌雌激素量少,藥物內含雌激素量也較少,子宮內膜不能正常生長,內膜薄,故經量減少,甚至停經.經量減少對身體健康無影響.若服藥過程中連續停經2個月應予以停藥,改用其他措施避孕,多數可自行恢復正常.服用長效避孕藥后常出現服藥期停經,此時可用孕激素類藥物如甲孕酮或炔諾酮,或注射黃體酮,也可用短效避孕藥2號,每晚服2片,連服5~6天.一般在停藥后一周內月經來潮.②突破性出血.如服藥期間出血,多發生在漏服藥之后.少數人雖未漏服藥也能發生陰道出血.若發生在月經周期前半期,可能是雌激素不足所致,可加服炔雌醇0.005~0.015mg,每日一次,直至服完22片為止.若發生在月經周期后半期,是孕激素不足所致,可加服短效避孕片1號或2號1片,直至服完22片為止.若出血量大如月經來潮,可按月經來潮處理,即刻停藥,在停藥的第5天,再開始服下個月的藥.③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常發生于服長效口服避孕藥者,出血較多時可用止血藥,必要時注射丙酸睪酮.若月經量繼續增多,連續出血3個月以上,則應停服長效口服避孕藥,改服短效藥.應用長效注射避孕藥時,常可出現月經不規則,如經期延長,經量多,周期縮短,不規則出血或閉經,多見于用藥前3個月者.若能堅持使用,以后會逐漸恢復正常.若發生出血可加服炔雌醇,連服3天.5,體重增加可能是雌激素引起水鈉潴留,孕激素影響合成代謝(孕激素增高會促進蛋白質同化作用),故使部分婦女體重增加.一般不需處理,可口服利尿藥或予以低鹽飲食,必要時停藥.6,色素沉著服藥后少數人前額及面部皮膚發生色素沉著,為雌,孕激素作用的結果,一般停藥后多自然恢復.
2024-10-22 17: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勇 主治醫師
蘭州天倫不孕癥醫院
女性不孕
-
避孕藥的主要作用,包括抑制排卵,并改變子宮頸黏液,使精子不易穿透,或使子宮腺體減少肝糖的制造,讓囊胚不易存活,或是改變子宮和輸卵管的活動方式,阻礙受精卵的運送.而避孕藥的副作用,則包括容易惡心,腸胃不適,頭痛,乳房壓痛,體重微增,神經緊張,情緒低潮,月經不來,皮膚易有褐斑和粉刺等現象.此外,避孕藥也可能會造成癌癥,如乳癌,子宮頸癌,肝臟腺瘤.怎樣防止避孕藥的副作用1.胃口不好,惡心,嘔吐,頭暈,無力:常發生在開始服藥的時候,出現這種反應時,一方面可喝點濃茶,嚼點糖姜,咸菜;另一方面要堅持按規定服藥,隨著人體對藥物的適應,反應會逐漸消失.個別婦女反應較厲害,可適當服下列抑制反應的藥物:維生素B6,每次20毫克,每日3次;維生素C,每秒1O0毫克,每日3次;抗反應片,每次1片,每日3次;復方氫氧化鋁片或酵母片,每次1克,每日1次,與避孕藥同服.2.白帶增多,稀薄:常發生于服長效避孕藥以后,一般無需治療,如果白帶過多,每晚可在陰道放1片中藥的止帶片.3.陰道間斷出血:常發生于漏服避孕藥之后,一般只要按時繼續服藥,流血就可停止,經期也會正常.當然也可請醫師調整藥物,也可改服其他避孕藥,如服Ⅱ號避孕藥出血,可改用1號避孕藥.4.月經過少,甚至閉經:這種情況對身體健康并無多少影響,常常是暫時性.如果連續3個月閉經,應暫停服藥,采取其他避孕措施,等月經自行恢復后再繼續服藥.停藥后1個月內仍不來月經,應請醫師根據檢查情況,采用甲地孕酮,復方黃體酮或催經片等藥物催經,此后應改用其他的避孕藥.5.體重增加過快:如果有浮腫,應適應采用利尿劑和低鹽食物;如果體重明顯不斷增加,應停藥改用其他避孕方法.6.面部發生黃褐色斑:停藥后一般會逐漸消失,如果服用維生素B類,維生素C,效果更好.7.乳房脹痛:一般可減量,如果嚴重應考慮停藥,選用其他避孕措施.
2024-10-22 17:5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建議:你好,避孕藥常見的副作用都是一些惡心、嘔吐、頭痛、頭昏、腹痛、乳房脹痛等,也有可能會引起月經失調,色素沉著,發胖等情況。可以選擇媽富隆,這個是用得較普遍的避孕藥,副作用小,一般不影響正常的月經周期及女性生理特征。
2024-10-22 17:5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如果你擔心避孕藥的副作用,請一定要仔細閱讀以下文章:《避孕藥被中國人誤解了》中國20—29歲的育齡婦女約有一億,其中只有2.3%的人使用口服避孕藥避孕,而歐美各國的使用率高達40%。”4月12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專家鄭淑蓉教授在一個避孕與女性健康座談會上披露了這組數據,同時談到了目前對避孕藥認識存在的幾個誤區:導致體重增加;降低女性生育能力;停藥3—6個月后才可妊娠;導致胎兒畸形;長期服用對身體有害,會增加患某些婦科癌癥的風險等。這些提法一出來,立刻引起了媒體的關注,在給予報道的同時,大家紛紛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到底該怎么看避孕藥?避孕藥低使用率與高人流率我國20—29歲的婦女中,人流率約為62%。,而荷蘭的人流率為5.1%。。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2.3%和荷蘭36%的避孕藥使用率。事實上,統計數據顯示,人流率和避孕藥的使用率正相關。在15—45歲的女性中,法國、澳大利亞、英國、瑞典的避孕藥使用率在20%—30%之間,人流率都在千分之十幾的水平;排名最后的日本人流率高達84%。,其避孕藥使用率比中國還低,只有1%。鄭淑蓉教授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避孕失敗的已婚婦女有56%使用避孕套,24%使用宮內節育器;而避孕失敗的未婚婦女主要使用避孕套(71%)。研究表明,避孕藥的可靠性比避孕套高10—15倍,比節育器高1.5—4倍。這些數據說明了避孕藥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計劃生育科主任武淑英認為,避孕藥是“最好的選擇”。中國人“害怕”避孕藥但就是這個“最好的選擇”,在我國卻沒能得到充分認同,為什么?武淑英教授告訴記者,在我國,避孕藥都是人工合成甾體類激素,主要包括雌孕激素。“我2004年開始做一個避孕藥的臨床試驗,充分感受到人們對避孕藥的抵觸情緒。”武教授表示,當時很多人都在問:吃避孕藥會不會增加體重,會不會導致乳腺癌和卵巢癌,會不會影響后代?對這些問題,武教授已經習以為常了。她遇到過一個44歲的教師,已經做了6次人流,但就是不肯吃避孕藥。“和她一樣,不少人寧愿承受人流的痛苦也不愿吃避孕藥。”武教授搖搖頭說,有時病人甚至以為她在推銷藥品,讓她覺得很無奈。說起中國女性不愿吃避孕藥的原因,武教授認為其中之一是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大規模推廣宮內節育器,讓人們形成了“節育器最有效”的觀念,至今其使用率仍高達41.7%。有些醫生在這方面都存在認識誤區。不過從2000年以后,人們對避孕藥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但她指出,影響避孕藥使用率的關鍵因素,還在于人們對其“副作用”的錯誤認識。即使在發達國家美國,國家疾控中心的調查也顯示,大部分女性對口服避孕藥存在誤解,有3/4的人認為它會影響健康。避孕藥變了其實,與其說人們誤解了避孕藥,不如說是人們還在拿老眼光看它。德國著名婦產科專家伍思特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在各國科學家的努力下,避孕藥可謂“煥然一新”,紛紛采用新型孕激素、減少雌激素含量,使用較低劑量即可達到很好的避孕效果,而且副作用很小。鄭淑蓉教授具體闡述了這兩個趨勢。一、雌激素減少:1968年,30%的口服避孕藥中雌激素含量超過50微克。而現在所有暢銷品牌的雌激素含量都不超過35微克。武淑英教授指出,目前避孕藥的雌激素含量普遍為20—30微克,其副作用比含量為35—50微克的低50%以上。二、孕激素改良。上世紀70年代,避孕藥中的孕激素均有一定的雄激素活性,會導致肥胖等副作用。1981年,首個新型孕激素地索高諾酮誕生,其雄激素活性大大降低。此后,孕二烯酮等新型孕激素相繼出現。武淑英教授指出,口服避孕藥可靠、不影響性生活,能改善月經紊亂,預防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停藥后可立即恢復生育。“現在使用的主要是短效避孕藥和緊急避孕藥,長效避孕藥副作用較大,已經不用了”。一項針對20—49歲歐洲女性的調查表明,87%的人認為避孕藥使用簡便,72%的人不擔心意外懷孕,56%的人說月經量減少,46%的人痛經減輕,44%的人說對性生活有益。可以說,對其優點了解得越多,越傾向于服用口服避孕藥。“避孕藥副作用”其實是誤區在出現這兩個重大變化之后,我們該如何看待所謂的避孕藥副作用?增加某些婦科癌癥風險:武淑英教授告訴記者,關于這一點,人們主要是擔心雌激素。但是,目前避孕藥的雌激素含量已經很低,而且,雌激素是否致癌還沒有定論。事實上,鄭淑蓉教授指出,研究發現,服避孕藥時間越長,子宮內膜癌發生率反而越低,且停藥后這種保護作用可持續15年;服避孕藥5年能降低50%的卵巢癌發生率,停藥后這種保護作用還可持續10年。增加體重:以前的避孕藥增重,主要是因為孕激素具有雄激素活性,而新型避孕藥中的孕激素對雄激素受體沒有親和力,不會增重。伍思特教授指出,只有少數女性服用避孕藥后會略微增重,但長期服用后,這一現象都會消失。停藥3—6個月才可妊娠:這種觀點只是針對已被淘汰的長效避孕藥。對短效避孕藥來講,無論國內還是國外,沒有任何臨床研究證明需要停藥3—6個月再妊娠。“如果想懷孕,只要停服避孕藥即可。”伍思特教授說。導致胎兒患病、畸形:研究發現,服用避孕藥的婦女懷孕生產后,后代出現先天性心臟缺陷和肢體短小的風險與沒有服過避孕藥的婦女的孩子相比,基本沒有差別。降低女性生育能力:鄭淑蓉教授告訴記者,其實,避孕藥能有效防止異位妊娠,阻止下生殖道感染發展為盆腔感染,對保護女性生育能力有好處。導致閉經:鄭淑蓉教授指出,研究發現,只有不到1%的人停用口服避孕藥后出現無排卵或閉經現象,原因可能是避孕藥對下丘腦的抑制引起的。指出人們認識上的誤區后,伍思特和武淑英教授還表示,80%的有痤瘡的婦女在服藥6個月后痤瘡消失了,皮膚也更加紅潤。不過,口服避孕藥確實存在一些風險:35歲以上吸煙或有心血管疾病的女性長期口服避孕藥會增加靜脈血栓、心肌梗死和卒中的患病風險。另外,有全身性疾病和肝炎、腎炎、心肌炎、糖尿病等疾病,40歲以上,患癲癇或抑郁癥,月經異常和處于哺乳期的女性也最好別選擇這種避孕方法。不提倡使用緊急避孕藥除了這些,避孕藥還有沒有其他禁忌?4月17日,記者到北京幾家大藥房詢問避孕藥的銷售情況,發現每家店里緊急避孕藥都賣得最好。對此,武淑英教授指出:“我們不提倡經常使用緊急避孕藥。”很多年輕人認為房事后服緊急避孕藥方便又安全,殊不知它可能導致月經不規律、出血和惡心等現象,不能作為常規用藥,只能應急用。她說,臨床上一般推薦使用短效避孕藥,從月經第一天開始吃,連續吃21天,停一周再進行下一周期,效果好,副作用很小,適合18—40歲的女性。武教授最后提出:月經量多、月經不調、痛經的女性應服短效避孕藥;月經正常但需要長期避孕的可以使用宮內節育器;有多個性伙伴的婦女最好采用避孕套。她告訴記者,2004年的試驗開始時,不少受試者都有抵觸情緒,可經過一段時間,大家發現月經規律了,痛經沒有了,連皮膚都好了,紛紛轉變了看法。她說:“關鍵是讓她們了解實情,然后自己去看、去選。”
2024-10-23 0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