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出生手上有黑痣且增大,會癌變嗎?咋處理?
我孫子手上出世就有一粒1.5平方里米黑痣有毛,現四歲痣有所增大,聽說會惡變成癌是嗎?如何辦好?謝謝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出生時手上就有的黑痣,隨著年齡增長有所增大,存在惡變的可能,但并非一定會惡變。需要綜合黑痣的形態、顏色、生長速度、是否有異常感覺等多方面判斷。處理方法包括密切觀察、手術切除、激光治療等。 1.黑痣惡變的判斷:觀察黑痣的邊界是否清晰、顏色是否均勻、直徑是否突然增大、表面是否有破潰出血、是否有疼痛或瘙癢等異常感覺。 2.密切觀察的要點:定期拍照對比,測量黑痣大小,記錄變化情況。 3.手術切除的適用情況:黑痣形態不規則、生長迅速、有惡變傾向時,手術切除較為徹底。 4.激光治療的優缺點:優點是創傷相對較小,缺點是可能清除不徹底。 5.術后護理:保持傷口清潔,避免感染,遵醫囑使用藥物。 6.心理安撫:讓孩子減少對治療的恐懼。 總之,對于孩子手上的黑痣,家長不必過于恐慌,但要重視,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由專業醫生評估并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4-10-22 17: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黑痣是比較容易癌變的,可以通過以下幾點可以判斷是否有早期癌變的可能:1.顏色,黑痣處皮膚顏色混雜,如摻雜紅色、白色或藍色;2.邊緣,黑痣處皮膚邊緣參差不齊,呈鋸齒樣改變;3.表面,黑痣表面不光滑,隆起伴有片狀脫屑,有滲液或滲血;4.周圍皮膚出現水腫,喪失皮膚原有光澤或變白、變灰;5.感覺局部發癢,灼痛和壓痛;6.局部出現結節狀或息肉樣腫物或潰瘍伴滲液、出血;7.黑痣周圍出現其它黑色結節。如出現上述現象就是癌變信號。此外,手、足、會陰區摩擦部位的痣也可能惡變,特別是企圖消滅黑痣的"點痣"術常導致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生如果出現以上一種以上的癥狀,就需要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排除黑色素瘤等皮膚癌,如果條件許可,可以服用中藥人參皂苷Rh2(護命素)膠囊,可以縮小瘤體,減小手術范圍,為治療爭取條件。含量在16.2%時最佳。
2024-10-22 17: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黑痣是比較容易癌變的,可以通過以下幾點可以判斷是否有早期癌變的可能:1.顏色,黑痣處皮膚顏色混雜,如摻雜紅色、白色或藍色;2.邊緣,黑痣處皮膚邊緣參差不齊,呈鋸齒樣改變;3.表面,黑痣表面不光滑,隆起伴有片狀脫屑,有滲液或滲血;4.周圍皮膚出現水腫,喪失皮膚原有光澤或變白、變灰;5.感覺局部發癢,灼痛和壓痛;6.局部出現結節狀或息肉樣腫物或潰瘍伴滲液、出血;7.黑痣周圍出現其它黑色結節。如出現上述現象就是癌變信號。此外,手、足、會陰區摩擦部位的痣也可能惡變,特別是企圖消滅黑痣的"點痣"術常導致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生如果出現以上一種以上的癥狀,就需要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排除黑色素瘤等皮膚癌,如果條件許可,可以服用中藥人參皂苷Rh2(護命素)膠囊,可以縮小瘤體,減小手術范圍,為治療爭取條件。含量在16.2%時最佳
2024-10-22 17:1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建議:黑痣人人皆有,但哪些黑痣容易發生癌變呢?黑痣分四種:(1)交界痣:位于表皮和真皮交界處。多見于手掌、足底、口唇及外生殖器部位。表面平坦或稍高,大小在1—2毫米之間,呈淡棕、棕黑或藍黑色。有癌變可能,可發生為黑色素瘤。(2)皮內痣:存在于真皮層內。表面光滑,界線清楚。大于1毫米,呈片狀生長,平坦或稍隆起。顏色較深而均勻,呈淺褐、深褐或墨黑色。一般不發生癌變。(3)混合痣:為上述兩種混合而成,一般像皮內痣,因有交界痣的成分,故也能癌變。(4)藍痣:由于存在的色素細胞表面膠原束光反射而呈藍色,故名藍痣。較少見,多發生在兒童時期。好發于臂部、手背、足背。多為良性,但偶有癌變。黑痣雖有癌變,但發生率非常低,我們不能把所有的痣都切除。為了防患于未然,有關專家建議,年過40歲的人,每月應進行一次自我檢查。
2024-10-22 17:1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建議您去檢查一下,因為黑痣有的是良性的有的是惡性的。色素痣是由色素細胞構成的先天良性腫瘤,大多均屬良性;在后期有惡變者,色素痣一旦惡變,其惡性程度極高,轉移率也最快臨床上各型發病預后不一一般分三型:(1)交界痣:其痣細胞和痣細胞巢主要位于皮膚表皮底層,少數見于表皮與真皮鄰界部位。可發生于體表任何部位,多見于手掌、足底、口唇及外生殖器部位。表面平坦或者稍有突出,面積常在1~2cm之間,為淡棕、棕黑到藍黑色,色素分布不很均勻,個別邊界不甚清楚。組織病理學特征在表皮與真皮鄰接點,可觀察到增長活躍痔細胞并與表皮相連,有惡變傾向。(2)皮內痣:其細胞和細胞巢都聚集在真皮層內。表面光滑,分界明顯,面積小于1cm,有呈片狀生長者,平坦或稍隆起,偶有成帶蒂狀或疣狀,常伴毛發生長。顏色均勻而較深、為淺褐、深褐黑墨黑色。發生惡變率極低,主要是皮內痣沒有活躍的痣細胞。(3)混合痣:具有皮內痣及交界痣特點,痣細胞團位于表皮基底細胞層和真皮層。由于有交界痣的成分,有發生惡性變的可能。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謝謝
2024-10-23 0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