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關節,導致關節腫痛、畸形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 1.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能緩解疼痛和炎癥;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像甲氨蝶呤、來氟米特,可延緩病情進展;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用于急性發作期;生物制劑如依那西普,對部分患者效果較好;植物藥制劑如雷公藤多苷,也有一定療效。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2. 物理治療:包括熱敷、按摩、針灸等,有助于緩解肌肉緊張,減輕疼痛。 3. 手術治療:病情嚴重,關節畸形影響功能時,可考慮關節置換術等手術治療。 4. 生活方式調整: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關節負重,保持關節溫暖。 5. 功能鍛煉:在病情穩定期,進行適度的關節活動和肌肉鍛煉,增強關節穩定性和肌肉力量。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定期復查,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22 17: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醫生建議:你好,類風濕性關節炎至今尚無特效療法,仍停留于對炎癥及后遺癥的治療,采取綜合治療,多數患者均能得到一定的療效,現行治療的目的在于:①控制關節及其它組織的炎癥緩解癥狀;②保持關節功能和防止畸形;③修復受損關節以減輕疼痛和恢復功能。建議局部熱療,熱水浴,溫泉浴,蒸氣療法及石蠟療法紅外線,超短波或短波透熱療法等均可使疼痛減輕晨僵消失,可增加局部血循環,促使炎癥及腫脹消退,疼痛減輕。祝早日康復!
2024-10-22 18:36
-