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半年多每晚睡覺大量出汗是什么原因?
我連續半年多晚上睡覺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去年6月一直到現在每天晚上睡覺都出很多汗衣服被子都打濕的頭發全都是汗請問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連續半年多每晚睡覺大量出汗,可能由環境因素、內分泌失調、感染性疾病、神經功能紊亂、某些惡性腫瘤等原因引起。 1. 環境因素:室內溫度過高、被子過厚等,會導致出汗增多。改善睡眠環境,調整室內溫度和被褥厚度,可能會緩解出汗情況。 2. 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新陳代謝加快,產熱增加,容易多汗。需要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查,確診后可使用甲巰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藥物治療。 3. 感染性疾病:像肺結核,常有盜汗癥狀。通過胸部 X 光、結核菌素試驗等檢查可明確,治療常用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藥物。 4. 神經功能紊亂: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可能引起多汗。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緩解壓力來改善,必要時使用谷維素等藥物。 5. 某些惡性腫瘤:如淋巴瘤等,也可能出現多汗。需要進行全面檢查,明確診斷后采取手術、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 總之,如果長期出現夜間大量出汗的情況,應引起重視,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以便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22 17: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這位朋友,腎虛一般分為三種:腎氣虛,腎陰虛和腎陽虛!腎氣虛的表現癥狀為夜尿增多,小便不暢;腎陰虛的表現癥狀為腰酸耳鳴,口干,容易午后出現低熱;腎陽虛的表現癥狀則為腰膝酸軟,四肢畏寒等.實際上腎氣虛與腎陽虛是程度不同而已,腎氣虛若沒有得到改善,可以發展為腎陽虛;反過來腎陽虛經有效的治療,可以轉化為腎氣虛,繼而漸漸痊愈.腎氣虛的中醫治療在藥物使用上,大致可分成四大類:補益腎中精氣之品:如冬蟲夏草,黃精,何首烏,女貞子,黃耆,山藥等.溫助腎陽之品:如鹿茸,仙靈脾,菟絲子,補骨脂,巴戟天,肉蓯蓉,附子,仙茅,杜仲,川斷,桑寄生等.滋陰補腎清解虛熱之品:如熟地,阿膠,桑椹子,枸杞子,龜板,鱉甲,黃柏等.攝納收斂之品:如山茱萸,五味子,烏梅,肉豆蔻,桑螵蛸,白果,蛤蚧等.在傳統丸劑方面,六味地黃丸,固腎丸,參茸固本丸,還少丹,龜鹿二仙膠等較為常用.希望可以幫助您。。
2024-10-22 17:0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病情分析:你好,你的這個情況,應該是氣虛所致的自汗癥狀。衛氣不足,不能固攝肌膚腠理,故見易汗出等癥狀。指導意見:你的這個情況,可以服用一些固表止汗的中成藥來調理,比如玉屏風散,就應該有比較好的效果。同時,可以結合自己按摩一些穴位來調理。選取合谷、氣海、足三里等穴位,每天按摩20分鐘,以局部酸脹感為度,堅持一段時間,效果也當顯著。具體穴位定位可以網上搜索穴位圖。祝你健康快樂!
2024-10-22 17:0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醫生建議:您好,每天晚上睡覺都出很多汗,衣服被子都打濕的,頭發全都是汗是氣虛造成的,所以我建議您使用虛汗停顆粒益氣養陰,固表斂汗。用于氣陰不足之自汗、盜汗及小兒盜汗。糖尿病患者禁服。1.忌辛辣、生冷、油膩食物。2.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3.本品宜飯前服用。
2024-10-22 17:0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談談關于“氣虛”的食療。氣虛,包括元氣、宗氣、衛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溫煦、防御、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養,或勞傷過度而耗損(“勞則氣耗”),或久病不復,或肺脾腎等臟腑功能減退,氣的生化不足等所致。 氣虛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個方面,如氣虛則衛外無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氣虛則四肢肌肉失養,周身倦怠乏力;氣虛則清陽不升、清竅失養而精神萎頓,頭昏耳鳴;氣虛則無力以率血行,則脈象虛弱無力或微細;氣虛則水液代謝失調,水液不化,輸布障礙,可凝痰成飲,甚則水邪泛濫而成水腫;氣虛還可導致臟腑功能減退,從而表現一系列臟腑虛弱征象。以下介紹幾則“氣虛”者適宜常吃的食品:1)粳米性平,味甘,能補中益氣。早在《別錄》中即有主益氣的記載,唐代食醫孟詵亦云:粳米溫中,益氣。清·王孟英還把粳米粥譽之為貧人之參湯,他說:貧人患虛癥,以濃米湯代參湯。氣虛者宜常食之。2)牛肉性平,味甘,有益氣血、補脾胃、強筋骨的作用。名醫《別錄》中說:牛肉安中益氣,養脾胃。《韓氏醫通》還說: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足見牛肉補氣之力,尤為顯著,故氣虛者宜常食之。3)狗肉性溫,味咸,能補中益氣,對氣虛兼有脾虛或腎虛或肺虛或陽虛者更宜。《日華子本草》云:狗肉補胃氣,壯陽,暖腰膝,補虛勞,益氣力。《醫林纂要》中還說,狗肉補肺氣,固腎氣。尤以秋冬季食之為佳。4)雞肉性溫,味甘,有溫中、益氣、補精、養血的功效。無論氣虛、血虛、腎虛,皆宜食之。民間對氣虛之人,有用黃芪煨老母雞的習慣,更能增加補氣作用。5)鰱魚性溫,味甘,能入脾肺而補氣。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鰱魚溫中益氣。清代食醫王孟英也認為:鰱魚暖胃,補氣,澤膚。故氣虛者宜食。6)鱔魚性溫,味甘,有補虛損、益氣力、強筋骨的作用,氣虛者宜常食之。《千金·食治》就曾說它主少氣吸吸,足不能立地。《本草衍義補遺》亦云:黃鱔善補氣。7)鱖魚俗稱桂魚。可以補氣血,益脾胃。《日華子本草》云:鱖魚益氣。《開寶本草》認為益氣力,令人肥健。尤以氣虛兼脾虛者最宜。8)大棗性溫,味甘,為常食之物,它有益氣補血的功效,歷代醫家常用之于氣虛病人。《別錄》說它補中益氣,強力。唐代食醫孟詵亦云:大棗補不足氣,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所以,氣虛者宜用大棗煨爛服食為佳。9)櫻桃性溫,味甘,既能補氣補血,又能補脾補腎。《滇南本草》中記載:櫻桃治一切虛癥,能大補元氣。10)葡萄性平,味甘酸,是一種補氣血果品,除有益氣作用外,古代醫藥文獻還認為葡萄有健脾胃、益肝腎、強筋骨的作用。如《本經》說它益氣倍力。《滇南本草》認為葡萄大補氣血。《隨息居飲食譜》亦記載:補氣,滋腎液,益肝陰,強筋骨。所以,凡氣虛伴有腎虛、肺虛和脾虛者,皆宜食之。11)花生性平,味甘。《滇南本草圖說》稱花生補中益氣,不僅如此,花生還有補脾和補肺的作用,這對氣虛而兼有肺虛或脾虛者更宜,且以水煮花生食用為妥。12)山藥為補氣食品,凡氣虛體質或久病氣虛者,宜常食之,最為有益。山藥可以補肺氣,補脾氣,補腎氣,故凡肺氣虛或腎氣虛或脾氣虛的方藥中,都常用到它。13)燕窩性平,味甘,有益氣補虛、養陰補肺的作用,對氣虛又兼肺虛者尤宜。《本草再新》曾說它大補元氣。《食物宜忌》也有燕窩壯陽益氣的記載。《飲食辨錄》中還指出:燕窩,性能補氣,凡脾肺虛弱,及一切虛在氣分者宜之,又能固表,表虛漏汗畏風者,服之最佳。14)人參性溫,味甘微苦,為中醫最常用的有力的補氣中藥,也是眾人皆知的補氣食物,它能大補元氣。《藥性論》中說它補五臟氣不足。《醫學啟源》還認為,人參治脾胃陽氣不足及肺氣促,短氣、少氣,補元氣。氣虛者食用人參,頗有功效,對氣虛兼有陽虛或脾虛或肺虛者,食之更宜。同樣的道理,黨參和太子參也有人參相同的作用,也適宜氣虛體質服食。《醫學衷中參西錄》亦云:能補助氣分,并能補益血分。故氣虛者宜食。由于西洋參性偏涼,且有養肺陰和降虛火作用,所以,對氣虛而兼有肺陰不足者更為適宜。15)黃芪性微溫,味甘,也是中醫極為常用的補氣中藥,是民間常用的補氣食品。不少醫書都稱黃芪補一身之氣。《本草求真》認為:黃芪為補氣諸藥之最,是以有耆之稱。根據醫家習慣,黃芪常與黨參或太子參或人參同服,則補氣之力愈佳,氣虛體質食之更宜。16)紫河車性溫,味甘咸,是筆者最常用的補氣之物,它有著顯著而有力的補氣強壯作用。明代醫家吳球說它益氣補精。《本草再新》認為它能大補元氣。凡氣虛體質者,經常少少服食,確有卓著的補氣效果。此外,氣虛者還宜食用糯米、粟米、玉米、青稞、番薯、南瓜、白扁豆、黃豆、牛肚、烏骨雞、鵝肉、兔肉、鵪鶉、青魚、魷魚、章魚、熟菱、海松子、胡蘿卜、豆腐、豆漿、馬鈴薯、香蕈、草菇、平菇、蜂王漿、紅糖、白木耳、白術、甘草等。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24-10-23 0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