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綺玲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您好,一般人流手術大概是需要一個小時左右的,但是一般的人流手術后要觀察1到2個小時后才可以離開醫院,以免出血不能及時發現引起大出血。在人流過后一定要注意身體,以免造成不良的影響,注意消炎,避免發生感染,一個月后進行復查,一個月內不要進行同房,應該選擇正規的醫院進行人流手術。
2019-12-05 08: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地圖舌是兒童時期常見的舌病,往往在檢查咽部或牙齒時才被發現。正如一位家長所說:“我孩子生得蠻可愛的,哪知舌頭伸出來這樣難看.讓我大吃一驚。”人的舌頭表面覆蓋著一層白色的絨狀物,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舌苔,它由數量很多的“絲狀乳頭”組成,高1—3毫米,其間還散落著一些紅色蕈狀顆粒,叫“菌狀乳頭”,這是一種有味覺的組織。地圖舌是部分絲狀乳頭脫落造成的,一般呈圓形或橢圓形,但不規則,邊緣常有一圈灰白色隆起,粗看很像一幅地圖,如圖1,圖2。中醫看病有四診:望、聞、問、切。“望”為首位,其中,看舌苔必不可少。因此,中醫對這種舌病早有認識,稱之為“花剝苔”,民間則更形象地叫它為“花舌頭”。不要小看這種舌病,有人作了調查,在正常兒童中竟有4%左右的發病率。中醫一貫重視舌體和舌苔的變化.素有“舌為心之苗”、“舌為脾胃之外候”的說法,因為舌頭和人的體質及內臟關系密切。小兒地圖舌常常反映了孩子反復感冒及脾胃功能失調。用中藥修補地圖舌,則須從這兩方面切入,方能奏效。易反復感冒的小兒,體質較虛弱,平時很容易疲勞,夜間出虛汗,大便干燥,二三日一次,面色雖有些蒼白,但口唇卻十分艷紅,像涂了口紅一樣,感冒月月有,肺炎常光顧,有時還會出現低熱,用中醫理論去歸納,結論是氣虛陰虧。而脾胃功能失調的患兒,體質羸弱,面色發黃,胃口不好,挑食、偏食很明顯,飲食稍不注意會引起腹脹腹痛,有的還有貧血,白天一活動就會滿身是汗,以上都是屬于脾虛胃弱、消化吸收不好的表現。兩者的中藥治療是有區別的,前者以補氣。養陰、清熱為主,重在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呼吸道感染,身體強壯了,剝脫的舌苔就會長復。而脾胃功能失調的小兒,治療的重點應放在健脾開胃、消食導滯上,消化吸收一好,胃氣也就旺盛了,地圖舌悄然退去。治療地圖舌的中藥,實際上多數是調理體質的藥物,如具有補益元氣的黃芪、太子參、黃精。健脾開胃的白術、茯苓、淮山藥、扁豆,養陰清熱的南北沙參、石斛、麥冬等。在眾多藥物中,黃芪、淮山藥、功勞葉、仙鶴草對修補地圖舌的功效值得稱道。我摸索用中藥修補地圖舌已多年,今介紹兩張驗方供參考使用。這些中藥藥性平和,略帶甜味,每日煎服,一般不會令小兒生厭拒服。驗方一:黃芪10克,南沙參10克,五味子5克,枸杞10克,仙鶴草10克,紅棗5克,甘草5克。這張處方適宜用于易反復感冒的地圖舌患兒,一般連續服用10—15天為一個療程。驗方二:太子參10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淮山藥10克,白扁豆10克.功勞葉10克,雞內金10克、甘草5克,適用于脾胃虛弱的地圖舌小兒,其中雞內金有良好的消食開胃作用,也可單獨研粉吞服。吃中藥同時,還應注意飲食和生活起居。每天要有足夠的水分和水果蔬菜供給,少去公共場所,減少感冒發生,多吃一些蛋白含量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肉、瘦豬肉等,其中鋅含量較多,對地圖舌的好轉也有幫助。說到底,中藥修補地圖舌,實際上是一次對患兒體質的合理調整,只要辨證用藥得當,家長堅持給孩子服藥,地圖舌是完全可以治好的。帶孩子的母親可能偶爾會發現寶寶舌面上的舌苔出現了不均勻的剝脫,好像地圖樣的舌苔。這時家長就開始不放心,不知道孩子怎么了?還有的家長不把這個現象當做一回事而不去管他。北京中醫醫院主任醫師王應麟提醒家長,不要忽視孩子的地圖舌。據王醫師介紹,地圖舌是在4~5歲的孩子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癥狀表現。地圖舌出現后,一般無大的痛苦,但常伴有納食不好,面黃肌瘦,盜汗夜驚,便溏或便秘,易感冒等癥狀。產生地圖舌的原因應該是維生素缺乏或是舌炎。中醫認為:舌苔的顏色、厚薄可以反映邪氣的盛衰,病情的輕重,而舌苔的有無則反映胃氣的盛衰。脾胃為后天之本,因此舌苔的有無也就反映了人體正氣的情況。小兒舌苔上出現剝脫,說明小兒的脾胃之氣衰弱,正氣不足。有病的孩子,舌苔出現地圖舌,都表明有脾胃陰虛及脾胃氣虛。當看到舌苔剝脫如地圖狀,剝脫片大小不等,邊緣隆起,剝脫面為紅色,與舌質有別,多屬于脾胃陰虛;若剝脫面邊緣無隆起,剝脫面光滑如鏡,其顏色與舌質顏色大體相同,多屬于脾胃氣虛。有地圖舌的孩子大多是與脾胃消化功能疾病有關系,所以治療地圖舌,要在治療、調理脾胃消化功能時,結合治療地圖舌。家長看到孩子有了地圖舌,要在飲食和護理方面多注意。首先地圖舌的出現和孩子的營養狀態有關,有時是因為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所造成的。這時就要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肉、蛋、豆等。有地圖舌的孩子不宜吃煎炸、熏烤、油膩的食物,如:油餅、煎蛋、煎餅、烤羊肉串;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干姜、羊肉、狗肉及其他肥肉亦應忌口。對于脾胃陰虛的孩子,會表現為:雖有饑餓感而不思飲食,口渴喜冷飲,大便干,夜眠出盜汗,有地圖舌的孩子,應該多吃一些具有養陰生津的食物,如:小米、麥粉及各種雜糧和豆類及豆制品;吃牛奶、雞蛋、瘦肉、魚肉,這些食物含蛋白質高,各種微量元素多,而脂肪含量少,營養豐富而不生內熱;水果、蔬菜應多吃,特別是蘋果、甘蔗、香蕉、山楂、烏梅、西瓜等含維生素種類多的果類。對于脾胃氣虛的孩子,會表現為:食欲減退,消瘦,肢倦乏力或活動后氣喘,或稍一活動則出汗甚多,少氣懶言,大便稀溏或成形而次數較多,睡時露睛,流口水,面色蒼白或萎黃,兼有地圖舌者,應給孩子吃一些能夠健脾益氣的食品,如粳米、薏米、山藥、扁豆、蓮子、大棗,既能健脾益氣,又能和胃,這些食品可以做成粥服用,一方面小兒服用方便,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溫養脾胃,健脾益氣。王醫師提醒家長,一定要保持寶寶的口腔衛生,飯后要漱口,晚上睡覺前用淡鹽水漱口;脾胃功能不好的孩子飲食要注意忌口,不吃辛辣刺激,不好消化的食物;少吃零食,不吃膨化食品,不吃冷飲冰凍的食品;適當增加水果的種類和量,多吃蔬菜,尤其是深綠色、紅色等顏色深的蔬菜。
2016-07-15 20: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越峰 醫師
威縣中醫院
二級甲等
眼科
-
“地圖舌”是怎么回事 中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而舌苔的變化是反映胃氣盛衰的“晴雨表”。小兒的脾胃嬌弱,如飲食無節制,則易傷脾胃,脾失健運,胃失和降,于是便從舌苔上發出信號。中醫從舌苔的顏色、厚薄、有無,可以看出胃氣的盛衰,邪氣的強弱和脾胃消化功能性疾病的輕重。根據孩子舌苔和臨床癥狀,一般可分為兩種: 脾胃陰虛型孩子的舌苔剝脫片大小不等,如地圖狀,邊緣隆起,剝脫面發紅,與舌質色澤有別,同時伴有雖感到饑餓而不思飲食,低熱、神疲、乏力,身體消瘦,口渴喜冷飲,大便干燥,夜間睡覺時易盜汗。 脾胃氣虛型孩子舌苔的剝脫面邊緣無隆起,剝脫面光滑如鏡,其顏色也與舌質顏色基本相同,并伴有食欲減退,形體瘦弱,面色蒼白或萎黃,常流口水,肢倦乏力,少氣懶言,稍一活動則氣喘,易出汗,睡時露睛,大便稀溏,或雖成形而次數較多。 得了地圖舌如何治療 對出現地圖舌的孩子,除了為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外,可根據具體情況辨證給予中藥治療,并從飲食方面進行調理。 屬于脾胃陰虛型的孩子,宜滋補脾胃、養陰生津,藥用太子參、生黃芪、北沙參、麥冬、五味子、銀柴胡、地骨皮、炒白術、生山藥、炒扁豆、生地、仙鶴草、紅棗、石斛、甘草等。膳食上可讓孩子吃一些小米綠豆粥、玉米糝紅薯粥、麥片北瓜粥、八寶粥等,每天變換食用。同時讓孩子吃些牛奶、雞蛋、瘦肉、魚、豆制品以及新鮮蔬菜,滿足身體對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還要根據季節給孩子選食蘋果、桃、葡萄、甘蔗、香蕉、山楂、烏梅、西瓜、西紅柿等。適量吃這些水果,既可補充維生素,又有養胃陰的作用。但要注意不吃油餅、煎蛋、煎餅、烤羊肉串、炸花生米等食品,不喝含糖過高的飲料,忌食辣椒、芥末、胡椒、干姜、羊肉、狗肉及肥肉等辛辣溫熱食物,以免損傷孩子的脾胃。
2016-07-15 20:1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地圖舌:舌背上出現一個或數個圓形或不規則形紅斑,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紅斑邊緣灰黃色,稍高起,邊界清楚.由于紅斑逐漸向外蔓延,數個紅斑可以融合成地圖狀.鵝口瘡:在口腔粘膜上出現白色乳凝塊樣物,常見于頰粘膜,上下唇內側,舌,齒齦,上腭等處,有時波及咽部.初起時,呈點狀或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凸起,邊緣不充血.“地圖舌”,是幾處舌粘膜剝脫性炎癥病變互相融合形成的不規則潰瘍面,絕大多數發生于舌背面和舌邊緣,偶見于唇,頰及上腭粘膜.剛開始時,為圓點狀或橢圓形斑,病變逐漸擴大,粘膜上皮組織脫落并互相融合成不規則“地圖”狀潰瘍,邊緣稍微隆起呈灰黃或灰白色,中央為舌絲狀乳頭受損區.“地圖舌”的另一特點是,潰瘍面愈合和發展同時存在,形狀變化不定.已發生的潰瘍面多于3~10天內自然愈合,但不久,別處又可出現新病變“地圖舌”難獲得永久治愈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其發病機制.關于病因問題,現在有3種學說:
2016-07-15 20:22
(1)由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
(2)體內缺乏維生素B族類物質;
(3)胃腸道因病功能紊亂,消化和吸收障礙所致的神經性營養不良.治療原則是,同時治療可能存在的各種病因:
(1)以1∶10000單位慶大霉素溫開水溶液漱口,每2小時1次;
(2)口服復合維生素B,每次2片,每日3次;
(3)如果患有消化道疾病,應設法盡快治愈;
(4)潰瘍面涂2%甲紫,或5%石碳酸晶紅溶液;
(5)在上述綜合治療基礎上,再輔以中藥“養陰”療法多可治愈.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地圖舌又叫剝脫性舌炎,糠疹舌炎,游走性舌炎或花斑舌等.是由于舌粘膜上皮(絲狀乳頭)暫時性剝脫消失所致.本病的病因不十分清楚,有人認為與乳牙萌出有關,也有的認為和腸寄生蟲有關,或與口腔內的慢性病灶如齲齒,扁桃體炎有關.中醫認為是胃陰虛所致,缺乏微量元素鋅是地圖舌的重要原因.地圖舌是一種淺層的慢性剝脫性舌炎.開始時,可在舌尖或舌的邊緣或舌背上出現一個灰白色微凸的小圓形病區.不久中央下陷,白色褪去,變成火紅.絲狀乳頭消失,菌狀乳頭還存在或者更顯著,看上去表面光滑,略帶干燥.病區可逐漸擴大,最后終于融合成為邊緣不齊的地圖狀,這就是地圖舌的來歷.一般說,病區界限明顯,無論損害大小和形狀的變化,都表現為周圍是白色或黃色稍為凸起的孤形邊緣,寬約1~2毫米.里面是火紅色的絲狀乳頭剝脫區.在損害逐漸擴大的過程中,往往一晝夜就會改變區域的形狀和位置.病變一般持續3~4天,可以自行消失,但其他部位又可出現.本病經過一段緩解時間后也可以復發.有時在幾次復發后,逐漸減輕,甚至不會復發.本病一般沒有任何特別不舒服的感覺,有時可能會有些燒的樣痛.地圖舌病變表淺,深部組織不受影響,多無不適感覺,亦無疼痛,流涎或其它口炎癥狀.其病因未明,非維生素缺乏所致,對健康無多大影響,照常飲食,不影響生長發育,無特殊療法.由于絲狀乳頭可自行修復,所以病變有時可以完全恢復正常,但又可復發,有的病程較久,甚至可達數年.
2016-07-15 20:28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建議:你好,這種多是真菌感染導致,治療以抗真菌為主,同時注意增強抵抗力情況!
2016-07-15 20:35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