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輕微腫大,能否吃甲狀腺片或多吃海帶
您好,我的甲狀腺有點輕微腫大,不是很明顯,去醫院檢查也不是甲狀腺腫大,聽有些人說這樣多吃點海帶就好了,而且要吃好幾年。我可不可以吃甲狀腺片會好的快點呢。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甲狀腺輕微腫大但檢查未確診為甲狀腺腫大,對于能否吃甲狀腺片或多吃海帶來改善,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如甲狀腺功能、病因、個體體質、飲食均衡、后續復查等。 1.甲狀腺功能:首先要明確甲狀腺功能是否正常。若甲狀腺功能減退,可能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甲狀腺片;若功能正常,不建議擅自用藥。 2.病因:導致甲狀腺輕微腫大的原因眾多,如缺碘、甲狀腺炎、甲狀腺結節等。不同病因治療方法不同。 3.個體體質:每個人對食物和藥物的反應不同。有的人可能對海帶中的碘吸收不良,多吃海帶也無法改善。 4.飲食均衡:飲食應注重全面均衡,不能單純依靠多吃海帶。其他營養素的攝入也很重要。 5.后續復查:即使目前癥狀輕微,也應定期復查甲狀腺超聲和功能,以便及時發現變化。 總之,對于甲狀腺輕微腫大,不能盲目依靠吃甲狀腺片或多吃海帶。應遵循醫生建議,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采取合適的治療和調理措施。
2024-10-22 16: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明確診斷為“甲減”患者,應該用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通常選用左旋甲狀腺素鈉(即L—T4,商品名為優甲樂或加衡等)或甲狀腺片(甲狀腺干制劑).一般起始量,每日L—T425ug左右,甲狀腺片20mg左右,每1—2周增加一次劑量,直至達到理想療效.一般成人每日維持量(需要量)L—T4100ug~150ug;甲狀腺片60~120mg,甚至180mg.病情愈重者,起始劑量應愈小,以防劑量突然過大心跳過快,增加心肌耗氧量,帶來諸多不良反應.(2)根據病變類型確定要否聯合用藥:對原發性甲減僅需補充甲狀腺激素,即可獲得好轉,使之勝任正常的工作,學習,生活.如是繼發垂體或下丘腦甲減,則不僅有甲狀腺功能減退,還同時有腎上腺皮質功能,性腺功能減退癥者,應考慮先補給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如可的松或強的松,或用甲狀腺激素同時給予糖皮質激素,以調整內分泌激素平衡.(3)根據病因及病變可逆與否決定療程:甲減藥物替代療程應看甲減發生是暫時性的還是永久性的而定.如服用抗甲狀腺藥物導致的甲減為暫時性的,只要減量或停藥,并加用甲狀腺激素,短期內就可好轉.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患者,早期可發生甲亢,后期多出現甲減,亦可甲亢,甲減交替出現,需密切觀察病情,監測T3T4TSH以決定治療方案.手術,131碘治療甲亢,導致的甲減多數屬于永久性甲減,因此替代治療應長期進行.生理劑量的甲狀腺激素不會對身體或肝腎功能帶來損害.(4)目前尚無特殊的中草藥可替代甲狀腺激素根治甲減.為了你的健康,無論你患的是甲亢還是甲減,都希望你到正規醫院找具有專科水平醫生診治,定期做T3T4TSH等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保持內分泌激素平衡,以維持身體健康.
2024-10-22 16: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如自覺癥狀不嚴重,可以考慮飲食方面調整,此外本病中醫多認為與肝熱有關,因此可以服用一下加味逍遙丸。注意調整心態。甲亢病人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甲狀腺激素會促進腸道糖的吸收,加速糖的氧化和肝糖分解,同時還促進脂肪分解與氧化,可使人體產熱散熱明顯增加,蛋白質代謝加速,致負氮平衡(消耗大于攝入),人常有疲乏無力、肌肉萎縮等癥狀。這些能量的消耗,使甲亢病人吃得多瘦得快,所以,甲亢病人一定要保證每日足夠的熱量與營養等的攝入,以滿足人體需要。甲亢病人每日所需熱量,比相應年齡段正常人群所需約多10%-20%,因此應采取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甲亢患者應少食魚、蝦、貝殼類海產品,禁食海帶、紫菜等海藻類海產品,因海產品內含有大量的碘,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治療期間攝入過多含碘食物,會加重病情。甲亢患者極容易引起維生素及礦物質的缺乏,加之甲亢本身以及甲亢治療中抗甲狀腺藥物的應用,引起白細胞減少,也需要增加維生素與礦物質。所以甲亢患者應多食富含維生素A、B、C、D、E及礦物質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堅果(花生、瓜子、松子、腰果、杏仁等),動物肝、腎、蛋黃、牛奶及奶制品,胡蘿卜、豆類食品,必要時應及時補充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A、D、C等。但要注意,須忌食咖啡、濃茶等促使人們精神興奮、失眠等加重甲亢病情的食物。甲亢伴有骨質疏松、骨質脫鈣及老年甲亢患者,還要補充鈣劑或食用含鈣高的食品及維生素D制品,深綠色葉菜類、骨頭湯、奶和奶制品是最好的鈣的營養來源,其礦物質含量高,而且有利于吸收及骨骼生長。老年、體弱、重癥甲亢患者,必要時可服用鈣制劑、魚肝油膠丸、維生素D制劑等。
2024-10-22 16: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建議:我在部隊鍛煉了五年,身體還算強壯,但就在部隊我身體最好時都奐不了感冒,如果我要去檢查應該檢查哪方面呢?像我這種情況一般可能是什么引起的呢?有哪些可能性呢?不然我去檢查都無從下手!謝謝!!!
2024-10-22 16:1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多為良性的是可以進行手術的治療的!甲狀腺腫瘤 甲狀腺腫瘤分良性和惡性兩類。良性中多為腺瘤,惡性中多為癌,肉瘤極為少見。 (一)甲狀腺腺瘤:甲狀腺腺瘤是甲狀腺最常見的甲狀腺良性腫瘤。此病在全國散發性存在,于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區稍多見。 1.病理及臨床特點:甲狀腺腺瘤病理上可分為濾泡狀腺瘤和乳頭狀囊性腺瘤兩種。前者較常見。切面呈淡黃色或深紅色,具有完整的包膜。后者較前者少見,特點為乳頭狀突起形成。 患者多為女性,年齡常在40歲以下,一般均為甲狀腺體內的單發結節,多個者少見。瘤體呈園形或卵園形,局限于一側腺體內,質地較周圍甲狀腺組織稍硬,表面光滑,邊界清楚,無壓痛,隨吞咽上下活動,生長緩慢,大部分病人無任何癥狀。乳頭狀囊性腺瘤有時可因囊壁血管破裂而發生囊內出血。此時,腫瘤體積可在短期內迅速增大,局部有脹痛感。 2.診斷及鑒別診斷:甲狀腺腺瘤的診斷主要根據病史、體檢、同位素掃描及“B”型超聲等檢查確定。但甲狀腺腺瘤應與其他甲狀腺結節相鑒別。 甲狀腺腺瘤與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單發結節在臨床上有時不易鑒別。以下兩點可供鑒別時參考:①甲狀腺腺瘤經多年仍保持單發,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單發結節經一段時間后,多變為多個結節。②術中兩者區別明顯,腺瘤有完整包膜,周圍組織正常,界限分明;結節性甲狀腺腫單發結節則無完整包膜,且周圍甲狀腺組織不正常。 以下幾點可做為與甲狀腺癌鑒別時參考:①兒童或60歲以上的男性患者應考慮甲狀腺癌的可能,而甲狀腺腺瘤多發生在40歲以下的女性患者。②甲狀腺癌結節表面不平,質地較硬,吞咽時活動度小,且在短期內生長較快。有時雖然甲狀腺內結節較小,但可捫及同側頸部有腫大淋巴結。甲狀腺腺瘤表面光滑,質地較軟,吞咽時上下活動度大,生長緩慢,多無頸部淋巴結腫大。③131碘掃描或核素γ照像甲狀腺癌多表現為冷結節,而甲狀腺腺瘤可表現為溫結節、涼結節或冷結節。且冷結節行“B”超檢查多為囊性表現。④手術中可見甲狀腺癌沒有包膜與周圍組織粘連或有浸潤表現,而甲狀腺腺瘤多有完整包膜,周圍甲狀腺組織正常。 (二)甲狀腺癌 1.病因:甲狀腺癌發生的原因至今不明,有人認為其發生與慢性促甲狀腺激素刺激有關。 2.病理分類及生物學特性:不同病理類型的甲狀腺癌,其發展過程、轉移途徑相差很大,其治療也各不相同,病理方面可分為: ①乳頭狀癌:約占甲狀腺癌的60%,青年人發病較多,生長緩慢,低度惡性,轉移多在頸深淋巴結,也有人認為乳頭狀癌屬多中心性,或有對側轉移。 ②濾泡狀癌:約占甲狀腺癌的20%,多為中年人,惡性程度中等,發展較快,早期亦可有頸淋巴結轉移。但主要經血轉移至骨和肺。 ③髓樣癌:發生于濾泡上皮以外的濾泡旁細胞(C細胞),有散在性和家族性兩類,約占5~10%。細胞排列成帶狀或束狀,無乳頭或濾泡結構,其間質內有淀粉樣物沉著。分泌大量5-羥色胺和降鈣素。組織學上呈未分化狀態,但其生物學特性則與未分化癌不同。惡性程度中等,較早出現頸淋巴結轉移,晚期可有遠處轉移,家族性髓樣癌多為雙側葉同時受累。 ④未分化癌:約占甲狀腺癌的10~15%,按其細胞形態又可分為小細胞和巨細胞性兩種,多發生于老年人,此型發展迅速,高度惡性,早期轉移至頸淋巴結,可侵犯喉返神經、氣管或食管,并經血可轉移至骨和肺。 ⑤鱗狀細胞癌:少見,約占0.8~2.2%,多見于老年人,與性別無明顯關系,其可能是鱗狀甲狀腺濾泡上皮化生而來,或胚胎殘留的鱗狀上皮組織而來。一般為單灶性起源,瘤細胞具有較強的浸潤性,生長較快,倍增時間較短,可見淋巴結轉移,發生血行轉移者較少。 3.臨床表現:發病初期多無明顯自覺癥狀,只是在甲狀腺組織內出現一質硬而高低不平的結節,晚期常壓迫喉返神經、氣管、食管而產生聲音嘶啞,呼吸困難或吞咽困難,如壓迫頸交感神經,可產生Horner綜合征(表現為同側瞳孔縮小、上眼鹼下垂、眼球內陷、同側頭面部無汗等);頸叢淺支受損時,病人可有耳、枕、肩等部位疼痛。局部轉移常在頸部,出現硬而固定的淋巴結。遠處轉移多見干扁骨(如顱骨、椎骨和骨盆)和肺。 有些病人的甲狀腺腫塊不明顯,而以頸、肺、骨骼的轉移癌為突出癥狀。因此,當頸部、肺、骨骼有原發灶不明的轉移癌存在時,應仔細檢查甲狀腺。 髓樣癌常是家族性疾病,病人可同時有其他內分泌腺疾病(嗜鉻細胞瘤和/或甲狀旁腺增生或腫瘤),由于癌腫產生5-羥色胺和降鈣素,臨床上可出現腹瀉、心悸、臉面潮紅和血鈣降低等癥狀。 4.診斷:兒童及男性發現甲狀腺結節,應高度懷疑有癌癥可能。兒童時期發現的甲狀腺結節,約50%為甲狀腺癌,而成年男性甲狀腺內單發結節為甲狀腺癌的較女性高2倍。如甲狀腺結節增長較快,檢查腫物其表面不光滑,質地堅硬,吞咽時活動度減小,或多年存在的甲狀腺結節,短期內明顯增大。甲狀腺腫物侵犯到周圍組織可出現相應癥狀,如聲音嘶啞、呼吸困難、Horner氏綜合癥等,有時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 甲狀腺同位素掃描,如果為冷結節,則約10~20%為癌腫,為配合同位素檢查,近年多應用“B”型超聲探測區別甲狀腺結節是囊性,還是實性包塊。如果是實性包塊,并呈強烈不規則反射,則多有甲狀腺癌的可能。 頸部X線平片檢查除觀察氣管有無移位和受壓情況外,主要觀察甲狀腺內有無鈣化,細小沙粒樣鈣化影常提示有惡性可能,蛋殼狀或大塊致密的鈣化則為良性腫瘤的表現。 穿刺細胞學檢查不但有助于鑒別腫瘤的良惡性,而且可進一步明確惡性腫瘤的病理類型,但此項檢查有一定假陰性及假陽性率。 最后確診應由病理切片檢查來確定,因此,每個切除的甲狀腺結節標本,均應常規地做病理切片檢查,如術前懷疑甲狀腺癌時,應在術中做冰凍切片檢查,以便明確診斷選擇恰當的手術方法。 5.治療: ①手術治療:各病理類型的甲狀腺癌的惡性程度與轉移途徑不同,故治療原則也各不相同。 乳頭狀癌惡性程度較低,如果癌腫尚局限在腺體內,頸部淋巴結沒有轉移,可將患側腺體連同峽部全部切除,對側腺體大部切除。不需加行頸淋巴結清除術。如果已有頸淋巴結轉移,則應同時清除患側的淋巴結。 濾泡狀腺癌即使癌腫尚局限在一側腺體內,也應行兩側腺體連同峽部切除,如果沒有頸淋巴結轉移,也不需頸淋巴結清除。 髓樣癌手術范圍是兩側腺體同峽部全部切除,由于髓樣癌早期出現頸淋巴結轉移,因此,應同時行患側或雙側頸淋巴結清除。 未分化癌生長迅速,惡性程度高,通常是浸潤性生長,手術切除的可能性小,為防止癌發展引起的呼吸困難,可做氣管切開,采用手術、化療和放療的綜合治療。鱗狀細胞癌同樣是屬發展快、惡性程度高、較早侵犯其他重要器官,目前的治療方法是盡可能行瘤體切除,而后給與根治性放療,亦可在明確診斷的情況下先行術前根治放療,再行手術治療。 ②內分泌治療:甲狀腺素能抑制促甲狀腺素分泌,從而對甲狀腺組織的增生和分化較好的癌腫有抑制作用。因此,分化良好的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可進行內分泌治療,術后常規給口服甲狀腺素片,每日120~160毫克。 ③放射治療:未分化癌以外放射治療為主,放療通常宜早進行。分化好的乳頭狀癌及濾泡狀癌對外放射治療不敏感,僅對術后少量殘留病灶或手術不好切除以及孤立性遠處轉移灶才選用放射治療。 131碘放射治療主要用于治療可濃集碘的轉移性病灶,也可用于治療不能手術和/或手術切除不完全的原發癌。131碘放療對分化好的甲狀腺癌有效,尤其適用于濾泡狀腺癌,而對于未分化癌及髓樣癌等因不吸收碘而無效。
2024-10-23 0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