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馬叢叢 主治醫師
聊城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你好,缺鐵性貧血,可以結合醫生補充鐵劑治療的,可以服用硫酸亞鐵等,同時建議加強飲食營養治療,可以改善的,建議多吃豬肝,蛋黃,瘦肉,斗奶等,最好定期血常規檢查,如果貧血嚴重,需要輸血等治療的,平時最好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以免加重病情,最好補充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劑吸收等。
2018-07-05 20: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缺鐵性貧血(IDA)是指體內貯存鐵不足,影響血紅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國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該病發病率甚高,幾乎遍及全球,無論城市或鄉村,兒童、成年或老年人均可發生。在鉤蟲病流行地區,發病率特別高。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報告,全世界約有10%~3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缺鐵。男性發病率約10%,女性大于20%。亞洲發病率高于歐洲。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第三世界有半數婦女由于營養不良而患貧血,稱為營養性貧血。婦女特別是孕婦發生率可能要比男性高10倍。除中國外,發展中的國家四億六千四百萬育齡婦女中(15~19歲),約有兩億三千萬婦女發病,其中印度可能成為世界上貧血患者最多的國家,其中孕婦約占60%~80%。營養不良的主要病因首先是缺鐵,其次是缺少維生素B12。可見,發病地域如此之廣,婦女患病數字如此之大,十分驚人,值得重視。防治營養不良性貧血,已成為世界性關注的問題。科學研究表明,紅細胞的生成,除需要糖、脂肪、蛋白質以外,還需鐵、銅、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B6、維生素B1、維生素E、葉酸、煙酸、維生素B2和泛酸等,凡缺乏這些物質,均有可能造成貧血。最常見的就是缺鐵、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引起的貧血,而這些全部要靠食物攝取來補充。1.鐵的攝入不足在生理情況下,人體外源性鐵來自食物,其中瘦肉、蛋類、動物肝臟、豆類、海帶、木耳、香菇等富含鐵,而奶類含鐵量最低。所以不進食肉、蛋、豆類等食品,單靠哺乳的嬰幼兒,最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尤其是靠喝牛奶的嬰幼兒,因牛奶中含鐵量比人乳中更少,谷物淀粉中含鐵量也很少,所以如果以乳類和淀粉類喂養,就會造成嬰幼兒缺鐵性貧血。再者妊娠、哺乳婦女,鐵的需要量顯著增加,胎兒每千克體重需要母體供給80毫克的鐵,特別是多次和多胎妊娠,,此時若不給母體補充富含鐵的食物,勢必造成母體缺鐵,并導致新生兒先天性缺鐵。2.鐵的吸收不良正常人每天食物中含鐵量約為10—15毫克,每天吸收鐵約為1—1.5毫克。而鐵的吸收是有條件的。通常肉類中的鐵有利于吸收,吸收率也較高。而茶、咖啡、蛋類。牛奶、植物纖維中的鐵不利于吸收,茶和菠菜內含有鞣酸,與鐵形成難吸收的物質隨糞便排出,經常過量吃植物纖維、喝茶吃菠菜的人,容易造成貧血。另外鐵的吸收必須要一個酸性環境。食物小的鐵以二價鐵為主,在酸性環境下,或者有還原劑如維生素C存在時還原成二價鐵才便于吸收,如果胃酸缺乏,或食物中維生素C缺乏,都能造成鐵的吸收不良而導致貧血。3.葉酸的攝入不足人體內不能合成葉酸,機體所需只能從食物中供給。富含葉酸的食物主要有綠色蔬菜、水果、動物肝腎。經常不食蔬菜水果、也不吃動物內臟的人,容易造成葉酸攝入不足。但是葉酸的缺乏,更多是由于食物加工不當造成的。葉酸屬于水溶性B族維生素,性質極不穩定,光照及煮沸即被分解破壞。葉酸的攝入量不足,也多出現在嬰幼兒時期,哺養不當,未按時增加輔食,或食品加工不當造成葉酸的攝入不足。4.維生素B12攝入不足人體的維生素B12也主要由食物供給,動物性食品中富含維生素B12,如肝、肉類、腎。蛋類、奶類次之,蔬菜中含量甚小,所以不吃動物類食品,只食蔬菜,也會造成維生素B12缺乏而出現貧血。患上了缺鐵性貧血,吃什么藥好呢?藥品總歸是有毒性的,而貧血患者,本身的免疫力就已經明顯降低了,再盲目的使用藥品,這樣無疑加大了身體的負擔。所以,不建議使用藥物治理缺鐵性貧血。可以用一些調理方法如潤之爾康雪彥茶調理氣血,來補血養血要過會比較理想,安全性也較高。潤之爾康雪彥茶將補血與補氣結合在一起,氣血雙補,從根源上補血,對改善貧血、強身健體、美容養顏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補血效果的長久持續。氣血雙補,固本正源。
2016-07-16 20:1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一般來說缺鐵性貧下用中醫治療效果較好但當病人Hb小于60g/L,并有繼續出血單獨中藥治療無效時可考慮用西藥鐵劑治療必要時可用肌內注射補鐵
2016-07-16 20:22
1.病因治療應盡可能地去除導致缺鐵的病因單純的鐵劑補充只能使血象恢復如對原發病忽視不能使貧血得到徹底的治療
2.鐵劑的補充鐵劑的補充治療以口服為宜每天元素鐵150~200mg即可常用的是亞鐵制劑(琥珀酸亞鐵或富馬酸亞鐵)于進餐時或餐后服用以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鐵劑忌與茶同服否則易與茶葉中的鞣酸結合成不溶解的沉淀不易被吸收鈣鹽及鎂鹽亦可抑制鐵的吸收應避免同時服用患者服鐵劑后自覺癥狀可以很快地恢復網織紅細胞一般于服后3~4天上升7天左右達高峰血紅蛋白于2周后明顯上升1~2個月后達正常水平在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后鐵劑治療仍需繼續服用待血清鐵蛋白恢復到50µg/L再停藥如果無法用血清鐵蛋白監測則應在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后繼續服用鐵劑3個月以補充體內應有的貯存鐵量 如果患者對口服鐵劑不能耐受不能吸收或失血速度快須及時補充者可改用胃腸外給藥常用的是右旋醣酐鐵或山梨醇鐵肌內注射治療總劑量的計算方法是:所需補充鐵(mg)=(150-患者Hbg/L)×3.4(按每1000gHb中含鐵3.4g)×體重(kg)×0.065(正常人每kg體重的血量約為65m1)×1.5(包括補充儲存鐵)上述公式可簡化為:所需補充鐵(mg)=(150-患者Hbg/L)×體重(kg)×0.33首次給注射量應為50mg如無不良反應第2次可增加到100mg以后每周注射2~3次直到總劑量用完約有5%~13%的患者于注射鐵劑后可發生局部肌肉疼痛淋巴結炎頭痛頭暈發熱蕁麻疹及關節痛等多為輕度及暫時的偶爾(約2.6%)可出現過敏性休克會有生命危險故注射時應有急救的設備(腎上腺素氧氣及復蘇設備等) (一)口服鐵劑
1.口服鐵劑 ⑴硫酸亞鐵因缺鐵而血紅素合成減少缺鐵性貧血的紅細胞游離原卟啉500μg/L(正常200~400μg/L) ⑵富馬酸鐵0.2g/次3次/日含鐵量較高奏效較快 ⑶枸櫞酸鐵銨常配成10%溶液內服10ml/次3次/日為三價鐵不易吸收但能代替片劑 ⑷力蜚能為鐵配體復合物 ⑸速力菲為琥珀酸亞鐵
2.注射用鐵劑有胃腸道疾病或急需增加鐵供應者可選用 ⑴右旋糖酐鐵 ⑵山梨醇鐵:肌注局部有疼痛全身反應同右旋糖酐鐵 (二)糾正缺鐵病因
1.防治寄生蟲病如驅除鉤蟲等
2.治療慢性胃腸疾患
3.積極治療慢性失血
4.給易感人員以預防性鐵劑治療祝你健康!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士舜
石家莊華光中醫腫瘤醫院
一級
伽瑪刀中心
-
缺鐵性貧血(IDA)是指體內貯存鐵不足,影響血紅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國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該病發病率甚高,幾乎遍及全球,無論城市或鄉村,兒童、成年或老年人均可發生。在鉤蟲病流行地區,發病率特別高。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報告,全世界約有10%~3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缺鐵。男性發病率約10%,女性大于20%。亞洲發病率高于歐洲。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第三世界有半數婦女由于營養不良而患貧血,稱為營養性貧血。婦女特別是孕婦發生率可能要比男性高10倍。除中國外,發展中的國家四億六千四百萬育齡婦女中(15~19歲),約有兩億三千萬婦女發病,其中印度可能成為世界上貧血患者最多的國家,其中孕婦約占60%~80%。營養不良的主要病因首先是缺鐵,其次是缺少維生素B12。可見,發病地域如此之廣,婦女患病數字如此之大,十分驚人,值得重視。防治營養不良性貧血,已成為世界性關注的問題。科學研究表明,紅細胞的生成,除需要糖、脂肪、蛋白質以外,還需鐵、銅、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B6、維生素B1、維生素E、葉酸、煙酸、維生素B2和泛酸等,凡缺乏這些物質,均有可能造成貧血。最常見的就是缺鐵、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引起的貧血,而這些全部要靠食物攝取來補充。
2016-07-16 20:2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病情分析:缺鐵性貧血是指指機體對鐵的需求與供給失衡,導致體內貯存鐵耗盡,繼之紅細胞內鐵缺乏從而引起的貧血。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當鐵鐵量增加而鐵攝入不足、鐵吸收障礙、鐵丟失過多均可引起缺鐵性貧血,患者可有乏力、易倦、頭暈、兒童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易感染等癥狀,應積極防治。治療原則 治療IDA的原則是:①根除病因;②補足貯鐵。病因治療 嬰幼兒、青少年和妊娠婦女營養不足引起的IDA,應改善飲食。月經多引起的IDA應看婦科調理月經。寄生蟲感染應驅蟲治療。惡性腫瘤,應手術或放、化療;上消化道潰瘍,應抑酸治療等。補鐵治療 治療性鐵劑有無機鐵和有機鐵兩類。無機鐵以硫酸亞鐵為代表,有機鐵則包括右旋糖酐鐵、葡萄糖酸亞鐵、山梨醇鐵、富馬酸亞鐵和多糖鐵復合物等。無機鐵劑的副反應較有機鐵劑明顯。 首選口服鐵劑。如:硫酸亞鐵0.3g,每日3次;或右旋糖酐鐵50mg,每日2~3次。餐后服用胃腸道反應小且易耐受。進食谷類、乳類和茶抑制鐵劑吸收,魚、肉類、維生素C可加強鐵劑吸收。口服鐵劑有效的表現先是外周血網織紅細胞增多,高峰在開始服藥后5~10天,2周后血紅蛋白濃度上升,一般2個月左右恢復正常。鐵劑治療應在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后至少持續4~6個月,待貯鐵指標正常后停藥。
2016-07-16 20:35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醫生建議:治療貧血的幾款食療方:造成貧血的原因主要有紅細胞過度破壞,造血不良和失血1,龍眼肉15克,紅棗3-5枚,粳米100克.2,新鮮羊骨2斤(1000克),粳米200克.羊骨洗凈捶碎,加水熬湯,去渣后,入粳米共煮成粥.食用時中適量調米溫服,10-15天為一療程.3,糙糯米100克,薏苡仁50克,紅棗15枚.同煮成粥.食用時加適量白糖.4,制首烏60克,紅棗3-5枚,粳米100克.先以制首烏煎取濃汁去渣,加入紅棗和粳米煮粥,將成,放入紅糖適量,再煮一二沸即可.熱溫服.首烏忌鐵器,煎湯煮粥時需用少鍋或搪瓷鍋
2016-07-16 2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