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小孩腹瀉 3 天,可能是飲食不當、腹部著涼、腸道感染、腸道菌群失調、過敏等原因引起。治療時需綜合考慮,包括調整飲食、注意保暖、使用藥物、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查明病因等。 1. 飲食調整:暫停不易消化、油膩、生冷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如米粥、面條。 2. 腹部保暖:可用熱水袋熱敷腹部,但要注意溫度適宜,避免燙傷。 3. 藥物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蒙脫石散收斂止瀉,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調節腸道菌群,若為細菌感染,可用頭孢克肟顆粒抗感染。 4. 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口服補液鹽,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5. 查明病因:如糞便常規、血常規等檢查,明確腹瀉原因,對癥治療。 小孩腹瀉如果持續不好轉或出現精神萎靡、發熱等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診斷,遵醫囑進行治療。
2024-10-22 16: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兒腹瀉病是由多種病原及多種病因而引起的一種疾病.患兒大多數是2歲以下的寶寶,6—11月的嬰兒尤為高發。腹瀉的高峰主要發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建議1.及時取寶寶的大便去醫院查化驗,查明原因.引起腹瀉的原因有多種,不能憑感覺斷定寶寶就是患秋季腹瀉,應依靠醫生的幫助加以辨別;2.如果寶寶腹瀉一天超過8次,或雖次數不多,但大便量比平時多出兩三倍,或排出的全是水,呈噴射狀,應及時帶寶寶就醫;3.秋季腹瀉是輪狀病毒感染所致,抗菌素治療沒有效果,所以不要動輒使用抗菌素,治療的關鍵是補液;4.如果寶寶腹瀉加嘔吐,不能補充口服補液鹽,或盡管不嘔吐,但寶寶就是不喝補液,也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5.寶寶腹瀉時,要及時把排泄物處理干凈,這很重要.6.及時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可購買口服補液鹽.在疾病初期,使用口服補液鹽,配合其他治療,不但解除了寶寶的痛苦,還避免住院,節約開支;7.如果寶寶嘔吐或喂水后就吐,就不能強迫寶寶喝水,更不能認為喂進了補液鹽就不會出問題..寶寶丟失的液體要比補充的液體明顯增多,就必須及時看醫生.
2024-10-22 16: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小兒腹瀉,主要特點為大便次數增多和性狀改變,可伴有發熱、嘔吐、腹痛等癥狀及不同程度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尤其是病治療原則:繼續進食,合理調配,維持營養;迅速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控制腸道內外感染;建議可以使用一下兒瀉停顆粒,同時對癥治療如可以選用1、蒙脫石散劑,小于1歲每次1g,1~2歲2g,>2歲3g,沖水20~50m1口服,每日三次。2、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 可以應用乳酸桿菌3、其他 助消化:可用胃酶合劑、多酶片等。止吐:嗎叮啉每次0.2~0.3mg/kg,每日三次。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2024-10-22 16: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建議:如果腹瀉脫水情況嚴重,出現無尿、眼眶凹陷、面色灰白等狀況,請立即就醫,看急診。觀察嬰幼兒的大便性狀可以了解其消化情況。如果嬰兒大便的臭味明顯,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沖稀。如果大便中多泡沫,則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須減少甚至停止喂食淀粉類的食物。若大便外觀如奶油狀,則顯示脂肪消化不良,應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入。也可以使用小兒腹瀉寧糖漿,能健脾和胃,生津止瀉,用于脾胃氣虛所致的泄瀉,癥見大便泄瀉等癥。
2024-10-22 16:0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克來 醫師
曹妃甸區六農場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首先祝你家寶寶早日恢復健康!是否問題題目錯誤?根據你的陳述,下面我來給你談談“嬰幼兒便秘”。嬰幼兒便秘是一種常見病癥,其原因很多,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以下兩大類:1)功能性便秘--這一類便秘經過調理可以痊愈。2)先天性腸道畸形導致的便秘--這種便秘通過一般的調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須經外科手術矯治。絕大多數的嬰兒便秘都是功能性的。 如果嬰兒飲食太少,消化后的余渣就少,自然大便也少。奶中糖量不足,可以便大便干燥。如長期飲食不足,則形成營養不良,腹肌和腸肌缺乏力量,不能解出大便,可出現頑固性便秘。大便的性質與食物成分有關,如果食物含有多量的蛋白質而缺少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則大便干燥而且排便次數少;如果食物中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則排便次數增加且大便稀軟;如果食物中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則大便潤滑。某些精細食物缺乏渣滓,進食后容易引起便秘。有些小兒生活沒有規律,沒有按時解大便的習慣,使排便的條件反射難以養成,導致腸管肌肉松馳無力而引起便秘。此外,患有某些疾病如營養不良、佝僂病等,可使腸管功能失調,腹肌軟弱或麻痹,也可出現便秘癥狀。 嬰幼兒一般每天1--2次大便,便質較軟,若兩到三天不解大便,而其他情況良好,有可能是一般的便秘。但如果出現腹脹、腹痛、嘔吐等情況,就不能認為是一般便秘,應及時送醫院檢查。幼兒一天一次大便屬于正常,但有的小兒兩到三天解一次大便,而且大便質軟量多,也屬正常。小兒發生便秘以后,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干硬的糞硬刺激肛門產生疼痛和不適感,天長日久使小兒懼怕解大便,而且不敢用力排便。這樣就使腸子里的糞便更加干燥,便秘癥狀更加嚴重。 人乳喂養的嬰兒發生便秘較人工喂養兒少。如果出現便秘,可在人乳喂養的同時加橘子汁、糖或蜂蜜。牛乳喂養的嬰兒發生便秘,可酌減牛奶總量,在牛奶內增加糖量至8--10%,還可以加橘子汁、菠蘿汁、棗汁或白菜水,以刺激腸蠕動。 目前由于營養不良導致的便秘已經不多了,主要是營養過剩和食物搭配不當導致的便秘。很多孩子的父母一味地增加孩子的營養,讓食物中的蛋白質量很高,而蔬菜相對較少。當今兒童食品工業飛速發展,許多高級的兒童食品都是些精細糧食制品,缺少渣滓,小兒很少吃粗纖維及含渣多的食物,容易導致便秘。 對嬰幼兒來說,合理的食物搭配不僅可以預防便秘的發生,而且對便秘有良好的治療作用。食物中魚、肉、蛋與谷物的比例要適當,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讓孩子吃一些玉米面和米粉做成的食物。要訓練小兒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 對于發生便秘的孩子,可用以下幾種簡便方法: 1)按摩法--右手四指并攏,在孩子的臍擊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推揉按摩。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排便而且有助消化。 2)肥皂條通便法--用肥皂削成鉛筆粗細、3厘米多長的肥皂條,用水潤濕后插入嬰兒肛門,可刺激腸壁引起排便。 3)咸蘿卜條通便法--將蘿卜條削成鉛筆粗細的條,用鹽水浸泡后插入肛門,可以促進排便。 4)開塞露--將開塞露注入小兒肛門,可以刺激腸壁引起排便。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24-10-22 1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