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其能否治好取決于多種因素,如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方法、患者個體差異、日常保養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基礎疾病等。 1. 病情嚴重程度:早期骨關節炎,癥狀相對較輕,通過積極治療和保養,有可能實現癥狀的明顯改善甚至臨床治愈。但如果病情嚴重,關節軟骨磨損嚴重,完全治愈則較為困難。 2. 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如塞來昔布、氨基葡萄糖、雙氯芬酸鈉等)、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綜合且恰當的治療方案有助于控制病情。 3. 患者個體差異:不同患者對治療的反應不同,身體的恢復能力也有差異。 4. 日常保養:保持適當運動、控制體重、避免過度勞累和關節損傷,對病情恢復至關重要。 5. 基礎疾病:若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病,可能影響骨關節炎的治療效果。 總之,骨關節炎雖然難以完全根治,但通過科學合理的治療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夠有效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患者應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做好日常防護。
2024-10-22 15: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原發性骨性關節炎多發生于50歲以后,女性多于男性,繼發性關節炎,發病年齡較小,30-40歲多見,最常見的關節為頸椎、腰椎、髖、膝、踝、肩、肘、手指等關節 2、骨性關節炎早期主要臨床表現是:以僵硬為主、勞累、受涼或輕微外傷而加重,肢體從一個位置換到另一個位置時困難,稍活動疼痛僵硬很快緩解:如: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起立時,出現僵硬、疼痛,癥狀明顯,經過活動后關節癥狀減輕或消失,由于早期出現此癥狀不被重視,加上沒有及時治療,此癥狀慢慢加重,每1-2年急性發作一次,發作時關節輕微腫脹或有少量積液,有時關節活動出現摩擦感,功能受到一定影響 3、骨性關節炎晚期關節疼痛加重,夜間休息時能疼醒,疼痛為持續不斷,直至關節變形,腫大,功能活動受到障礙生活不能自理。這種情況可以用中藥內服配合外用的三香化瘀膏
2024-10-22 15: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病情也會逐步的加重。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包括保守療法、微創技術和手術療法。但是藥物對于治療骨關節炎并沒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只是短時間內緩解了疼痛,若不持續治療,很容易導致疾病的再次加重。而藥物都會含有激素,而這些激素就是止痛的原因,長期食用很容易導致脾胃功能破壞。 病情較重的患者應采用手術療法 而若您在正確沒有及時的治療疾病,病情就會逐步的加重,關節的軟骨就會丟失,由于關節間隙的編寫,關節的活動功能也會喪失。這時您就應采取手術治療。因為保守治療根本沒有認識治療效果。但是手術治療創傷大、并發癥多,同時手術置換的關節也有一定的使用壽命,所以在選擇手術治療骨關節炎時一定要慎重選擇。
2024-10-22 15:4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全軍 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醫生建議:患有骨關節炎的患者,是可以服用鹽酸氨基葡萄糖片來進行治療的,飲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胡蘿卜,白蘿卜,香蕉,芹菜。追問:好的,謝謝!能穿裙子嗎?
2024-10-22 15:4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骨關節炎主要癥狀為關節疼痛,常發生于晨間,活動后疼痛反而減輕,但如活動過多,疼痛又可加重。另一癥狀是關節僵硬,常出現在早晨起床時或白天關節長時間保持一定體位后。檢查受累關節可見關節腫脹、壓痛,活動時有摩擦感或“咔嗒”聲,病情嚴重者可有肌肉萎縮及關節畸形。1.實驗室檢查血細胞沉降率、血象均無異常變化,關節液常為清晰、微黃黏稠度高,白細胞計數常在1.0×109/L以內,主要為單核細胞。黏蛋白凝塊堅實。2.其他輔助檢查X線平片于早期并無明顯異常,約數年后方逐漸出現關節間隙狹窄,此表明關節軟骨已開始變薄。開始時,關節間隙在不負重時正常,承重后出現狹窄。病變后期,關節間隙有顯著狹窄,軟骨下可有顯微骨折征,而后出現骨質硬化,最后關節邊緣變尖,有骨贅形成負重處軟骨下可有骨性囊腔形成典型的骨關節病征象。CT及MRI檢查可在早期發現關節軟骨及軟骨下骨質的異常改變。1.類風濕關節炎多發在20~50歲。嚴急性發作,全身癥狀較輕,持續時間長。受累關節多對稱或多發,不侵犯遠端指間關節。關節早期腫脹呈梭形,晚期功能障礙及強直畸形。X線檢查局部或全身骨質疏松關節面吸收骨性愈合強直畸形。實驗室檢查血沉增快,類風濕因子陽性。2.強直性脊柱炎多發于15~30歲男性青壯年。發病緩慢,間歇疼痛,多關節受累。脊柱活動受限,關節畸形,有晨僵。X線檢查骶髂關節間隙狹窄模糊,脊柱韌帶鈣化,呈竹節狀改變。實驗室檢查血沉增快或正常,HLA-B27為陽性。類風濕因子多屬陰性。治療本病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減少關節的負重和過度的大幅度活動,以延緩病變的進程。肥胖患者應減輕體重,減少關節的負荷。下肢關節有病變時可用拐杖或手杖,以求減輕關節的負擔。理療及適當的鍛煉可保持關節的活動范圍,必要時可使用夾板支具及手杖等,對控制急性期癥狀有所幫助。骨關節炎能治好嗎消炎鎮痛藥物可減輕或控制癥狀。對晚期病例,在全身情況能耐受手術的條件下,行人工關節置換術,目前是公認的消除疼痛、矯正畸形、改善功能的有效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以上皆為骨關節炎能治好嗎這個話題所做的回答,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詳情咨詢專業醫生,祝您生活愉快!
2024-10-22 1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