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小兒疝氣是小兒外科常見疾病,中醫治療小兒疝氣有一定作用,但能否治愈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如疝氣類型、病情嚴重程度、患兒體質、治療方法及配合程度等。 1.疝氣類型:小兒疝氣常見的有腹股溝疝、臍疝等。腹股溝疝相對較嚴重,中醫治愈難度較大;臍疝在病情較輕時,中醫治療可能有效。 2.病情嚴重程度:若疝氣頻繁突出、腫塊較大或發生嵌頓,單純中醫治療往往難以治愈,可能需要手術干預。 3.患兒體質:體質較強、恢復能力好的患兒,對中醫治療的反應可能較好,治愈的機會相對增加。 4.治療方法:中醫治療包括中藥調理、針灸、推拿等。多種方法綜合運用,效果可能更理想。 5.配合程度:患兒及家長能否嚴格遵循中醫治療的要求,如飲食禁忌、生活習慣調整等,也會影響治療效果。 總之,小兒疝氣的治療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中醫治療可作為輔助手段或在病情較輕時嘗試,但對于嚴重的疝氣,手術治療可能更為可靠。建議家長帶患兒到正規醫院,由專業醫生評估后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2024-10-22 15: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小兒疝氣」,是小兒普通外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膜鞘狀突”,可以幫助睪丸降入陰囊或子宮圓韌帶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狀突關閉不完全,導致腹腔內的小腸,網膜,卵巢,輸卵管等進入此鞘狀突,即成為疝氣.首先應該注意的是:是否是疝氣,右腹股勾有突出物,確定是內容物很重要.因為睪丸在降落過程中如果不能順利降到陰囊內,也會在腹股溝內形成隆起.(當然還有鞘膜積液病)疝氣主要特點是,哭鬧時候明顯.因為是有解剖結構異常,所以中醫是治療不了得.12個月以內可以可以保守治療,超過的必須手術治療.關鍵是先確診是否為疝氣,切記.
2024-10-22 15:4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如果是,已經確診為小兒疝氣,建議您最好是去三甲基醫院外科做對癥遵醫囑治療!再就是,不要讓你的寶寶經常地大哭,一般中醫治療是不會有很好的效果的!
2024-10-22 15:4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醫生建議:這個中醫治療相對的是時間比較長的,但是建議就是要及時的手術治療才是比較好的,以防到時候出現復發的可能性。
2024-10-22 15:4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小兒疝氣即小兒腹股溝疝氣,俗稱「脫腸」,是小兒普通外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膜鞘狀突”,可以幫助睪丸降入陰囊或子宮圓韌帶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狀突關閉不完全,導致腹腔內的小腸,網膜,卵巢,輸卵管等進入此鞘狀突,即成為疝氣,若僅有腹腔液進入陰囊內,即為陰囊水腫.疝氣一般發生率為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產兒則更高,且可能發生于兩側.小兒疝氣驗方一 驗方組成:田雞(青蛙)4只(去頭及內臟)黑豆120克. 功能主治:小兒陰囊疝氣 用法用量:燉服,每日一劑. *附注:疝氣指少腹附痛,牽引睪丸及睪丸偏大等病患 小兒疝氣驗方二 驗方組成:松樹螞蟻窩1個大楓葉香茅草各240克 功能主治:疝氣 用法用量:煎水外洗,每日二次 *附注:泛指體腔內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癥,多伴有氣痛的癥狀,所以又稱為“小腸氣”,“小腸氣痛”或“盤腸氣”.臨床上常見的有腹股溝直疝,腹股溝斜疝,臍疝,股疝和切口疝,按臨床表現可分可復性疝,難復性疝,嵌頓性疝.其中可復性和部份難復性疝通過內服藥物配合手法復位可以治愈,如為嵌頓性疝甚至發展成絞窄性疝的,則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小兒疝氣驗方三 驗方組成:龍眼核8克,荔枝核8克,黃皮果核6克,小茴香4克. 功能主治:治小兒疝氣 用法用量:上藥為一劑量水煎,3歲以下兒童煎一次分3次服,日服2—3次.3劑為一療程,輕者一療程治愈,重者酌加艾炙,二療程可能治愈.治療小兒疝氣偏方 1,疝氣.用延胡索(鹽炒),全蝎(去毒,生用),等分為末.每服半錢,空心服,鹽酒送下. 2,再方.用地膚子炒后研細.每服一錢,酒送下. 3,再方.用楮葉,雄黃,等分為還想,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鹽酒送下. 4,再方(覺氣脹不能動).用牡丹皮,防風,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 5,疝氣痛.和香附末二錢,空心服,以海藻一錢,煎酒調下,服藥后把海藻也吃下去. 6,再方.用茴香籽炒過,分作二包,交替熨患處. 7,再方.用荔枝核(炒黑),大茴香籽(炒),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溫酒送下.又方:用荔枝核四十九個,陳皮(連白)九錢,硫磺四錢,共研為末,加鹽水調面糊成丸子如綠豆大.遇痛時空心酒服九丸.不過三服見效.此方名"玉環來笑丹". 8,男子疝氣偏墜.用大黃末調醋涂患處,藥干即換. 9,疝氣偏腫.用甘遂,茴香籽,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 10,偏附疝氣.用白附子一個,研為末,加口涎調填臍上,再以艾灸三壯或五壯,即愈. 11,男子疝氣或小腸氣痛.治方同上.此方名"二圣丸". 12,治疝氣墜痛.用豬尿胞一個,洗凈,放入小茄香,大茴香籽,破故紙,川楝子等分,將脬填滿,再加青鹽一塊,扎定.酒煮熟,吃脬留藥.藥再焙過,搗丸服下. 13,偏墜疝氣的治療便方.用山楂肉,茴香籽(炒)各一兩,共研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白開水送下. 14,腎冷偏墜(疝氣).用生雀三只,燎毛去腸,勿洗,以茴香籽三錢,胡椒一錢,約定縮砂,桂肉各二錢填雀腹內,濕紙裹好,煨熟,空心服,酒送下. 15,疝疾.用薏苡(以東壁黃土炒過),加水煮成膏服下. 16,突然發疝(小腹及陰中絞痛,自法出,幾欲死).用沙參研細,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17,寒疝腹痛(小腹和陰部牽引痛).用丹參一兩,研細.每服二錢,熱酒調下. 18,疝瘕.用胡蘆巴(酒浸,曬)四兩,蕎麥面(炒)四兩,小茴香籽一兩,共研為末,加酒,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鹽酒或鹽湯送下.服至兩月后,大便出血膿,表示病根已經除去. 19,小兒冷疝(氣痛,陰囊浮腫).用金鈴子(去核)五錢,吳茱萸二錢半,共研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在.每服二,三十丸,鹽湯送下. 20,陰疝(睪丸縮入腹中,急痛).用狼毒四兩,防風二兩,附子三兩,共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日夜連服三次. 21,民間絕妙偏方(小腸氣)粗食鹽(大青鹽)半斤炒熱后,加入花椒粒20粒和蔥白2根,用布包好,敷患處至鹽涼,一日一次,最好睡前用,連用4,5天有特效.另外把蔥白的外皮60~90克煮熟了吃. 22,禾花雀燉湯:用禾花雀(靈巧鳥)一只,去毛,配以黃皮核,桔核,小茴香籽,玉桂參,陳皮等藥材燉湯.(但切記燥熱者不宜,相反,極度虛寒,如有夜遺尿者特別合用). 23,陰疝偏墜.用木鱉子一個,磨醋調黃蘗,芙蓉兩藥細末,涂敷患處. 24,小茴香籽茶:用小茴香籽1錢(3克),黨參2錢(6克),陳皮少許煎茶,調蜜糖飲用.(但切記:必須無內熱在身). 25,寒疝諸疾.用馬藺子一升,每日取一把,拌面煮食,食盡一升見效. 26,陰疝腫刺.用射干根搗汁服一杯,水即下.
2024-10-23 0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