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稍運動、遇悶天就多汗比常人嚴重,可能是生理性因素,也可能與某些疾病相關,如多汗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征、肥胖等。 1.多汗癥:由于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引起汗腺過多分泌。表現為全身或局部多汗。治療可使用外用止汗劑,如氯化鋁溶液。 2.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導致新陳代謝加快,產熱增加,引起多汗。常用藥物有甲巰咪唑、丙硫氧嘧啶等。 3.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時,自主神經病變可能導致多汗。需控制血糖,藥物包括二甲雙胍、胰島素等。 4.更年期綜合征:激素水平變化,可出現陣發性多汗。可補充雌激素改善癥狀。 5.肥胖:脂肪厚,散熱困難,易多汗。需控制體重,合理飲食和運動。 如果多汗情況嚴重影響生活,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明確原因,以便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
2024-10-22 16: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您好:十個月的寶寶最好不要喝純奶,因為純奶的蛋白顆粒大孩子不容易吸收,也就是中醫說的上火。你房間的溫度也不高挺合適和我家溫度一樣,我家寶寶現在一歲半了很健康。以前晚上出汗多頭發有枕禿醫生診斷是缺鈣,后來補鈣就好了。你看看你寶寶的頭發怎么樣有沒有枕禿或是發黃發稀?不過寶寶應該適度的補一下鈣,只是要控制好量。再就是看看是不是少了維生素B1,我寶寶前些日子白天睡覺會突然大哭,醫生說是缺這個了會引起神經緊張。而且說就是不缺的話少量的補充一下也沒有關系。祝愿你寶寶能夠健康成長。
2024-10-22 16: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 多汗癥(出汗過多)可累及全身皮膚,但通常局限在手掌、足跖、腋窩或腹股溝。受累皮膚常為粉紅色或為蒼白色,嚴重時皮膚出現皸裂、鱗屑和浸漬,特別是足部。有時,受累部位發出難聞臭氣(臭汗癥),它是由細菌和酵母菌分解汗液和浸漬的皮膚產生的。 焦慮時手足濕冷是正常反應,發熱時大量出汗也是正常的。然而,經常全身大汗淋漓應引起重視,因為這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亢進、低血糖或是控制出汗的神經系統異常的征兆。如果是甲狀腺功能或血糖異常,血液檢查可以確診。
2024-10-22 16: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醫生建議:這多汗應該是個人體質的原因,交感神經的問題可以服用谷維素等藥物調理試試,平時注意不吃辛辣刺激食物,注意多喝水。
2024-10-22 16:2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寶寶特別容易出汗的原因是:孩子睡覺多汗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生理性的多汗是由于天氣炎熱,室溫過高,穿衣過多或被子太厚等原因造成的.有的家長喜歡在小孩臨睡時喂一瓶牛奶,喂奶后小兒安靜睡著了,但這時正碰上小兒吃奶后的產熱階段,因此常滿頭大汗.這類出汗都是屬于機體調節體溫所致,常在剛睡著時出汗較多,以后就逐漸減少.因為小兒時期新陳代謝旺盛,皮膚含水量較高,微血管分布較多,植物性神經發育不成熟,因此出汗較多,這完全是正常的.病理性多汗則出現在整個睡眠過程中汗量很多.患佝僂病的小兒在入睡后就開始多汗,尤其是頭部,能濕透枕席或枕巾,并伴有枕禿和驚哭.患活動性結核病的小兒,不僅上半夜出汗,下半夜及天亮前也常出汗,稱為盜汗.同時,小兒可伴有低熱,咳嗽,消瘦,無力,臉色潮紅等癥狀.因此,如果一個健康,活潑的小兒,睡覺時出汗較多,可能是正常現象,家長不用過分著急.另外,還因為[1],寶寶的體表面積大,水份多;[2],寶寶的神經系統還沒發育完善,不能很好地調節體溫,要靠出汗來幫助調節.還有的原因可能是: 1.嬰兒新陳代謝要比成人快,末梢血液循環良好. 2.缺乏微量元素如鋅,鈣等,也會引起手心腳心多汗,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
2024-10-23 0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