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血管阻塞、高血壓伴頭暈無力和腰直不起來原因?
經檢查頭部有血管阻塞和高血壓,平時感覺頭暈沒力氣,現在腰都直不起來是為什么呢,是風濕還是其他問題導致呢?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yī)師
淮北口腔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頭部血管阻塞和高血壓患者出現頭暈無力、腰直不起來,可能是血壓控制不佳、腦血管病變加重、腰椎疾病、心臟問題或電解質紊亂等原因所致。 1. 血壓控制不佳:如果血壓長期不穩(wěn)定,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影響腦部和全身的供血,導致頭暈無力,甚至影響腰部功能。 2. 腦血管病變加重:原本的血管阻塞可能進展,影響腦部血液循環(huán),引發(fā)更嚴重的癥狀。 3. 腰椎疾病:如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等,會壓迫神經,導致腰部疼痛、無力,難以挺直。 4. 心臟問題:高血壓可能影響心臟功能,如心力衰竭,導致全身供血不足,出現乏力和腰部不適。 5. 電解質紊亂:長期高血壓治療或飲食不當,可能引起低鉀、低鈉等,影響肌肉功能。 總之,出現這些癥狀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及時就醫(yī),進行全面的檢查,如測量血壓、頭顱 CT 或磁共振成像、腰椎檢查、心電圖、血電解質等,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嚴格按照醫(yī)囑進行治療,控制血壓,改善生活方式。
2024-10-22 16: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婦產科
-
您好,建議檢查腰椎,可能與腰椎間盤突出有一定的關系.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方法有:建議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一、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牽引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牽引療法是應用力學中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關系,通過特殊的牽引裝置來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 主要作用: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動作用:牽引時,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狀態(tài)下,受牽拉的腰部處于一個相對固定的正常列線狀態(tài),腰部的運動范圍及幅度較臥床休息和佩帶腰圍時更進一步得以限制,以便于減輕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滲出、水腫等炎性反應。 (2)松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間盤突出癥,由于脊神經的受壓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痙攣,這樣不僅導致了腰部的疼痛癥狀,而且還會構成腰椎的列線不正。牽引療法,可以逐漸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痙攣。 (3)恢復腰椎的正常列線:在牽引時,若將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線狀,隨著牽引時間的延長,列線不正的現象可以逐步恢復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與神經之間的關系: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輕型或早期的患者,牽引療法可使椎間隙逐漸被牽開,而有利于突出物的還納。對于病程相對較長的患者,牽引可合粘連組織和攣縮的韌帶、關節(jié)囊牽開使椎管間隙相應增寬,兩側狹窄的椎間孔也可同時被牽開,從而緩解或消除了對神經根的壓迫與刺激,對減輕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較好效果 二、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的物理療法 急性期常用的物理療法有: (1)短波、超短波療法:在起病的初期,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環(huán),消除可能產生的滲出、水腫等炎性反應,減輕因壓迫或刺激神經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采用短波、超短波電療法。治療時二個極板可在腰骶部對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后側并置。溫熱量,每日1次,每次20-40分鐘。15-20次為1療程。 (2)間動電療闔:可用小圓形電極,于腰骶部及沿坐骨宰經走行區(qū)逐點治療,密波2-5分鐘;疏刻波5分鐘;間升波5分鐘。每日1-2次,15-20次為1療程。 (3)超刺激電流療法:可用兩個8*12平方厘業(yè)大小的電極,一個橫置于骶部,另一個豎放于腰部,接通電源后,盡快把電量調至8-12毫安,待強烈的通電感消失后,在2-7分鐘內把電量再增加到18-23毫安。每次治療時間共15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如有效,可繼續(xù)治療至6-12次。 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西式手法治療 這種手法治療是一種通過操作者的雙手,在患者骨關節(jié)部位進行推動、牽拉、旋轉等被動活動的一種治療方法。它以骨關節(jié)的功能解剖為治療基礎,以骨關節(jié)活動的生物力學原理為指導,采取相應的手法技術,以達到改善患者骨關節(jié)功能、緩解臨床癥狀的目的。 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西式手法采用不同的輔助運動或被動生理運動,進行腰椎棘突或關節(jié)側的推壓、震動以及腰椎的旋轉、牽拉等手法,操作時可同進采用幾種手法,并根據患者病情應用1、2、3、4四級力度。其中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疼痛劇烈、應激性高的患者可用輕手法;慢性或關節(jié)活動功能有所障礙的患者用重手法。時間一般以每秒1-2次的頻率持續(xù)45秒、60秒或90秒。強度和時間可酌情選用。每一療程5-10次,2個療程之間休息10-20天。 四、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藥物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藥物治療一般僅作為以緩解癥狀為主要目的的一種輔助性治療手段。 (1)對于疼痛癥狀難以忍受、不能平臥、不能入睡的患者可適當給予抗炎和止痛藥物口服;或者可用解痙鎮(zhèn)痛酊外涂,以緩解局部疼痛。盡量減輕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施行其它康復治療方法。 (2)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脊神經根袖處水腫較為明顯,這不僅是引起劇烈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可由此引起繼發(fā)性蛛網膜粘連。為了消除局部的反應性水腫,可靜脈滴注類固醇類藥物,服服雙氫克尿塞等利尿劑,靜脈加壓滴注甘露醇等脫水劑。 (3)對于在退行性改變基礎上發(fā)生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可以服用硫酸軟骨素A(康得靈),每日3次,每次8-12片,連服1個月左右;或者可用復方軟骨素片,其中主要成分為硫酸軟骨素A75毫克、制附子浸膏(相當于生藥250毫克)、白芍浸膏(相當于生藥40毫克)、甘草浸膏20毫克。用法用量與硫酸軟骨素A相同。若患者患腰椎間盤突出癥后已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縮,可用維生素E,每日口服300毫克,分1次或3次口服。 五、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局部封閉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局部封閉療法有穴位封閉和局部區(qū)域性封閉兩種。 (1)穴位封閉:兼有針灸及藥物的綜合治療作用,因此,比單純的針灸或單純的藥物治療有更明顯的止痛效果。常用的封閉穴位有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志室、足三里、環(huán)跳、委中、承山等穴位。常用的方法:1、2%鹽酸魯卡因注射液4毫升,加醋酸強的松龍1毫升,混勻后,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5-7日封閉1次。3-5次為1療程。2、維生素B12注射液1-3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日封閉1次。10次為1療程。3、5%葡萄糖或30%丹參液2-4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日或隔日封閉1次。10-15次為1療程。此外,還有用維生素B1及復方當歸液等作為封閉液進行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穴位封閉。 (2)局部區(qū)域性封閉:可分淺部和深部封閉:1、淺部封閉:封閉范圍包括腰背筋膜、腰肌起止點及棘上韌帶、棘間韌帶。一般要求結合壓痛點及精確的解剖部位進行。
2024-10-22 16: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建議檢查腰椎,可能與腰間盤突出有關. 相關知識:一、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牽引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牽引療法是應用力學中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關系,通過特殊的牽引裝置來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 主要作用: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動作用:牽引時,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狀態(tài)下,受牽拉的腰部處于一個相對固定的正常列線狀態(tài),腰部的運動范圍及幅度較臥床休息和佩帶腰圍時更進一步得以限制,以便于減輕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滲出、水腫等炎性反應。 (2)松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間盤突出癥,由于脊神經的受壓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痙攣,這樣不僅導致了腰部的疼痛癥狀,而且還會構成腰椎的列線不正。牽引療法,可以逐漸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痙攣。 (3)恢復腰椎的正常列線:在牽引時,若將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線狀,隨著牽引時間的延長,列線不正的現象可以逐步恢復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與神經之間的關系: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輕型或早期的患者,牽引療法可使椎間隙逐漸被牽開,而有利于突出物的還納。對于病程相對較長的患者,牽引可合粘連組織和攣縮的韌帶、關節(jié)囊牽開使椎管間隙相應增寬,兩側狹窄的椎間孔也可同時被牽開,從而緩解或消除了對神經根的壓迫與刺激,對減輕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較好效果 二、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的物理療法 急性期常用的物理療法有: (1)短波、超短波療法:在起病的初期,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環(huán),消除可能產生的滲出、水腫等炎性反應,減輕因壓迫或刺激神經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采用短波、超短波電療法。治療時二個極板可在腰骶部對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后側并置。溫熱量,每日1次,每次20-40分鐘。15-20次為1療程. (2)間動電療闔:可用小圓形電極,于腰骶部及沿坐骨宰經走行區(qū)逐點治療,密波2-5分鐘;疏刻波5分鐘;間升波5分鐘。每日1-2次,15-20次為1療程。 (3)超刺激電流療法:可用兩個8*12平方厘業(yè)大小的電極,一個橫置于骶部,另一個豎放于腰部,接通電源后,盡快把電量調至8-12毫安,待強烈的通電感消失后,在2-7分鐘內把電量再增加到18-23毫安。每次治療時間共15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如有效,可繼續(xù)治療至6-12次。 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西式手法治療 這種手法治療是一種通過操作者的雙手,在患者骨關節(jié)部位進行推動、牽拉、旋轉等被動活動的一種治療方法。它以骨關節(jié)的功能解剖為治療基礎,以骨關節(jié)活動的生物力學原理為指導,采取相應的手法技術,以達到改善患者骨關節(jié)功能、緩解臨床癥狀的目的。 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西式手法采用不同的輔助運動或被動生理運動,進行腰椎棘突或關節(jié)側的推壓、震動以及腰椎的旋轉、牽拉等手法,操作時可同進采用幾種手法,并根據患者病情應用1、2、3、4四級力度。其中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疼痛劇烈、應激性高的患者可用輕手法;慢性或關節(jié)活動功能有所障礙的患者用重手法。時間一般以每秒1-2次的頻率持續(xù)45秒、60秒或90秒。強度和時間可酌情選用。每一療程5-10次,2個療程之間休息10-20天。 四、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藥物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藥物治療一般僅作為以緩解癥狀為主要目的的一種輔助性治療手段。 (1)對于疼痛癥狀難以忍受、不能平臥、不能入睡的患者可適當給予抗炎和止痛藥物口服;或者可用解痙鎮(zhèn)痛酊外涂,以緩解局部疼痛。盡量減輕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施行其它康復治療方法。 (2)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脊神經根袖處水腫較為明顯,這不僅是引起劇烈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可由此引起繼發(fā)性蛛網膜粘連。為了消除局部的反應性水腫,可靜脈滴注類固醇類藥物,服服雙氫克尿塞等利尿劑,靜脈加壓滴注甘露醇等脫水劑。 (3)對于在退行性改變基礎上發(fā)生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可以服用硫酸軟骨素A(康得靈),每日3次,每次8-12片,連服1個月左右;或者可用復方軟骨素片,其中主要成分為硫酸軟骨素A75毫克、制附子浸膏(相當于生藥250毫克)、白芍浸膏(相當于生藥40毫克)、甘草浸膏20毫克。用法用量與硫酸軟骨素A相同。若患者患腰椎間盤突出癥后已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縮,可用維生素E,每日口服300毫克,分1次或3次口服。 五、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局部封閉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局部封閉療法有穴位封閉和局部區(qū)域性封閉兩種。 (1)穴位封閉:兼有針灸及藥物的綜合治療作用,因此,比單純的針灸或單純的藥物治療有更明顯的止痛效果。常用的封閉穴位有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志室、足三里、環(huán)跳、委中、承山等穴位。常用的方法: 1、2%鹽酸魯卡因注射液4毫升,加醋酸強的松龍1毫升,混勻后,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5-7日封閉1次。3-5次為1療程。 2、維生素B12注射液1-3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日封閉1次。10次為1療程。 3、5%葡萄糖或30%丹參液2-4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個,每日或隔日封閉1次。10-15次為1療程。此外,還有用維生素B1及復方當歸液等作為封閉液進行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穴位封閉。 (2)局部區(qū)域性封閉:可分淺部和深部封閉: 1、淺部封閉:封閉范圍包括腰背筋膜、腰肌起止點及棘上韌帶、棘間韌帶。一般要求結合壓痛點及精確的解剖部位進行。
2024-10-22 16:0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醫(yī)生建議:你好,太過操勞會導致腰肌勞損,建議你使用腰痛片強腰補腎,活血止痛。用于腎虛腰痛,腰肌勞損。鹽開水送服,一次6片,一日3次。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注意日常飲食,盡量清淡點。希望我的回復可以幫到你
2024-10-22 16:0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y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有這種可能性,建議做B超檢查,以明確診斷。 腎結石的治療包括對癥治療(止痛),去除結石(促其排出或手術取出),保護腎臟,尋找病因,針對代謝紊亂的治療及預防復發(fā)等方面。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制定各個治療方案。結石不能看作局部疾病,大多數結石是全身代謝紊亂的表現。因此去除結石后,并不能確保不再生長結石,而尋找病因,治療病因,矯正尿成分的異常,防止尿石復發(fā),才是最根本的。 一.一般療法: 1.利尿:增加飲水量可以降低尿內形成結石成分的濃度,減少沉淀成石的機會,促進小結石的排出,也有利于感染的引流。所以結石病人應養(yǎng)成多飲水的習慣,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至3000ml以上。 2.控制泌尿系感染:結石、梗阻和感染在體內常形成惡性循環(huán),故結石合并感染時,應在控制感染的條件下進行結石的檢查和治療。在感染尿內形成的是磷酸鎂按結石。 3.調節(jié)飲食:根據結石的成分決定防石飲食;尿酸結石應采用低嘌呤飲食,胱氨酸結石應采用低蛋氨酸飲食。水果蔬菜能使尿轉為堿性,對防止尿酸和眈氨酸結石較好;肉類食物使尿呈酸性,對防止感染石較好。對磷酸鹽結石可采用低鈣,低磷飲食,同時服用氫氧化鋁凝膠。含鈣腎結石宜避免高鈣,高鹽,高草酸,高動物蛋白,高動物脂肪及高糖,而采用高纖維飲食。一般認為堅持大量飲水及限制飲食后,約2/3的患者可以減少結石的復發(fā)率。 4.在腎絞痛發(fā)作時應首先解除痛苦:對劇烈的腎絞痛、腹脹、惡心及嘔吐等的急癥處理上,多數在輸液,局部熱敷,注射阿托品,嗎啡阿托品或杜冷丁后可以緩解。針灸及耳針均有止痛作用。注射消炎痛或氟聯苯丙酸等對止痛效果較佳。 5.排石治療:對任何成分,直徑小于0.5cm的結石,均可采用排石療法,多能自行排出。 6.溶石療法: ①純尿酸結石:用口服藥物溶解效果較好,如有腎造口可用鹼性藥物溶解尿酸石,效果亦較佳。大量飲水保持每日尿量在3000ml以上,調節(jié)尿PH至6.5~7.0,限制高膘呤飲食,并服別嘌呤醇0.1g,每日3次以降低尿酸含量,經6~8月治療,可能將結石溶解。在治療癌瘤時,藥物引起的尿酸結石應注意多飲水并堿化尿液。個別因回腸造口術后有大量體液流失時,應盡量防止尿量過少及大量HCO3-流失所引起的尿酸結石。 ②胱氨酸結石:用口服藥物溶解結石及經腎造口,用藥物溶解胱氨酸結石效果均較好。除日、夜定時多飲水,每日達3000~4000ml,低蛋氨酸飲食外,堿化尿至PH7.0~7.5,還可采用D-青霉胺或Thiola150~400mg每日3次,同時應服Vit,B6每日2~3次。近年來因D-青霉膠的藥物反應過多,已選用溶解度更高而反應較少的藥物如thiola及dithi-ols,dithiols的溶解度是D-青霉胺的3倍,口服及經腎造口管沖洗均能溶解胱氨酸結石。 ③感染性結石的溶石:多年來只有少量報道。但溶石時可有感染擴散到全身的危險。 ④草酸鈣及磷酸鈣結石。迄今尚未發(fā)現有口服藥溶石的可靠報告。近年聯邦德國創(chuàng)制的體外震波碎石機對腎結石療效極好,甚至對腎鹿角狀結石均能治療成功,還有經皮穿刺用腎盂鏡取石術以及經尿道輸尿管鏡套石或超聲碎石術等。據稱以上療法可取代90%過去需要手術治療的腎結石。因無手術切口,術后恢復極快。但這種方法目前在我國只有少數大城市可以應用,而且昂貴,有些情況如復雜多發(fā)的腎結石,感染不易控制的結石,碎石容易發(fā)生危險的孤腎大結石,以及有梗阻病因需要矯正的腎結石,仍需采用或配合手術方法。 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取凈結石,如術后尚有殘余結石,則很快又生長增大。孤立結石療效顯著,較多發(fā)及復發(fā)腎結石療效為好。手術指征是相對的,一般認為直徑大于1.0cm的結石自排的機會較小,特別是常見的草酸鈣結石,因表面不光滑,難以排出。手術治療包括: 1.腎盂或腎竇切開取石:優(yōu)點是出血少,并發(fā)癥少,對單個腎結石療效最好。有多數小結石在腎盂內時可采用凝塊法腎盂切開取石術。此手術應注意勿損傷腎盂輸尿管聯結部,以免術后狹窄。缺點是不易取出腎小盞內的結石,需結合其它的方法。 2.腎實質切開取石:方法是在腎臟外后側血管較少的“Brodel”線或在腎背側做放射形切口,甚或只在小盞上做小切口,以取出腎盂及小盞內的腎結石。 3.腎部分切除:多發(fā)結石集中于腎一極難以取凈時,可采用腎一極的部分切除術。 4.腎切除術:腎破壞嚴重的鹿角狀或大量結石合并嚴重腎積水或腎積膿,而對側腎正常時,才考慮行患腎切除。近年來因腎結石而行腎切除術的逐漸減少。一側腎結石對側輸尿管結石時,應先行梗阻嚴重的輸尿管取石術。雙側腎結石均需手術時,原則上如總腎功能尚好時,應先行梗阻嚴重的一側;若總腎功能不良,宜先選擇腎功能較好的一側。如結石難以除去,患者病情嚴重,可經膀胱鏡行輸尿管插管,進入腎盂作引流或先行腎造口術。必要時手術前后可配合人工腎或腹膜透析治療。對有原發(fā)尿路梗阻的腎結石,例如合并腎盂輸尿管聯接處狹窄的,在取石的同時需做腎盂成型術以矯正梗阻。對有原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腎結石患者,應先做甲狀旁腺手術,術后有的腎結石可自行溶解。腎結石患者的注意事項:1.早診斷,早治療。2.避免勞累,平時多飲水。3.多運動,加強鍛煉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抗病能力。4.急性發(fā)作期注意休息。輸尿管、膀胱結石輸尿管、膀胱結石可以原發(fā),也可以繼發(fā),治療方法同腎結石。
2024-10-23 0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